在阿德萊德買房,從看房到入住兩個月的流水賬

今年8月因工作原因,從悉尼搬至阿德萊德,剛開始沒打算立刻買房,因當時我們的工作簽證不滿一年了,根據澳洲法律,我們不能購買二手房(臨時居民簽證比如學生簽、工作簽,有效期在一年以上的,可以購買一套自住二手房,但是離境時需出售,新房無限制,哪怕你沒簽證都能買),只能購買新房,而新房通常是不太合算的,同樣的價格,二手房可以買到比新房大的多的房子,新房唯一的好處是所有東西都是新的,哪種好這就見仁見智了。所以本來打算等拿到PR後再買房的,但由於租房的房東太過奇葩,住的實在不舒服,也機緣巧合的看到了一處還算滿意的新房,算了算還不如把租房的租金去還月供,畢竟是自己的房子,一時衝動就決定買了。

因為我們希望儘快入住,所以挑選的範圍都是已經造好或者馬上要造好的房子,其實新房還有一種選擇是購買土地+房屋的Plan,就是你買的時候還是一塊空地,賣家告訴你會造成什麼樣子的房子,周期是多少,總價是多少,這種Plan的好處是你設計階段你可以提出你的要求,儘可能的把房子造成你想要的樣子,但是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就是慢,且費神。一般賣家都是承諾20-30周左右能完工交房,但是澳洲人的工作效率嘛,再加個50%差不多,而且總的費用也不一定會比買現成的便宜,因為他原始的設計上,你通常都會去改些東西,加些東西,這些都是錢,而且都不是小錢。所以我們沒有選擇Plan,但是有時間可以等待的朋友可以考慮一下。

看慣了悉尼的高房價,看到阿德萊德的房價一下子就感覺好愉悅,基本上同地段同類型房價,悉尼是阿德萊德的2-2.5倍左右。我們購買的是House(有獨立土地的房子),整個土地面積在300平米左右(這在北上廣深是個很恐怖了數字了,在澳洲尤其是阿德實在不算什麼,這裡1000平米只能算中等,1500平米以上才能豪宅),房子是單層的,有3個卧室,2個浴室,1個廳帶開放式廚房,1個車庫,和一個50平米左右的小花園,位於南區Marion,距離City大約8公里,距離佛林德斯大學大約3、4公里的樣子,不過老外不太待見Marion,我Google了一下,周邊的幾個Suburb在老外眼裡評分都不算高,老外的看法是這些區的土地有很多被拆分成幾套小房子出售,大大拉低了整個社區的檔次。不過我們自己覺得還好,交通什麼都還方便,治安也不錯,反正也是自己住,就行了。

在澳洲,無論是租房還是購房,地段還是很重要的這個地段的概念和國內完全不同,國內地段還是以距離市中心的距離為最重要的因素,而在澳洲不然,澳洲城市的的市中心(CBD、City)都很小,比如悉尼和墨爾本的市中心感覺都還沒有上海內環的四分之一大,居住的人也很有限,絕大部分人是住在城市周圍的Suburb里,這個Suburb的概念很難解釋,查字典字面意思是郊區,但是實際上和中文裡的郊區又有區別,基本上你可以理解為Suburb是澳洲最小單位的行政區劃,相當與國內城市的街道的概念,比如悉尼就有幾百個Suburb,而某個Suburb是好是壞,與它到市中心的距離幾乎沒啥關係,而是這裡的環境、治安、交通、就業率、受教育程度、人均收入等等因素綜合決定,所以選擇哪個Suburb居住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輕易聽中介說這裡不錯那裡不錯,一定要自己上網查下,我就舉幾個例子,比如悉尼的Auburn、Redfern,阿德萊德的Elizabeth,都是出了名的差區,這些區到市中心的距離並不算很遠,但是治安不好,Auburn是中東人聚集區,而Elizabeth是越南人,並非種族歧視,但是確實這些地區的治安明顯差於周邊區域。選擇在哪個Suburb生活至關重要,租房還好點,即使發現不滿意換個地方還容易,買房就更需要謹慎了,有些Suburb看上去距離City距離很近,房價也便宜,但是住進去才發現問題一大堆,這種例子在以前信息不發達時比比皆是,而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各方面信息只要想找就能找到,再隨便閉著眼睛選就有點對不住自己了,我參考了australia51.com/suburbs,澳州各大城市Suburb排名,數據來自於統計局官方數據,而評分是綜合數據和居民評價而來,基本上比較客觀,有一定參考價值,大致上9分以上是好區,8-9分可以接受,8分以下就盡量避免了。當然,實地考察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前面說過新房在土地面積上不划算,同樣的地段同樣的價格,就是因為二手房可以買到500-600平米土地面積的房子,當然二手房的新舊也有影響,一個保養的很好的看上去很新的房子,和一個破破爛爛看上去快塌的房子,價格可是會差很多的。澳洲的房子也是可以還價的,而且澳洲和中國不同,私人是可以造房子賣的,不像中國一溜的大開放商,澳洲當然也有一些大開放商,但也有很多個人買了塊地,就開始造房子然後賣掉,我們的房子也是這個情況,賣主是個鬼佬小開發商,買了一塊地,跟政府申請下拆分成3塊,造了3幢房子然後開賣(這也就是老外不喜歡的地方,他們認為一個Suburb如果這種拆分的房子太多,會影響這個區域的檔次),賣家開價49萬,我們還掉一萬,價格上還覺得滿意。

價錢談好接下來就是流程了,和中介簽訂合同後有2天的冷靜期,根據澳洲法律,這2天里買賣雙方都可以無理由取消合同,過了冷靜期,付了定金後,就需要找過戶師(Conveyancer),在南澳購買房屋的所有事宜,都是過戶師幫你操作的,當然也是需要費用的,整個流程大概收費幾百澳元。過戶師先會看下我們的合同,看看是否存在問題,有什麼風險,確認無誤後,就需要幫我們申請FIRB(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外國投資審批委員會),因為我們沒有PR身份所以需要FIRB獲批後才能購房,有PR就不需要了,申請費是5000澳元,這個費用在2015年還是不需要的,虧啊。FIRB申請是一房一申的,就是你提出申請你要購買某處的一所房子,當申請提交後是一概不退的,哪怕你之後又決定不買這個房子了,也不退,也不能把這個申請換成另一套房,所以一定要考慮清楚。FIRB的審批流程大概是2個星期,獲批後過戶師通知我們可以去聯繫貸款了,我們是直接找的銀行,因為是中介推薦的,也可以找專門做貸款的Broker,他們會提供一些不同的銀行給你選擇,因為澳洲銀行間也有競爭,不同銀行給出的條件是不同的,比如利率及貸款金額都可能不同,你可以選擇一個你最滿意的。我貸款的時候,正巧碰上澳洲銀行對海外收入嚴查,審查非常嚴格,如果你沒有澳洲本地收入,只能提供海外收入證明的話,是很難貸到款的,而在以前銀行都是眼開眼閉的,好在我是在澳洲工作,有本地收入,所以這點上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因為我不是PR,只能貸到六成,而且這個六成並非是你房價的六成,而是銀行對房屋評估價值的六成,通常來說,評估價會比實際房價低一些的。說到貸款,澳洲有一點比國內人性化的是,合同執行是可以以貸款是否審批(Subject to finance)為前提的,就是說如果你的貸款銀行不批,合同可以自動解除,誰都不算違約(當然你如果已經申請了FIRB的話,那申請費是不會退你的),而要在國內的話,嘿嘿,你想辦法借錢去,借不到就等著被賣家告違約吧。

貸款本次購房中需要吐槽的部分,整個購房流程被拖到2個月之長也是因為貸款。我們把材料準備齊了後,貸款負責人告訴我們1-2周就能下了,這也是通常的時間,因為銀行需要時間來審核申請人的材料,對房屋進行評估(Valuation)等,我們就安心在家等待了,沒想到2周後,他打電話給我,說之前銀行系統問題,材料交上去沒人看到,現在重新提交,無語也無奈,只能繼續等待,每天上銀行官網看進度是否有更新,結果之後又幾乎等了一個月,早就超過了合同約定的交房時間,我們和賣家都很急,都忍不住要去投訴他們了,最終終於批了下來,獲批後倒是簡單,在銀行的網銀里確認下,然後再簽個將房屋抵押給銀行的文件,本來的流程這個文件要通過郵件過來,簽署好再寄回給銀行,但這又要好幾天流程,我們就打電話給銀行,問他們是不是我們可以直接上門去簽,銀行的人服務倒不錯,不需要我們上門,說帶著文件來找我們,我們當天正在超市買東西,他就說到超市來找我們,我們在超市門口象特工接頭一樣簽掉了文件,這樣最終的流程也完成了。大約3個工作日後,我們的過戶師通知我們可以過戶(Settlement)了,對於買家來說,過戶的流程相比於國內,實在是簡單太多了,把所有需要付的錢放在我的銀行賬戶上,這些費用包括除貸款外的剩餘房款、印花稅(Stamp duty on Transfer,20330澳元)、土地所有權轉讓註冊費(Land Titles Office Transfer Registration Fee,3655澳元)、給過戶師的費用,還有賣家之前已經付掉的按年收的各種費用,比如Council費等,按照過戶當天剩餘天數,結算給賣家,銀行會在過戶當天扣除,而買家本人壓根不需要出現,費用扣除後,交易就結束了,房子就是我們的了,需要注意的是,澳洲房屋的是沒有房產證這類東西的。

整個購房流程,從看房到最終拿到房子,一共歷時2個月多點,文筆不好只是記錄個流水賬,給需要的朋友參考。最終要提醒大家一點,阿德萊德是個小地方,千萬不要拿悉尼、墨爾本這樣的房價漲幅來考慮阿德萊德,這裡的房價漲幅是相當慢的,尤其是Unit和Apartment,我之前諮詢過一套Unit的,房東6年前買的,6年後幾乎是原價在出售,所以如果想投資的話,慎重。

放幾張我們房子的照片,這是入住大半年後拍的了

屋子正面,懶得把垃圾桶推進車庫了

後院,整個後院大概有50平米,草坪加綠地大概30平米,右邊的Garden Bed是我們自己建的,種種辣椒和番茄啥的,一年到頭有的吃了

車庫比較小,因為還放了一排架子堆雜物,每次開進來都廢老大勁,一般春秋冬我都不開進車庫,直接停路邊,但夏天不行,太陽太大了,車裡溫度能有60度。。。

推薦閱讀:

請不要再誤解它!SWISSE「膠原蛋白液」?--其實根本不是膠原蛋白!

TAG:澳大利亞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