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火星&閱讀技巧

昨天看完的兩本書《從自然到使然:心理成熟背後的腦機制》《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正好借這兩本談談閱讀技巧的問題。

當時買大腦這本看是想知道法律規定16歲負刑事責任有沒有科學依據?

這個年齡的大腦是不是發育比較成熟了?還是僅僅出於現象的考慮?(就是說現象表明這個年齡的刑事犯罪開始增多了,所以靠法律制約)

昨天讀完發現書有回答這些問題哦,開心

但是呢,書的內容還是和想像的有差距

更像是研究綜述(綜述是非常難讀的,因為信息量特別大),反正大部分內容都看不懂,比如實驗過程、各種專有名詞之類的

看不懂的東西讀起來肯定不舒服啊,於是看了個開頭就閑置了

火星這本也差不多,雖然對主題感興趣,可內容真的是很科學的科普,很多專有名詞,而且這本翻譯不好,讀起來有點拗口

總之就都閑置了

我覺得是自己完美主義和預期管理的問題,想要都搞懂的完美主義和以為自己都能搞懂的不合理預期(完全沒想到這樣通俗的標題有著那麼艱深的內容)

昨天改變了閱讀策略

大腦這本重點看:

1.研究進展(比如,對某個問題是一無所知?還是有了猜想?有沒有比較可信的證據?還是幾個證據呈矛盾狀,於是沒什麼結論?還是已經有斬釘截鐵的結論了?)

2.研究想探尋的現象和解決的問題

3.研究結論之間的矛盾,目前的主流觀點、主要漏洞和挑戰(這點旨在訓練邏輯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4.未來研究方向以及和實際生活相關的結論(為了實用)

其他的比如誰在做研究,怎麼做研究的,各腦區的構造和實驗反應之類的都掃讀過去啦

所以讀起來不算慢

另一本火星也是

重點看:

1.為什麼是火星?

2.我們為了去火星進展到哪一步了?哪些國家哪些公司哪些人最有希望?(ElonMask!)

3.去火星的挑戰有哪些?目前進展到哪一步了?

4.有生之年有沒有可能親眼所見?

其他的比如火箭的構造包括哪些部位之類的和這些問題不那麼相關的都掃讀過去了

看完心!潮!澎!湃!

原來你是這樣的火星!!!

所以呢,反正讀書這件事

帶著問題讀比閱讀速度和數量要重要得多

當然,我最近文獻讀得水深火熱,於是覺得再難的書讀起來也是偷懶和享受

痛苦的經歷改變了幸福的廣度和深度吧

要是哪天我給自己的獎賞機制是再讀一篇文獻,那我就厲害了!

有拼圖目錄和書的內容節選,但知乎傳圖大小限制就5M,感興趣的去微博看吧……

Sina Visitor Systemweibo.com


推薦閱讀:

「腦科學實驗室」——培育身邊的最強大腦
《連接組》閱讀筆記④
互聯網大腦、大社交和虛擬現實夢境,2016年互聯網三大趨勢
大腦皮層中各層的分工

TAG:腦科學 | 火星 | 讀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