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里有些什麼智慧?


謙下不爭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不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曾國藩在第一次打敗仗之後,情緒非常不好,一度想要跳水自殺。曾國藩以前都是秉持儒家向上、耿直、清高的思想,後來他看了《道德經》,一下轉變了思想,決定求得左宗棠的支持,於是就去拜訪左宗棠。

但是左宗棠瞧不起曾國藩之前的行為,拒絕見他。曾國藩走路過來,左宗棠派下人去看曾國藩是一個人來的還是好幾個人來的,發現曾是一個人來的;再看他穿的是便服不是官服,於是就讓曾國藩從邊門進來了。

讓客人走邊門是很不尊敬的,但是曾國藩不氣不惱,進來之後跟左宗棠打招呼:季高兄啊,好久沒見啦!左宗棠愛理不理的,心想你肯定是來求我辦事的。曾國藩不氣不惱,因為他已經明白道家居下、居後的道理,他是來尋求左宗棠支持的,他示弱說:「季高兄啊,你的書法太好了,我想求你一副對聯——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左宗棠一看,說你這個對聯太消極了,我重新給你寫一個。曾國藩心裡想,你哪知道我現在的心思,所以立即說:好!請季高兄賜聯。左宗棠想了一下,給他寫了一副對聯:「集眾思,廣忠益;寬小過,總大綱。」曾國藩連連稱讚。左宗棠特別高興,於是大力支持曾國藩。

「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善於用人的人對人態度是謙下的,這叫做不爭的品德,是古來就有的最高準則。

積德行善

老祖宗說:「命由心造,福自我求」,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每用一分便少一分。只有積德行善,才能承載起福報。

春秋時期,秦穆公走丟了一匹馬,被岐山的老百姓抓到,殺了吃掉了。當地的官吏很快抓到了這些人,但是秦穆公卻沒有懲罰他們,反而請他們喝酒。他說吃了馬肉如果不喝酒,就會傷害身體。

後來,秦穆公攻打晉國的時候,被敵人包圍,百姓聽說起秦穆公被包圍,他們每個人都拿起自己的武器,為秦穆公拚死作戰,來報答秦穆公當初讓他們食馬飲酒的恩德。

最終,秦穆公俘獲了晉侯,回到秦國。秦穆公的一念之仁,救了百姓,也救了自己。

老子說:「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這是一種是內求的方法,心靈好比是一面明鏡,本來就是純凈的,具有照察萬物、照察世事的作用,要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常做好事,這樣才能為自己求得福祉。

欲速不達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然而,我們大部分人卻忘了「欲速則不達」,總是一味地追求快、快、更快。

有一個書生想進城,讓小書童用木板夾好捆紮了一大疊書跟隨著。這個時候,偏西的太陽已經落山了,書生便問那擺渡人:「還來得及趕上南門開著嗎?」那擺渡人仔細打量了小書童,回答說:「慢慢走,城門還會開著,急忙趕路城門就要關上了。」書生認為擺渡人在戲弄他,便加快前進的速度。由於走太快,小書童摔了一跤,捆紮的繩子斷了,書也散亂了,等到把書理齊捆好,前方的城門已經關閉了。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踮起腳後跟是想站得高,看得遠,結果呢?反而站不穩,甚至摔跤。大跨步前進是想走得快,走得遠,結果呢?反而走不遠、走不快。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超過了自己原有的能力,違背了自己本具的天性。老子反對急功近利、浮躁冒進,這是老子自然、虛靜、無為之「道」的反映,是符合人類本性的基本原理。


六個字概括,本源,規律,境界。班固認為是 清虛卑弱,自己看一遍了就知道了。


這是一本,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心法;

語言很難形容《道德經》,每個人獲益與自己投入的精力多少和自己悟性高低有關,只能用「心法」這詞來勉強描述了。

漢語一詞多義,標點符號又沒有,兩千年前辭彙語境有所遷移,這給認知造成了很多誤解,後人呢又不斷根據自己想法注釋,異化,到後面,修仙?養生?算命?都是什麼鬼……

道德經有句話「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問道『』要「食母」,不管是認識世界還自我,都有要直擊本質,因此看道德經就不要拘泥哪個版本,更不要看後人的翻譯和注釋,自己要食母,讀原文,消化第一手資料,不懂哪個字詞可以查辭海,說文解字,查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制度,民俗,飲食,看那時候中原地區的文物……完全的把自己浸潤到老子的那個時空中,去細細品味,常常品味。這裡再次強調老子不信邪,不信鬼神,雖然那時候認知不如現代的社會,但是完全沒有認知錯誤,不要自以為有「現代科學」撐腰就可以輕視兩千年前的人,恰恰相反的是,絕大多數現代人活在「昏昏悶悶」中,沒有多少比老子更明了。

「食母」這章,是唯一一章老子描述自己的章節,注入很深的情感,讀起來像詩歌,因此,如果真有什麼『』第一智慧『』,那就從這句開始吧,翻譯成現在的語言「老子說:我咋這麼牛x呢?我咋這麼智慧呢?因為我善於找到實物的本質」因此要成為像老子一樣有智慧的人,就需常「食母」,從這裡開始


道德經中。每一字都具有意。我說的意,不是思維,意識。而是你證的東西。

所有經典皆是表達一種事實真相。

道德經如果看到最後。能證道是什麼。講得什麼。即可證聖賢位

你問。道德經中有什麼智慧。凡是從道德經中所得智慧。皆是在故常有欲,以觀其繳所證。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我來翻譯。離世間一切現象,心中無礙,以觀察本源之妙。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來翻譯。故此聖人在事物想像之中,遇到事情之中,使其自然而然而做。走不言的道路,來實行對萬物的教化。

我在翻譯第十二章。請對照原文來看。當自己眼睛被五光十色的東西所充滿時,會影響你清醒的判斷。當自己耳朵被是是非非,音色所干擾情緒時,自身會跟隨音色是非中意境所走。當你被世間種種味道所填充時。當你殺生冷漠時。當你被眼前珍貴難得的東西所勾引時

簡單來講。聖人不以外界事物,來動搖本心。他們不會以外界東西自身想像所動搖本心。所以他們能時常改過自新,發現缺點,完善漏洞,回歸本源。

我在翻譯十九章。屏蔽自己的智慧,聰明,來不使用他們,對自己有百倍之利。摒棄自己對仁義醜惡見解。自身會恢復已有淳樸。拋棄自己巧妙利益得失,自身就不會被物色勾起慾望。此三者。為自身道德流失。不足以感悟道德。只是自身德行不夠用來掩飾罷了。減少它們,見素抱樸。使自己不背慾望所勾引,使自己不被世間所謂學問所浮誇時。見本源。

三十三章。對照原文來看。

知道他人心理漏洞的缺點的,是智慧的。能反觀他人漏洞,來完善自身,是明智的。(而不是其他書本上道德經所翻譯意思)能幫助別人戰勝他自己漏洞是有力量的。知足者富,不加翻譯。能自己戰勝自己漏洞,使自身完善,是為剛強的。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是為有志之人。不失本源之力者才能走的遠。死亡,之後不死的人,才叫長壽。

道德經翻譯起來很難。我的翻譯基本和本意,出入不大。而不是市面上道德經中那些翻譯不解道德經其意。

我重點推薦第十章。第五十二章。第三十七章。

能證無為者,才算入門。能證常,無常,入門。能證陰陽,生滅也是入門。能證道。是為聖賢。

我要說。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入門。沒有無為法,即在輪迴。所謂輪迴不是生死輪迴,而是在形形色色中不能脫身。不能自拔。而叫輪迴。

再者。集齊很多贊。我在釋義,怎麼來看道德經。從中獲取真正的實質用出。而不是把道德經看出心靈雞湯。道德經是直指本源之意。萬法之中為法中本源。所以書籍中排名第一,是究竟圓滿之書。

簡單來講。寫道德經的人。可以說是道的本源了。可惜。一千萬人中,沒有一個能看懂。而能看懂的,也不會說。看不懂的,亂翻譯一通。

而看書的人。彷彿在外邊屋子裡,猜屋子裡面有什麼一樣。情況就是這樣。雖然是本源。可是位不到,怎麼能看懂呢? 懂非你們理解懂。


大智若愚,大象無形,大音希聲...

裡面沒有什麼很智慧的東西,只有大道至簡,順應而已。


我認為:學道悟術四字!循環往複,直到終老!


這個沒法說啊兄弟!太難了!太多了!太深奧!不是能讀下來能背下來能翻譯就能懂能做的!個人推薦看一下白岩松講老子的視頻。先關注,坐等大佬回答。


道可道,非常道


可是「上善若水」…吧?!


我想我就沒必要答了。


能看到自己的道


承認自己是個傻逼的智慧


講一種對實際生活有幫助的

就是讓時間來解決生活中情感遇到的挫折。


個人來看有兩層意思,有緣就能體會。


不可說,不可說,老子也只是勉強的描述了一下這個複雜世界的規律。這世界只有兩種人比較接近道的境界,一種是學識淵博之人,像老子等圖書館館長,對於世界有特別多的實用認識。還有一種是特別純凈的人,不會輕易的被外界紛雜所困擾。所以說大智若愚,思想核心總的就是說了佛教共同的理想,三摩地自在,可以自我和自然界融合無障礙,不斷完善自我和外界的認識,不迷失自我。幸福的走在陽光大道上,面對人生和處理。


應邀

依佛法角度回答問題。

道教的智慧依然局限在「無明」中,還沒有出世間。

值得肯定的是,道教有些正法,已經算是世間正法的正道了,有些人可以滅「色受想行」四蘊了。

所以,道教的智慧只限於「滅色、受、想、行蘊」範疇之內了。

(上述回答,是拋開有些道教人士「有意無意」雜以佛法部分之敘述。)


推薦閱讀:

現代人為什麼要學習幾千年前創立的儒學?
讀《老子》1
書法史上的那些猛人(六)唐代書法五絕
《道德經》里三大人生智慧
讀《老子》2

TAG:國學 | 道家 | 老子人物 | 張其成全解道德經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