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榮格箴言

論個體:

集合起一百個偉大頭腦,就會得到一個大傻瓜。

不理解一個人,就往往會把他當成傻瓜。

人需要困擾,困擾是心理健康的必需之物。

人的任務,就是意識到從潛意識中努力向上湧出的內容。

沒有痛苦,就沒有意識的喚醒。

潛意識如果沒有進入意識,就會引導你的人生而成為你的命運。

內在心聲既是我們的最大威脅、又是不可或缺的救助。

理解自身的陰暗,是對付他人陰暗一面的最好方法。

人們會想盡一切辦法——無法有多麼荒謬——來避免面對自己的靈魂。

最可怕的事情是完全接受自己。

在我們視野所及中,人類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純粹存在的黑暗中燃起一點光亮。

恨自己就無法愛他人。這就是在面對因其極度高潔而聞名的人時,我們感覺極為不安的原因:他們帶來自我折磨的氛圍——一種邪惡而非德行。

在某種意義上,生活中的最重大和最重要問題都是無法解決的。我們無法解決它們,只能在成長中超越它們。

   有時我會感到,我伸展開來覆蓋大地、延伸進萬物:我感到自己生活在每一棵樹木中、生活在浪花中、生活在往來無定的雲朵和動物中、生活在季節的輪迴中。

兩個靈魂的相遇就像兩種化學物質的接觸:一丁點的反應就會徹底改變它們。

每個男人內在地擁有永恆的女人表象。這一表象在根本上存在於潛意識中,它是具有原始起源的遺傳因素 . 是所有祖先的女性體驗的印記或「原型」,是女人所造成的所有印象的積澱。

我總是感到,生活就像萌發於地下根莖的植株。生活的真正生命是不可見的,它深藏於地下根莖中,而顯露出地面的可見一斑部分只能生存一個夏季。我們所見到的是將會消逝的花簇,而根莖長駐。

我們是邪惡,人必然是邪惡,因為人太善。只有馴養的動物才會舉止不當;野生動物從不會行為不端。因而我們殺死自身內在的野性就是褻瀆,這是罪,它意味著殺死我們的內在天性——上帝的天然僕從。

你所埋葬的存在物會隨你的消瘦而肥大起來。如果你經由拒絕來擺脫自己不喜歡的特質,你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能覺知自己的存在,你越來越宣布自己為非存在,你的惡魔會越來越肥大。

論潛意識:

確實,天才的天賦和他的人類品質有時會差異如此巨大,人們不得不懷疑天賦平庸點也許是件好事。 一年中的夜晚與白天數量相同、持續時間一樣長。即使快樂的生活也有其陰暗筆觸,沒有「悲哀」提供平衡,「愉快」一詞就會失去意義。耐心鎮靜地接受世事變遷,是最好的處事之道。

對習俗和法律的遵從很容易成為對謊言的掩飾,這種掩飾極為巧妙,令人無法察覺。它可以使我們逃避所有的批評,它甚至能夠使我們欺騙自己,令我們相信自己是顯然正當的。但是無論他的正當性得到多少公眾輿論或道德準則的支持,在內心深處、在普通人的意識層次之下,他仍聽到一個低低的聲音:「哪兒有點不正常」。

我們每個人的內在中都有一個不為我們所知的存在。在夢中他向我們傾訴,告訴我們他對我們的看法是多麼地不同於我們對自己的看法。而當我們發現自己身陷困境、絕望無助時,他有時會燃起一點光亮,從而改變我們的心態,而正是這種心態把我們引入了困境。

意識和潛意識兩者如果一方被另一方抑制和傷害,則它們就不能生成完整。如果它們必須對抗,則至少讓它們平等地公平搏鬥。...這意味著既公開衝突又公開合作。顯然這就是人類生活的本來面目。這是古老的錘砧把戲:在其中頑鐵成鋼,成為「個體」。這大體上就是我所謂的「個體化」過程。

  是什麼誘使一個人最終以自己的方式掙脫出與群眾的潛意識認同,就像掙脫出一團迷霧?不是需要,因為存在多種需要,而它們都在常規中尋求庇護。也不是道德決定,因為十次中有九次我們會選擇常規。那麼是什麼東西如此冷酷地使天平偏向於非凡?它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天命:一種非理性因素,它註定一個人要從民眾、從民眾的衿熟之路中解脫出來。真正的人格永遠是一種天命,它信任天命猶如信任上帝。……而天命就象上帝的訓誡,它無可逃避。……人必須服從自身的法則,它猶如守護神,向人耳語出新的妙奇之路。享有天命的人聽到這個內在本性的吐露:冥冥中...在召喚他。

其天職是去引導靈魂的人,應當首先讓自己的靈魂受到引導,以便能夠理解「與靈魂打交道」意味著什麼。理解自身的陰暗,是處理他人陰暗一面的最好方法。只研究書是有用的,但用處並不太大,雖然它也是不可缺少的。對你幫助最大的,是對人類靈魂奧秘的個人領悟。否則,一切依舊是巧妙的智力遊戲,空洞的言詞導致空洞的說教。

最高價值蘊涵於靈魂——如果這不是經驗事實,則我不會對心理學有任何興趣,因為如此則靈魂不過是一團凄慘的迷霧。然而上百次的經驗告訴我事實與此相反:靈魂包含著比教義更豐富的內容,這使得靈魂成為領悟光明的眼睛。這要求有無限深廣的視野。我被控告神化靈魂。但神化靈魂的是上帝本人。

文章轉載自「蔡成後的博客」

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原文


推薦閱讀:

讀書筆記:《榮格與鍊金術》(上)
什麼是人格?世界有幾種人格?你是哪一種? | 自我成長

TAG:榮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