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行動》啟示錄:文藝作品的時代精神

從《湄公河行動》到《紅海行動》,從警匪槍戰到戰爭大片,林超賢導演越來越遊刃有餘得心應手。

從《戰狼2》到《紅海行動》,中國式大片的故事劇情、場面製作水平、完成度也越來越高,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不管你樂意不樂意,這兩部電影,將成為中國電影的兩個標杆,也將是「中國式大片」的新起點。

一個時代的文藝作品,應當和一個時代的精神氣質相符合。一個開拓進取的時代,原本應該配上昂揚奮發的文藝作品。

這個時代的影視作品,本該和上世紀的美國一樣,驕傲自信,而又開放包容。

就如唐朝打通絲路,重開西域的時候,就該配上《秦王破陣曲》,就該配上盛唐邊塞詩,就該高唱「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這妖那怪東西芳華的靡靡之音淺斟低唱,原該那些遺老遺少去孤芳自賞,人民群眾不買賬。

更何況,從《戰狼2》到《紅海行動》,並沒有半點大國沙文主義,反倒是充滿了中國特色普世價值的人文關懷。蛟龍要救的不只是中國公民,更是盡自己所能去救任何一個危險邊緣的生命,並且表現出了極大的尊重和悲憫。

從解救人肉炸彈,到面對「救救我孩子」哀求的動容,再到巴士中絕望地拆解炮彈,這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救世情懷,不怪世道多難,只怪自己不夠努力,這不是傲慢的世界警察,而是充滿人類同情心的人道主義衛士。

《紅海行動》在某種意義上或許比《戰狼》更有開拓意義,這部電影在試圖輸出價值觀,就如《拯救大兵瑞恩》一樣,火爆的戰爭場面,殘酷的戰場寫實,戰亂下的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極端主義者的宗教狂熱,精銳戰士在人間慘劇中的無力和痛苦,都一一展現在觀眾面前,這很了不起。

這樣的電影越多,中國的世界形象反而會越來越好,最終「一帶一路」說不定真的會成為千秋功業,因為中國的武力從來不是用來攻擊和壓迫,而是用來護衛和拯救。就像張騫、班定遠、裴行儉千年前做的事情一樣,中華盛時絲路通,絲路通時天下隆!

所有人的演技都在線,為了仇恨和正義要和恐怖分子干到底的女記者,眼神中不斷流露出悲憫和無奈的蛟龍隊長,撤離點生死搏殺的通信員,壓力巨大的觀察員,驕傲而又溫柔的狙擊手,怕疼要吃糖、卻在絕境中被打掉了半邊臉還嚎叫著拚命的石頭,還有那個英氣勃勃的妹子機槍手,最後那一發毒刺導彈打下直升機,她咬牙切齒的樣子,讓所有人都有種天降正義的快感。

海軍也秀足了肌肉,護衛艦面對武裝威脅深入港口,絕對武力下敵人孤注一擲的軍事冒險成了以卵擊石,054A機關炮攔截導彈,主炮一發入魂。

我國影視界被一幫無能之輩把持已久,很多年來又被資本左右,根本無視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導致大屏幕上充斥著精緻得不染纖塵的光滑臉蛋、無病呻吟的故事和劇情、不說人話的裝逼台詞、狗屁不通的價值觀輸出。

有《紅海行動》和《戰狼》這樣的片子,很不容易,我們終於可以看到寬臉膛血氣方剛的中國式英雄,滿臉血污滿臉塵土眼含淚水的中國式英雄,有情有義有擔當的中國式英雄,怕疼怕死但不怕邪惡和黑暗的中國式英雄。

由此可見,中國電影想要崛起,首先不要鄙視觀眾的智商,不要侮辱勞動人民的審美,要說人話啊,各位長在紅旗下從群眾中來的中國大導演!

說人話!


推薦閱讀:

落幕:八一電影製片廠裁撤,65年傳奇落幕
《壞爸爸》:直擊中國家庭現實問題的合家歡電影
「生活比我們想像的都更加漫長一點」 | 大象席地而坐
他配得上中國影迷的至高期待
2j的2016年私人觀影Top10

TAG:紅海行動電影 | 中國電影 | 戰爭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