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類社會面對的真正矛盾是什麼?

作為一個社會人,或者說整個人類社會,真正面對的矛盾是什麼?本質上,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第一你真正需要的和你想要的之間的矛盾;第二,你想要的和你能創造的之間的矛盾。

現代社會,大多數人面對的困惑、煩惱、痛苦在於,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特別是不知道哪些需要是虛妄不實、有害身心、耗散能量、消磨意志,將人引向歧途和惡趣的。我們正迎來一個消費社會,但消費的到底是什麼,消費給人帶來了什麼,那些不斷被數據化、信息化、智能化分析了的消費,那些不斷被營銷、品牌、科技包裝與設計了的消費,那些以各種誘人形式不斷侵佔我們時間與空間的消費,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嗎?有人說,我們將迎來AI時代,但仔細想想,如若有一天我們的大腦被「智能化」外掛設備所替代了,不需要自己思考問題、不需要開掘內在自我,甚至不需要自我意識,那豈不是退化為被支配、被餵養、被滿足、被馴化的動物階層。人一旦沉迷於表層的感官世界不能自拔,就會逐步喪失自主思考能力;人一旦喪失自主思考能力,或將這一權利交付給外物外人,實際上,他就成了機器人、被控制和奴役的人、失去自由發展和自主生存能力的人。由此可見,消費帝國比資本帝國更可怕,他將使人徹底失去自我覺醒以及自我反抗的能力與機會。

大多數經濟學家鼓勵消費,因為消費可以帶動投資、生產,拉動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帶來稅收增長,稅收增長帶來社會福利提升。但現在的問題是,消費的支撐是信貸擴張,還是生產力的提高;消費帶來的是舒適享受,還是激發個人更大潛能。實際上,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第二個矛盾是,真正創造的價值越來越少,但需求越來越多,其支撐就是未來信用,將所有風險堆積為越來越大的未來危機,這真的是「在拿青春賭未來」,但青春不常在,未來總要來。那些靠泡沫堆積起來的貨幣、資產、財富,終將化為泡沫,以我們不可預知的速度和契機。那時,我們喪失的不僅僅是青春,還有完成自我成長、自我蛻變和成熟、全面發展和提升的能力與機會。階層的固化就此形成,人生的格局不可更改,所有自己欠下的債還要自己還,當還不了時,就是全面「破產」,精神、情感、肉體遭受重重打擊,繼而是生命質量大幅降低。因此,什麼是幸福,不在於今天我消費了什麼、滿足了什麼,而是我創造了什麼、進步了什麼、增長了哪些能力,這才是給予未來最大的財富與儲蓄。


推薦閱讀:

「首善」成「首騙」,消失的陳游標去哪兒了?
中國的男女平等何時跑偏的(上)
一個「百日祭咒語」引發的「事故」——
2017土地確權政策來了,你需要知道什麼?
大叔告訴你月入7萬的焦慮

TAG:社會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