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事件為什麼如此受重視?

首先說明下我不是覺得馬航事件無足輕重,我只是覺得我們周圍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各種事故,全國每天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也不少吧,還有各種犯罪案件什麼的,為什麼一次飛機事故能收到那麼大的關注,而其他的各種事故很快就過去了?


重新整理了下思路,再來回答一下。

1、根據資訊理論得知,一件事件發生的概率越小,那麼它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

那麼我們來看看馬航事件:飛機失事是小概率事件,而馬航事件中,飛機居然找不到了,這種事件更是低概率。因此,信息量巨大。

2.一個事件有巨大信息量只能告訴一個人這個事件出乎意料,比如平時大家都知道老王只吃青菜,後來有一天看到老王吃肉,覺得很吃驚。當然了,不認識老王的人根本覺得這沒什麼奇怪的,不掛在心上。馬航能得到巨大關注,因為飛機上載了我們同胞,還有其他幾個國家的人,一般在國內時,覺得同胞沒什麼,但是一旦出國了的,同胞就被代表了一個國家。所以貼上國家的標籤,這個事件舉國關注。

3.好奇是人的本性,不覺得馬航事件很懸疑么?恐怖襲擊?時空黑洞?一天未找到飛機失落線索,這就一直是個未解之謎。如果央視新聞播了個某市民發現UFO之類的,估計大家又會討論關注看看有沒有科學認識證偽。

4.今天的信息傳播如此之快,如此之廣,還不是得益於社交網路,社交媒體。要是我們沒有微博,沒有微信等社交工具,那麼這個馬航事件頂多出現在門戶網站上,然後大家想看一看就算了。哪裡還有轉發祈福點蠟燭之類的呀。

5.任何的熱點事件除了事件本身的特點之外,一定有一群推動事件傳播的媒體。現在的媒體喜歡炒作,喜歡熱鬧,因為這樣他們的平台才有活躍度的提升。大事件決定了它不可能只有一家媒體傳播吆喝,因為你新浪網發布了這個新聞,我騰訊網難道不發布,等著人家去你新浪網看「獨家」,所以大件事一定會得到一大群媒體的廣泛傳播。而馬航事件,貼有「國家」,「恐怖」等標籤的事件,那是難得的新聞大事件。

----------------------------------------------

因為飛機還沒有找回來,人不知死活,存在懸疑。再加上飛機上的人來自幾個國家,具有世界性。社交媒體本來就喜歡熱點事件,網路媒體無聊喜歡靠熱點事件來提升自己平台的活躍度,事件關注就一發不可收。


要是等到找到飛機,在再過兩三天,估計關注度就驟然下降。


題主和我想到一塊了!現在這個時代,我們關注媒體獲得信息,但是有個很可怕的事是:很多時候我們的眼中的世界也是媒體決定的。因果聯繫只是現在還不明顯,也許過段時間,就知道為什麼媒體給我們這個馬航事件。原諒我並不是在答題,咱們暫且看看,等等。


客觀:從來沒有看到過一件和我們沒有切身利益的新聞連上八天新聞頭版的(有點不夠嚴緊,但也差不多)。這是為什麼呢?很簡單轉移群眾的注意力(被控制的主流媒體)。轉移什麼呢?,轉移最近中國頻發的暴力事件。 (對比論證上述所講)3,1昆明事件pK馬航失蹤,兩件新聞的關注度根本不成比例。你是會擔心你坐飛機時飛機會爆炸或劫持呢多一些,還是擔心你和你老婆還有小孩逛馬路時被人拿刀追砍多一些呢


國際政治博弈吧

中國在自己家後院一百多號人就那樣沒了 也毫無對策 像個傻瓜一樣被牽著到處遊盪 還不停的等著英美等西方國家的信息 馬來西亞這個國家基本上就廢了 都十來天了什麼有用的事情都沒做出來


因為那裡是馬六甲


因為「失聯」能激發想像力,民眾每天看一下,專家每天猜一下。

因為這是個國際性事件,而且看上去國內方面好像沒什麼做得不好的。

因為這個事國內媒體可以跟蹤,其他的事不大能跟蹤。

因為這個事各種思想派別都可以大聲表達同樣的聲音。

但是,大部分人都把「安全」的概念理解錯了。「安全」除了指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單看這種可能性,飛機算是安全),還應該指發生事故後,人能逃生的可能性(專家們聲稱飛機很安全,好象沒考慮逃生的可能性)。


因為媒體瞎解讀,所以事件撲朔迷離……


或許也可能是因為這次事故被疑似為恐怖襲擊。


一次災難危及數百人的生命安全,題主你見過那次沒有這麼大的關注度?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榆林一孕婦因難忍難產疼痛而跳樓?
突然得知真相,心碎的感覺是什麼樣?
當自己的記憶和眼前的真相不相符時,你是否懷疑自己精神分裂?
希爾斯堡慘案為啥最近才真相大白?
如何評價<留學的真相>?

TAG:真相 | 暴力 | 新聞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