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希臘人牛在哪裡?

李約瑟曾提出一個難題: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這個問題自然是見仁見智。愛因斯坦曾指出近現代科學的兩個基礎是形式邏輯體系和通過科學實驗發現因果關係。從這個觀點來看,古代中國明顯缺乏科學的基礎要素,而西方的科學要素則可追溯到古希臘時代:畢達哥拉斯的百牛定理和黃金分割,蘇格拉底的詰問思考,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推理,歐幾里得的平面幾何學,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說,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和槓桿定理,托勒密的天文學……我眼前已經浮現出了《雅典學派》中的盛景。

古代中國的科學成就的取得完全來自於經驗的積累(比如測量,所謂的勾股定理就是測出來的特殊數據而已)和偶然的發現,而不是邏輯推理,因此科學知識是零散孤立的,科學發展的速度非常慢。而古希臘人崇尚理性和邏輯,喜歡思辨,並且熱衷於討論,所以古希臘文明雖然不是最早的,卻是最牛的。

人類求知最早有兩個來源——親身感知他人告知,在人類發現和使用邏輯之後,人類的知識有了第三個來源,即邏輯推知

歐幾里得發明了公理化的幾何體系,將整個幾何學建立在五條公理和五條公設基礎之上,然後用邏輯推理,演繹出整個幾何學,任何人讀懂了歐幾里得的書,就學會了幾何學。在它的基礎上繼續研究,有了新的發現,再添加到幾何學中,幾何學就發展了。何止幾何學,微積分、概率論甚至整個浩瀚的數學體系,除了不證自明的公理,都是靠邏輯推理得知的。很多物理知識也得靠邏輯推知,從牛頓經典力學中的大部分結論,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再到霍金關於黑洞的理論,暗能量存在的理論,都是邏輯推理的結果,而不是來自於我們的觀察。所以說,古希臘人很擅長把零散的理論抽象、組織成一個體系,從簡單的常識出發,用邏輯推理,演繹出整個系統,這其實就是科學的本質。

其實又何止自然科學,羅馬法、美國憲法、《獨立宣言》以及整個西方經濟學都是建立在幾條公理的基礎上,用邏輯推理得到的。包括中國法律在內的大陸系法律,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追溯到羅馬法,中國古代的《秦律》和羅馬法相比,相當於零散的數學經驗和邏輯嚴謹的歐式幾何相比。《秦律》非常有目的性,非常功利,並不講究內部的邏輯性,僅僅是為了幫助秦國統一天下。但是到了國家統一以後,那些嚴酷的法律就不適合了,它最終造成「天下苦秦久矣」的結果。不僅《秦律》如此,東方古國的法律都有這樣的特點,即完全是為了維護一時的統治需要,而不是從正義出發自然演繹的結果。而羅馬法是出於正義的自然法,而非一國一時政治的需要,因此羅馬法在時間和空間上具有普遍性,這也是後世各國都能借鑒羅馬法,甚至照搬羅馬法制定自己的憲法的根本原因。

除了善長邏輯和思辨,古希臘人還喜歡把自己鍛鍊出強壯的體魄。這一點不僅天生就是戰士的斯巴達人如此,多才多藝的雅典人也是如此。古希臘不僅有畢達哥拉斯和蘇格拉底,也出擲鐵餅者。因此,古希臘雖然人口不多,但是面對強大的波斯帝國在戰場上並不落下風。奧林匹克精神所強調的更高、更快、更強,實際上是那個時代希臘精神的體現。後來雖然希臘衰落了,但它的文明被歐美繼承,一個人內外兼修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到了近代,在奧運會被恢復之後,各種競技體育項目,尤其是奧運會項目,就在歐美開始普及發展。健身、鍛煉和休閑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這其實源於古希臘文明。

或許修身且修心的古希臘人能回答李約瑟之問吧:)


推薦閱讀: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春六(GRE)
避免一些拒絕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待七(2011 年的夏天)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重六(裂壤之二)

TAG: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