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個是兄長般的丈夫,一個是懂她的戀人,怎麼選擇?

小麗是一個25歲的女性,有一個3歲的孩子,夫妻之間沒有大的矛盾,但她執意要離婚,原因是她遇見了另一個人。從道德的角度評判,她是被譴責的。但從人性和心理的角度分析,是可以被理解和接納的。

小麗的父母是公務員,兩次離異兩次複合,第三次終於在小麗12歲時徹底離婚,很快父親再婚生育,母親沒有再婚,但斷斷續續有男朋友。在她的記憶和感覺中,父母忙於他們之間的是非紛爭、分分合合和各自的異性交往,她自小沒有被關愛的感覺,沒有安全感。

在她19歲那年,在一個場合遇見夏,夏對外表清秀的小麗一見鍾情,夏比小麗年長7歲,對她關愛、照顧、遷就、包容。後來,小麗感覺到,夏在道德倫理的框架之下長大,他的三觀是很正的,他的某些觀念讓她感覺壓抑或者窒息。

小麗自小缺乏關愛,夏讓她有了被關愛被照顧的感覺,有了家的感覺。另外,從來不被重視的她,在她與家境顯赫的夏交往以後,就像飛上高枝的鳳凰,家人親戚對她刮目相看,開始有意無意地以她為中心,這極大地滿足了她的虛榮心,他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夏是一個IT男,在那個小縣城,他雖然是顯赫的官二代,但在他身上卻絲毫沒有紈絝子弟的氣息,他善良、穩重、踏實、真誠,是一個好丈夫和好爸爸。小麗遇見的康,未婚,家境和工作方面都不如夏。但小麗覺得康有一顆懂她的心。

在康出現之前,小麗也有過幾次離婚的想法,雖然在外人看來,她不僅嫁了一個好的家境還嫁了一個好的丈夫,近乎完美,但在她的內心,總有什麼是不對勁的,她感覺丈夫像她的哥哥,甚至像她的長輩。

康帶給小麗的是什麼?小麗的感覺是,康懂她的內心,懂她想要的和不想要的是什麼,給了她勇氣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還給了她安全感。康是一個勇敢堅強的人,但並沒有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讓她自己選擇未來的生活道路。

心理分析:

對於小麗而言,夏的包容、遷就,就像一個大的容器,這個容器的壁是光滑的,小麗在這個容器之中,被保護,沒有碰撞,不會受傷,但也不會產生情感的深度捲入和疼痛,痛苦的體驗才會讓人深刻。

同時,小麗在這個容器中,不能突破,她被關在裡面了。這種感覺不是愛情,是親情。 康也是一個從小受過傷害的孩子,他曾有過自殺的行為,因為他有過被傷害,所以他懂得小麗的傷在何處、有多深、怎樣止血、怎樣包紮,這個傷口會有一個怎樣癒合的過程,所以他懂她。

這就是生命的奧妙之處,一個在陽光下長大的孩子,他看到的是光明,他看不到陰暗,看不到陰暗處會滋生什麼?會有苔蘚、會有爬蟲、會有腐朽以及腐朽的氣息。

同時,對於小麗而言,康不是一個容器,他們彼此時而柔軟如棉、時而鋒利如刀,他們之間會碰撞、會受傷,但這種碰撞和受傷,會讓他們產生情感的深度捲入。這是愛情,會有莽撞、會有未知、會有不測、會有甘甜、會有苦澀。

人生是一個體驗的過程,尊重內心的感受,聽從內心的呼喚。這是自私的、這是自我的、這是自在的。這是感覺的、這不是頭腦的。

推薦閱讀:

你真的會花錢么
醫學這麼發達,為什麼依然醫治不了抑鬱症和分裂症
進化是一種本能
你想要一個聽話的孩子嗎?你知道聽話的孩子會是什麼樣的嗎?
網路臉譜症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