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大秦帝國之裂變》?

自從成年以來,從來沒有哪一部電視劇能感動我,直到涕泗橫流。但是我看《大秦帝國之裂變》卻有很多次,忍不住流淚。雖然這不是一部完全的歷史劇,但是因為這份感動,我還是決定把這部電視劇推薦給大家。——巴圖魯語

《大秦帝國之裂變》(因為還有兩部大秦帝國,是這部的續集。所以各自去咯小標題以示區別。)這部電視劇的成功,不僅僅是大秦帝國系列小說的成功。也在於這部電視劇,無論是在營造氛圍(分為幾個階段),還是刻畫人物(主配角都根據劇情,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或者是製造戰爭場面等方面製作的十分精細,從而給人以觀看史詩劇的觀感。(既有歷史劇的基本史實,又有詩的美感與氣質。)可以說是比較成功的一部電視劇了。

?因為本劇稱為《大秦帝國》,所以這必然是圍繞著,秦國如何走向強盛,從而一統天下的過程。本劇則是著重描繪商鞅變法前後,的這段歷史,主要圍繞著為什麼要變法?怎麼變法?該不該變法?由誰來變法?怎麼變法(變法遇到了什麼樣的阻礙?)?以及變法取得了什麼成果?最後以變法執行者商鞅被害身亡,舊勢力預謀復闢作為留有懸念的結局。可以說是絲絲入扣,沒有一點拖沓。

而本劇在這些大背景之間,塑造了像主要人物秦獻公,獻公妻,瑩玉公主,商鞅等人物。以及刻畫了次要人物魏惠王,齊威王,龐涓等人物,以及跑龍套人物,看守商鞅的兩個衛士,收留被流放的贏駟的家庭,以及和贏駟相戀後來自殺的村女等等。通篇幾十個人物以上。刻畫了一幅人物的群像圖,展現龐大的歷史畫卷。而本卷的人物和所營造的情感氛圍,都是圍繞著秦國變法圖強,這個過程中展開的。

?而在本劇諸多人物當中,最先出場的是,秦孝公。本劇開篇,就展現了一個史詩級的戰爭場景,在秦魏兩軍對陣中,秦獻公被重重包圍,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贏渠梁(就是後來的秦孝公)率領一隊人馬殺了出來,不僅救了秦獻公,還俘虜了敵軍統帥魏國丞相公叔座。雖然如此,但是贏渠梁認為大戰連年,百姓受苦應該改革增強國力。這與他大哥(贏虔)的主張產生矛盾。這就出現了第一次,兩條路線的鬥爭。重傷不治的秦獻公,經過思考覺得秦國的未來,不應該像這樣繼續打仗了(劇中面對老兵,他說:「不能在打了,國家已經打的這麼窮了。」)

於是,在回國穩定了政局以後。獻公便逼迫贏虔割下了一個手指,明志宣誓向贏渠梁效忠。看見政局穩定,獻公便放心撒手人寰。這個階段,主要是講述變法前秦國的貧窮(從對陣中,兵器簡陋,沒有護甲,連小孩老人都上陣殺敵,這些方面可以看出,秦確實到了財盡民窮的地步),營造出一種國家即將滅亡,岌岌可危的形勢。同時引出秦孝公登上歷史舞台,而這個時候,僅僅在秦孝公這個人物的性格中,只表現了其勇猛和孝悌的一面,接下來,他將繼續有發展。

?如果說第一階段,只是表現出秦國的亡國危機。則秦孝公上台後。則開始,進行救國努力。同時也暗喻了秦國大臣的愚昧,和不明事理。在秦孝公決定放仇敵回國以後,幾乎招到所有人反對,但是秦孝公還是勇於做出了決定。秦國的一盤散沙,在秦孝公的號召下凝聚了起來。全國籌錢,通過運作瓦解了魏惠王組織的,5國滅秦軍事行動。同時建立間諜組織,在其他國家活動,進行收集情報。

這個時候的秦孝公,褪去了青澀,展現出作為國君胸懷邦國,的智慧和政治才能。但是這個時候,一個問題直擊秦孝公的心靈,改革?怎麼改?秦國沒這方面的人才啊?於是接下來,重要人物商鞅就此登場了。

?這個時候,暫時電視劇鏡頭一轉,不在表現秦國政局,而是突然轉向了魏國。主要是把魏國和山東六國,的自私自利,目光短淺和秦國全國眾志成城進行對比。這個時候做重刻畫了一個人物,魏惠王,刻畫了他詭譎多變,而又昏庸無能。他任用親信,而排斥有才能的人。從而國家露出衰敗的跡象。這從這個電視劇的,一個側面情節描述可以看出這個跡象。

丞相公叔座,被秦放回國後,不久得病快死。臨死前對來看望的魏惠王,推薦商鞅接替相位,魏惠王出了丞相的家,輕蔑的說:「老丞相糊塗了,一個中庶子,這個身份能是什麼人才?由此可見,魏國這個時候以身份和關係用人,堵死了人才的晉陞通道。商鞅,在魏多年早看清了這個現實,於是決定去別國發展。

這個時候的商鞅。處於被壓制的階段,儘管他在秦魏戰爭時期,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議,但是卻一直被忽視壓制。然而他的才能還是引起了秦國間諜組織和,一個女人的注意。這九贏來了第三階段。商鞅入秦,進行變法。

?這個女人就是白雪(鉅賈之後,擁有巨額財產和人脈),雖然是次要人物但是對劇情起了推動性作用。她通過了解(怎麼了解?通過女扮男裝的接觸證實了傳聞。)得知了商鞅的才能。而且暗生愛慕之意,在接觸中商鞅也發現了她的女子身份,從而互生情愫,定下了白頭之約(而白雪這個人物的展開,也是隨著變法的進程而展開的,她與商鞅的關係也從欣賞,到相愛,從而最後雙雙死於皚皚的白雪地里。而他們的約定,君如青山,我如松柏。也為這段感情增加了哀婉動人的,氣息。

就在這個時候,秦國間諜組織,也得知了商鞅的才能。這其中最為精彩的一幕,就是秦國間諜組織首領景監,在茶樓,以圍棋為試探,和商鞅暢談天下大勢,商鞅當眾侃侃而談從而驚艷了全場。從此秦國徹底下定了,要把商鞅挖走的決心。

而此時商鞅,看到了秦孝公發布的,開誠布公的招賢文書,在慢慢與秦國諜報人員接洽下,決定去秦國施展抱負。但是魏國雖然沒重用商鞅,但還是派人監視他。在白雪的幫助下,商鞅終於去了秦國,開始了變法的路程。

?在這個階段里,描寫的最為出色的,是反對變法的力量,和社會中關於變法的鬥爭。其中最為出彩的反對派,就是甘龍。孫飛虎老先生把,這個角色演繹的十分到位,尤其是當朝辯論秦國該不該變法那段,甘龍表現的十分內斂而深沉。因為這個角色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奸臣,而是政治鬥爭,是理念的鬥爭。所以,他表現出來的就是多元的性格,比如他的政治取向,是恢復秦穆公時期的法律,但是他對於秦孝公變法,一直退居幕後,隱忍不發。

但是在幕後,他聚集了大批反對變法的貴族公卿。在假裝支持變法的同時,想辦法瓦解變法派內部陣營。終於他成功挑撥,太子屠村(其實太子屠村,換一個太子就是了,但是這裡設定秦孝公就一個兒子。)商鞅依法制裁了太子的兩個老師,但是這兩個人是支持變法派的,貴族代表。於是商鞅徹底失去了,貴族對於他的支持。也為最後被群起圍攻,而悲慘謝幕。

?而在這一時期,進行的變法當中,除了表現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的政治才能之外。還牽扯了許多勢力和人物。構成社會的總體呈現。比如懷疑秦國實行暴政,要刺殺商鞅的墨家學派。在經過秦孝公親自解釋以後,明白了秦法的真諦。比如用秦國社會的發展,表達了秦法對社會的推進作用。不過總的來說,秦法的成就,在民生上,借被放逐的太子的思想轉變,從側面反映了秦法確實利國利民。在軍事上,通過訓練新軍收復失地,來顯示秦法確實有威力。

與此同時通過描寫其餘國家的對比,強調了秦法是符合歷史進步發展的。(魏國由於奸佞當道,使得精銳部隊被齊國殲滅。而齊國,只是實行部分變法。韓國,由於變法,沒實行靈活的外交政策,導致被圍攻,變法成果喪失。)。應該說,在收復失地以後到秦孝公死。變法在這一階段畫上了一個句號。至於商鞅自請被殺,以利於秦國的發展。(因為商鞅的人設,是熱愛變法,熱愛理想,從而熱愛秦國,所以為了平息各階層的怒氣,自請當替罪羊)這恐怕本劇唯一的敗筆,雖然感人。但是實在距離正常人思想過於有距離,所以也不值得去分析了。

應該說,這部電視劇,除了嚴重扭曲歷史以外(比如白硅和商鞅是同一時期的人,怎麼會早死幾十年而且有個漂亮孫女白雪呢?商鞅其實是個卑鄙的人,他出兵魏國,靠欺騙綁架自己的老朋友,迫使魏國割地,然而劇中卻是個君子。等等)其餘都達到了這一題材電視劇的,的優秀水平。應該說,此劇以欣賞藝術和劇情的角度,來欣賞,確實是上乘之作,算是屬於中國本地拍攝的史詩級別的電視劇之一了,強烈推薦觀看。


推薦閱讀:

TAG:如何評價X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