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超全的寶寶補鈣Tips,別再盲目補鈣了!

鈣是孩子發育每個階段都必須的物質,因此適時補鈣非常有必要。而寒冷的冬季隨著日照時間減少,寶媽們也開始為孩子補鈣煩心。那麼,寶寶每天究竟需要多少鈣攝入量呢?怎樣能看出寶寶是否缺鈣呢?寶寶該如何補鈣?補鈣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補鈣的過程中有什麼注意事項?

首先,讓小方先帶你了解下寶寶每天究竟需要多少鈣呢?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出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中國居民膳食礦物質的推薦攝入量或適宜攝入量》所示,孩子每日需求的鈣攝入量數值如下:

年齡組(歲)鈣攝入量(毫克/日)

0-0.5歲 200毫克/日

0.5-1歲 250毫克/日

1-4歲 600毫克/日 

4-7歲 800毫克/日

那寶寶每天吃的鈣夠么?不同媽媽的母乳中鈣含量會跟媽媽本身的飲食習慣相關,一般在30mg/100ml左右。6個月左右寶寶一天大約喝750-1000毫升母乳,攝入鈣在200毫克以上,可能接近300。母乳媽媽只要自己鈣攝入足夠,沒道理擔心自己孩子缺鈣,因為鈣攝入量的標準就是按母乳來計算,母乳是寶寶最好最標準的食物。

到了4歲之後的寶寶,雖然奶製品中的鈣含量較大,但800毫升的鈣含量相當於3—4杯牛奶,顯然光靠喝牛奶補鈣顯然已經不夠了。

那麼,怎樣才能知道寶寶是否缺鈣呢?小方這裡也提供給寶媽們一些簡單的參考方式:

寶寶缺鈣的癥狀

寶寶缺鈣時,容易出現睡眠不好、多汗、枕禿、晚出牙等表現,但這些表現並不是特異的,不能單純以某一個表現就說寶寶缺鈣。

1、煩躁不安,常常不明原因哭泣,不容易入睡,就算入睡了也容易驚醒;

2、出汗比較多,即使天氣不是很熱,也容易出汗;

3、頭髮發黃稀疏,枕部脫髮圈,後腦勺常會出現脫髮的情況;

4、比同齡孩子更晚出牙;

5、囟門閉合遲,肌無力;

6、神情獃滯、表情少,動作和語言都比同階段的孩子落後;

7、前額高突,形成方顱。或常有串珠肋,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寶寶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嚴重鈣缺乏可導致骨礦化障礙,出現佝僂病臨床表現。

如果寶寶出現以上癥狀或者更加嚴重,那寶媽們一定要引起注意啦!

新生兒要補鈣嗎

一般來說,如果孕母在懷孕期間沒有出現抽搐或營養不良等,那麼新生嬰兒是不會有缺鈣可能的,因此在寶寶出生數日後,更建議補充維生素D而非補鈣。

人乳中維生素D含量低,寶寶不能通過母乳獲取足量的維生素D。適宜的陽光照射會促進皮膚中維生素D的合成,但鑒於養育方式及居住地域的限制,陽光照射可能不是6月齡內嬰兒獲得維生素D的最方便途徑。

在嬰兒出生兩周後,可採用維生素D油劑或乳化水劑,在母乳餵養前將滴劑定量滴入嬰兒口中,再進行母乳餵養。而配方奶粉的配方合乎國家標準,能獲得足量的維生素D,因此不需要再額外補充。但6個月前的嬰兒放棄母乳選擇配方奶,對嬰兒的健康是不利的。

嬰兒出生數日後就應開始每日補充維生素D 10μg(400IU),新生兒出生後也應及時補充維生素K,特別是剖腹產的寶寶。

寶寶缺鈣怎麼辦

寶寶缺鈣時,一方面,要查找導致寶寶缺鈣的原因,並採取有效干預措施。另一方面,寶寶補鈣首選食補,只有在無法從食物中攝入足量鈣時,才適量使用鈣補充劑,而且補鈣的同時還要補充維生素D。

1、善用乳製品入菜

用低脂奶粉混合麵粉,用牛奶取代水,都是掌廚者可做的變化。而烹煮過的牛奶,也可減緩過敏者對乳糖的不適。

2、多利用醋酸

在熬煮骨頭湯時,可加入一些醋或檸檬,以加速鈣質的排出。

3、多吃小魚與海藻食物

把吻仔魚、金鉤蝦、條仔魚、小魚乾、或魚罐頭中的沙丁魚,整個吃下去,營養與鈣質盡在其中。

4、吃零食也能補充鈣

用杏仁、小魚乾取代洋芋片,用蒟蒻、芝麻海苔或開心果,取代巧克力或可樂,吃零食也能補充鈣。

5、別忘記維生素D

鈣質需要維生素D,才能被小腸吸收,經由血液運送到骨頭。寶寶補充維生素D比較實用的方法是多晒晒太陽。維生素D最佳的食物來源是富含脂肪的魚類,像鰻魚和鮭魚,其次是蛋黃與牛奶。在蔬果方面則是香菇。煮香菇前,可先在太陽底下曝晒1—2個小時,就能產生很多的維生素D,再搭配在不同菜肴中,幫助鈣的吸收。

補鈣的最佳時間

寶寶生長發育速度快,鈣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寶寶缺鈣,會影響寶寶身體發育遲緩,嚴重的還會引起佝僂病、O型腿等。那寶寶補鈣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主要從這兩方面來看:

1、按寶寶生長發育狀況來區分

嬰兒補鈣最佳時間是在寶寶出現缺鈣早期癥狀的時候,比如寶寶有入睡盜汗、夜驚、夜啼、擦枕、枕禿等癥狀的時候,或者是寶寶有發育遲緩的表現,比如寶寶2個月後不能抬頭、4個月後不能翻身、半歲坐不穩、7、8個月不會爬、快周歲了不能站,不會走等等。有這些表現就說明寶寶有缺鈣,這個時候是最佳補鈣時間。

2、按季節區分

嬰兒補鈣最佳時間是在夏季,夏季氣溫高,寶寶戶外曬太陽多,紫外線照射裸露皮膚能在體內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因此夏季補鈣,事半功倍。

小方在上面給寶媽們介紹了寶寶缺鈣癥狀和如何補鈣等問題,在補鈣過程中,也不可盲目補鈣,有些疏忽的地方恰恰是寶寶補鈣的關鍵點。

給寶寶補鈣7大注意

不要以為寶寶吃了補鈣劑或者補鈣餐就算補鈣成功,想要給寶寶高效補鈣,媽媽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讓鈣遇見草酸。

菠菜、雪菜、莧菜、空心菜、竹筍、洋蔥、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容易與鈣元素結合而影響吸收。

所以補鈣期間最好把蔬菜放到熱水中燙一下,或是在飯前2小時或飯後3—4個小時服用鈣製品。

2、鈣劑不要與主餐混吃。

 即使沒有太多草酸,如果在吃飯時服用鈣製品,也還是會影響鈣的吸收,混在食物中的鈣只能吸收20%。只要胃裡面塞滿太多東西,效果就不太好。補鈣要與早、中、晚餐間隔半小時以上。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

3、過量補鈣反而長不高

補鈣也要適量,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攝入的鈣量大大超過標準,可能會便秘,甚至干擾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鎂等的吸收和利用,還可能導致腎、心血管等器官組織發生鈣沉積,如產生腎結石的潛在危險等。

4、維生素D和嬰兒鈣片分開吃

真正缺鈣的孩子很少,很多孩子真正缺的應該是維生素D。維生素D的作用是讓鈣從腸道充分吸收,同時保證體內的鈣不會從尿里流失。嬰幼兒每天攝入的維生素D的量應達到400國際單位。如果維生素D量不夠,就會表現為「缺鈣」。量太多了,又會產生維生素D中毒,引起各器官和血管鈣化等表現。

5、鈣磷比例均衡減少鈣流失

正常情況下,寶寶體內的鈣、磷兩種礦物元素的比例是2:1,換句話說,鈣是磷的2倍,如果寶寶的食譜恰恰是這個比例,那麼鈣的吸收利用率高。

如果過多地攝入碳酸飲料、漢堡包、小麥胚芽等富含磷的食物,會使鈣與磷的比例高達1:10以上,磷一旦多了,會把體內的鈣「趕」出體外,導致缺鈣。   

6、補鈣要補鎂

鈣與鎂如同一對好搭檔,當兩者的比例為2:1時,最利於鈣的吸收與利用。鎂在以下食物中較多,如堅果(杏仁、腰果和花生)、黃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穀物(特別是黑麥、小米和大麥)、海產品(金槍魚、鯖魚、小蝦、龍蝦)等。

7、奶片中的「固化鈣」難被孩子吸收

鮮牛奶中除含有高質量的鈣外,還含有蛋白質、鐵、維生素B等多種營養物質,這些都是奶片無法相比的。從吸收的角度看,鮮牛奶中包含的鈣等營養物質較容易被人體吸收,而牛奶片在烘乾和壓制等生產過程中,其中的鈣等營養物質已經固化,並且通過多道生產工序,人體對其的吸收率遠沒有鮮牛奶高。

寶寶的消化系統還未發育完善,奶片中的固化鈣很可能聚集、沉澱在人體肝臟、腎臟等處,最終形成結石。因此,牛奶片不僅不能作為替代牛奶的補鈣食品,而且多吃反而對身體有害。

生活小常識幫助科學補鈣

1、米和白面中含有很多植酸,影響鈣的吸收。製作前,最好先將麵粉發酵或把大米放在溫水裡浸泡一下。

2、豆腐以及其他豆製品均不宜與菠菜一起烹制。在烹制綠色蔬菜時最好先「焯」一下,除去草酸,再和豆腐一起炒,以免影響本身及其他食物中的鈣吸收。

3、骨頭湯里的含鈣量很低,老百姓中流傳的喝骨頭湯補鈣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4、少吃高鹽、高油、高蛋白飲食,如漢堡、炸雞、土豆片等;少吃高磷食品,如汽水、可樂等。前者增加鈣的排出,後者妨礙鈣的吸收。

推薦閱讀:

消費升級時代:用戶升級裝備如何才能做到「爽歪歪」?
杭州准媽媽瑪莉亞學習太極養胎後,口碑怎麼樣?
我們還能陪孩子多久?感動無數爸媽的漫畫
杭州孕媽咪瑪莉亞練習拉瑪澤法後,評價還不好?
有關奶粉,中國人真心需要知道的(一次用大媽都能聽懂的大白話的解讀)

TAG:母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