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動物園把人當動物展出,希特勒第一個禁止

本文系《噠噠》(公眾號:dadatime)出品,用獨特視角解構不可描述的最In話題。

1906年,生在被殖民又落後國家的剛果人奧塔·班加(Ota Benga)滿懷希望跟著金主來到美國,希望能夠發一把。於是他面帶微笑地走進了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

他去動物園並不是為了觀賞動物,而是作為「動物」被觀賞。班加削尖的牙齒很奇特,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一個賣點。每天有超過40000人都來看他,但他受到最多的不是讚賞,而是來自人群中的嘲笑。

  • 班加

起初他還對這份工作比較滿意,後來動物園為了增加提升他的價值,就給他拓展了額外的業務。把他和猴子關在籠子里一起生活,學猴子練習爬樹。

而籠子外面則是有著標籤去標明他所屬品種、年齡、身高、體重、愛好習性、對手天敵等信息。這個時候的班加漸漸覺得這份工作有點侮辱他,但是大丈夫能屈能伸,他為了錢,為了生計,忍了。

  • 圖為班加與猴子生活在一起

班加知名度越來越高,引起了美國非裔群體組織對這種人類展覽行為的注意,他們極為反感、報章雜誌也口誅筆伐。不久之後,班加成功「被失業」,成了一名無業游民。

後來,班加到了美國一家煙廠上班。結果他因為改不了在動物園和猴子一起生活養成的習慣:爬樹,而遭到了同事的擠兌。但他沒有反抗,他在美國處處碰壁,處處忍氣吞聲。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要回非洲老家的時候,卻因為一戰爆發、航運中止而無法如願,最後因抑鬱而開槍自殺。

班加並不是個案 ,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這種人被當成動物展示的情況比比皆是。

劃定一定的場所,將一些有別於歐美社會的種族從各大洲遷來進行展示,就成了著名的「人類動物園」。

「人類動物園」可謂是西方「文明社會」的一段黑歷史,它又被稱為「種族博覽會」。早期被種族博覽會展覽的人,則由歐洲人從非洲趁火打劫而來,比如黑人。

後來,這些展品並不像早期黑人一樣被賣來賣去,而是類似於班加那種簽了合同跟著領班來大城市上班的包身工。

  • 黑人被圈起來圍觀

19世紀至20世紀早期,正是西方擴張的時期, 非洲和亞洲很多國家都處於任人宰割的狀況。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出身在被殖民的國度,大概沒有自尊可言。

把征服的領土上那些有特色的人弄出來展覽,正好滿足西方人民獵奇的心理。畢竟從祖先那裡,就有用奴隸角斗以供娛樂的先例。

這背後隱藏的深意,是西方文化優越感及其帶來的征服的合理性:既然我們如此優秀,那麼征服那些原始人並沒有什麼罪過。

  • 對人類動物園的報道

比如1899年4月11日,美國佔領了菲律賓。但是美國政府很想讓大家覺得佔領菲律賓是理所應當的,於是一條道走到黑,決定花點小錢解決這個事。

1904年美國政府僅僅花了150萬美元,就從菲律賓不同的部落進口了1300名土生土長的菲律賓人,然後將他們送到聖路易斯博覽會上展覽。

在該屆博覽會上,這些部落居民被作為生吃狗肉並獵取人頭的蠻人介紹給參觀者,他們的日常生活也被公眾一覽無餘。

看到了如此野蠻的生活方式,美國人民頓時放心了:你看,他們生活方式這麼落後,有什麼資格翻身做主人,還是由我美爹出出苦力,幫忙打理打理。

此舉不僅強調了菲律賓人對自治還沒做好準備,還讓美國政府的侵略行為看起來很「正義」。

  • 野人奧運會中,黑人被強制參與射箭活動,以供娛樂

  • 博覽會上的柵欄里,來自菲律賓的伊戈羅特(Igorot)男子衣不蔽體地打著手鼓表演

  • 將塞內加爾村莊的人圈養起來,觀賞他們的生活方式。

  • 圖為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在紐約的康尼大島,菲律賓人腰上只纏了一塊布,遮擋住要害部位。柵欄外是觀賞的美國白人

所以理所當然的,這些菲律賓人不僅沒有得到自己應有的薪水,並且經常餓肚子。如果這些菲律賓人出於飢餓這種神秘力量的指引,去往天堂,他們也只會被棄屍郊野。

而同時期,大洋彼岸的德國則藉助德意志統一後的和平紅利、巨額的普法戰爭賠款以及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巨大進步,在休養生息之後迅速發展,成功地成為了憑藉自身正當和不正當努力而暴富的國家,它殖民地也廣布世界各地,可謂是家大業大。

那時候的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對異國文化充滿了好奇。於是便到處搜羅這些異族人,進行展示。比如有一個德國的動物學家就帶回了一家非洲人,把他們安排在柏林動物園和大象生活在一起。

  • 德國動物學家盧茨·赫克(Lutz Heck)教授被(左)和一個非洲家庭同大象的合影

當時,「黑人村莊」在德國也比較流行,甚至吸引了鐵血宰相俾斯麥等顯貴去觀看。

  • 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觀看人類動物園

  •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觀看人類動物園

而鄰居法國,雖在普法戰爭中賠了許多錢,但是相對於它的殖民地,它還是非常有優越感的。

1889年 法國巴黎舉行第4屆巴黎世界博覽會,進口而來的400名各地土著成為焦點,共有2800萬觀眾入園參觀。

那時法國人的口味還很獨特。能在法國火一把的節目,通常是畸形秀,以身體的某個特別部位作為展覽。有時候他們為了更加清晰地看幾位非洲婦女的大屁股,竟然讓她們扒了自己的衣服。

所謂的對異族文化的狂熱,不過是我強你弱,你衣衫不整在柵欄里看螞蟻,我衣冠楚楚在柵欄外看你。

  • 圖為法國動物園,三名非洲婦人因為臀脂過多而被全裸展示

但是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和班加一樣,是自願來的,因為可以在展覽中獲得報酬。

不過,他們卻不知道,來了之後,居然會被鎖鏈拴住,綁住手腳堵住嘴,身上塗上顏料。

這些被當成動物展覽示眾的無名面孔,很多最終沒有衣錦還鄉,也沒有落葉歸根。他們至死都不是自己所認為的表演者。

有時候,甚至連小孩子也會被當做展品。

  • 圖為愛斯基摩的一個孩子和一隻狗,被轉移到了這屆博覽會

  • 1891年,這名剛剛滿一歲亞洲的孩子被帶到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的口號是:「科學、文明、人性」。但是,在這屆博覽會上展覽著實和文明、人性沒什麼關係。它依然還有所謂剛果村莊和塞內加爾村莊的活人展示。

1958年比利時布魯塞爾世博會上的「剛果村」,一個非洲女孩被展示,遊客從木柵欄後面看著她

其中,一幅現代貴婦把黑人小孩當成動物餵食的照片廣為流傳。

  • 婦女餵食黑人小孩

有點諷刺的是,希特勒是第一個表明要禁止這一系列活動的領導人。

帶有強烈種族歧視味道的 「人類動物園」,隨著各個殖民國家的獨立而慢慢地消失了。最後一場「人類展覽會」,也於1958年前後在比利時划上了句號。

但如今,當我們欣喜地圍觀弱者遭受不公平待遇時,這又何嘗不是換了一種形式的「人類動物園」。

參考資料:

Daily Mail:The horrifying Human Zoos: Shocking photos reveal how zoos around the world kept primitive natives in enclosures as Westerners gawped and jeered at them just 60 years ago.2017.03.17

《噠噠》,傳說中聚焦青年文化研究的神秘組織,關注噠噠公眾號(dadatime),每天用最短的時間,看最酷的世界。


推薦閱讀:

TAG:黑人 | 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 | 人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