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時評《二》:360快視頻與B站資料庫疑似泄露事件

前段時間被朋友推薦看了美版的《十二怒漢》,看完之後,我對朋友說:

昨天剛回到福州,不小心看到了這個事件,發現這個事件好似十二怒漢中的不同屬性的人在現實再度狂歡;

先引用一下部分網路內容:

引用一:網友描述

近日,不少網友發現自己在B站的用戶名、密碼可以直接在快視頻上登錄,也就是說,B站資料庫疑似泄漏。

引用二:B站公告:關於某視頻App盜傳稿件事件的公告

  各位尊敬的UP主:

  近日,我們收到用戶反饋,投訴某視頻App上存在大量未經授權盜取B站UP主稿件的行為,甚至連UP主的ID、頭像都被盜用。

  自2017年3月啟動UP主維權計劃以來,我們一直在通過法律手段打擊對UP主的侵權行為,保護UP主的權益。

  與以往案例相比,此次侵權事件規模更大,情節更嚴重。我們呼籲發現自己被侵權的UP主,將情況反饋至B站的UP主維權郵箱:weiquan@bilibili.com,或與主站客服進行溝通反饋。

  我們一定會採取行動,盡最大力量幫助廣大UP主維護自身權益。

  ——bilibili內容運營團隊

引用三:360快視頻公告

近期,網路上有部分博主發布快視頻對B站資料庫脫庫、獲取用戶個人隱私,這是嚴重的造謠行為。快視頻特此嚴正聲明:快視頻絕不存在資料庫脫庫、獲取用戶個人隱私的任何行為。部分博主傳播的此類惡意誹謗、造謠傳謠的言論,嚴重損害了快視頻的聲譽。快視頻已對上述造謠行為進行報警處理,並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後續還有幾個公告,最終就會發現,這只是一場鬧劇,就結果而言,還是向善的,對B站改進原創者及原創內容的站外策略以及360改進內容策略及集團整體原則等都有意義,或許還可以讓一些人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這麼輕易的「隨大流」;

我先列述一下過程:

1:事件背景:360快視頻存在盜取B站UP主視頻、頭像、評論等信息的行為;

2:有人能夠使用B站賬號密碼登錄360快視頻,進而懷疑360盜取了B站用戶資料庫;

3:更多人嘗試後,確實可以,不可以的部分也使用自己的其他密碼試出來了,事件進一步走向實錘;

4:B站官方和360快視頻官方開始加入,一方聲明將支持UP主維權,一方發聲明將追究造謠者責任;

5:事件調查結束,360快視頻承認存在部分UP主盜用他人視頻,將嚴肅處理,B站表示未發現資料庫異常;

我的一些思考與看法:

1:從眾心理與獨立思考:

從眾心理(herd mentality)從眾心理即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而實驗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獨立性,沒有被從眾,所以從眾心理是部分個體普遍所有的心理現象。

對360快視頻盜用UP主賬號及個人信息的厭惡,使很多人在看到有人懷疑後,立刻選擇了相信,進而成為龐大的聲音洪流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最初提出懷疑的人身上發生的事情:他使用B站的賬號密碼登錄了快視頻,發現可以登錄進去;

  • 1.1:為什麼他會使用B站賬號密碼登錄?有兩種可能,一是原本他就懷疑,所以嘗試登錄,這種可能性較小,另外一個是他直接嘗試登錄,沒想到成功了;假如是第二種可能性,不小心成功可能讓他對自己懷疑,讓讓更多人嘗試後,發現有人跟自己遇到了相同的情況,開始認定自己發現了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 1.2:登錄進去可以說明什麼?登錄進去唯一可以說明的這個賬號密碼在360快視頻的用戶資料庫內,如果稍有常識,就會想到一般集團內的多種產品,賬號是互通的,這應該是360快視頻與360整個系統的用戶資料庫是統一的,就像百度雲賬號與百度賬號是互通的一樣;
  • 1.3:為什麼是B站資料庫被盜了?為什麼不是A站、C站、D站、E站之類的?難道這個賬號和密碼只出現在B站過嗎?大部分人並不會只用一個產品,而賬號密碼多是相同,假如可以是B站,那麼還可以是你使用的其他產品,最終就會發現,360快視頻好像「盜」了全世界的賬號;

獨立思考不是為了得出不同的觀點,而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在混亂的信息之中,保持一種對獨立態度的追求,這個態度最終即便是與大眾相同,也不妨礙思考的獨立性,就像英雄所見略同,也不妨礙雙方都是英雄。

如果對獨立思考感興趣,可以在網上搜索學習相關知識,即便是學習他人知識,也要用獨立的視野去學習,也就是用獨立思考去學習「獨立思考」,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使用知識本身去認知知識,正是學習之道。

2:就事論事,而不是就人論事或就背景論事

在第一性原理思維中,建議人從最基本的事實出發,而不是從經驗或普遍的看法出發;在這個事件中,基本的事實如下:

  • 2.1:某個人使用賬號密碼可以登錄;
  • 2.2:這個賬號密碼在B站使用;
  • 2.3:360快視頻存在與B站UP主相同的ID、頭像、個人信息等;

對第二個基本事實的誤解是這次事件的潛在原因,這個賬號在B站使用不等於「B站的賬號密碼」,除非這個賬號密碼具備唯一性,是只在B站使用的;

而第三個基本事實則是此次事件產生的根源,對於不了解爬蟲或類似技術手段的用戶來說,完全的表面複製好像就是把資料庫給copy過去了;假如了解360的一些新產品的內容策略,就會明白,這只是360部分新產品快速積累內容的一種手段:大量複製外部內容轉化為自己的內容,從而省去建立基礎的時間,不過,在此過程中,360的一些產品完全使用了原內容生產地的各種用戶ID和信息,佛說「既造業因,便有業果」,這樣做引人懷疑是早晚的事,也是咎由自取;

3:思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合理性

在看到事件後,我立刻思考了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零,從視頻整個行業來看,B站只是其中之一,360快視頻沒有理由只針對B站;

這個事件本身也缺乏合理性:360相對B站,用戶數據更為龐大,沒有任何必要性做這件事情;

在我跟朋友談及《十二怒漢》的觀後感時,提到了合理性法則,這是我創造出來用來擺脫定式思維的,假如能夠在看待人事物時,避開既有印象的偏見,相信理性的分析而不是直覺,就可能擺脫「從眾」;

4:子品牌與品牌的關係

以前還發生過一個類似的事件,半年前作業幫涉嫌惡性競爭,結果小猿搜題控告百度控股:

事件描述:小猿搜題告百度作業幫(百度控股)涉嫌惡性競爭,在其產品內發布黃色信息並組織大範圍營銷詆毀其名譽;事件發生後,百度立刻展開行動,剝離所有作業幫內的百度字樣,「百度作業幫」瞬間變成了「作業幫」;

這是我當時的看法:

從作業幫事件,需要先看百度與作業幫的關係,屬於控股與被控股的關係,並非百度旗下的直接產品(比如百度百科、百度貼吧),但是作業幫的問題被迅速劃為百度的問題,甚至超越了對作業幫自身問題的關注;

這個事件體現了品牌的一致性原則,包括內外的一致性、關聯的一致性、縱向(上下關係)的一致性、橫向(平行關係)的一致性等;百度與作業幫屬於關聯的一致性;

關注品牌的一致性原則,對產品及組織擴展很有意義,因為在這個過程中,隨著規模及數量的擴大,會出現各種不一致(標準化不足)的現象,導致服務、產品或人員平均質量下降,而這種下降會在用戶的口碑及忠誠度的變化中得到體現,進而影響整個品牌的口碑及忠誠度的變化;

來看一下品牌、子品牌之間的關係:

  • 品牌==>子品牌:品牌總體形象會對子品牌的形象產生增益或減益作用;
  • 子品牌==>品牌:子品牌形象會反作用於品牌,對品牌總體形象產生增益或減益;
  • 子品牌==>子品牌:子品牌通過影響品牌總體形象,進而對其他子品牌形象產生增益或減益;

為了加深理解,我舉一個例子,一個家族的形象是總體形象,家族子弟A的形象屬於子品牌形象,在A的形象誕生時,首先會受到家族形象的影響,外人會以總體形象來評判這個A,隨著A個人形象的建立,會開始影響家族的總體形象,假如A的個人形象比家族總體形象更進一步,那就會對家族形象有增益作用,假如A的個人形象完全不符家族總體形象,就會對家族形象有減益作用;


在這次事件中,甚至說很多事件中,都帶有這種進展模式:當對一個底層模塊不滿時,不滿會轉移到底層模塊的上層,然後直接攻擊上層模塊;

360快視頻不等於360,360也不等於周鴻禕,但是明顯攻擊上層模塊帶來的效益更高:

1:攻擊特定的底層模塊,只能吸引對特定的底層模塊不滿的小眾群體;攻擊360快視頻,只能吸引部分關注此事件及對360快視頻不滿的群體;

2:攻擊上層模塊(開模塊地圖炮),可以吸引對任意模塊不滿的群體,此時大量小眾開始化為大眾;選擇攻擊360及周鴻禕,可以引發所有對360及周鴻禕不滿的人加入;你並不需要對360快視頻不滿,你只要對360或周鴻禕有不滿即可;

那是不是說360甚至周鴻禕就可以置身事外了,不是,360快視頻不等於360,但是360快視頻的問題也屬於360的問題,這是360在尋求產品快速發展時,缺乏對外部事物的敬畏所致,也是360整體缺乏一致性的基本原則所致。

到此,這個短評就結束了,我只是感覺有些悲哀,不是為從眾的用戶,而是為從眾的媒體感到悲哀,用戶可以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觀點,但媒體假如失去了獨立的態度和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就只能淪為時代的糟粕。


推薦閱讀:

抱上阿里的大腿 A站能否扳回26倍的差距?
【bilibili】嗶哩嗶哩視頻下載
乾隆:其實我玩彈幕也沒多久,也就200多年吧
快手惹人嫌?多少人被開除了人籍?

TAG:嗶哩嗶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