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前端工程師的上年總結

過年回家,一直尋思著寫一篇年終終結,但是被拖延症害到現在還沒開始,今天是上班的第一天,還是逼自己寫一寫,也算是對上一年有個交待。

年初的頭一個月,一直在忙於面試找工作,所幸終於在年前做出了選擇,最終來到了阿里大文娛,期間也在掘金上分享了我的面試終結:一月前端面試記,收到了不少小夥伴的來信。從那之後,我再也沒有分享一篇文章,一方面是由於工作實在是忙碌,另一方面也跟自己的拖延症有關,所以今年我發誓,要多進行分享。

技術上

二月便開始了新的工作。我所在的團隊偏業務型,從事的是跟自媒體相關的業務,所以也決定了我過去一年主要開發工作集中在中後台上。

個人技術成長也有一些,首先體現在技術棧上,開始使用vue+node(之前並沒有使用vue+node的企業級開發經驗),然後就是對前端工程化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期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一直在致力於組件庫相關的工作,深刻體會到了組件庫對於B端產品的意義。一個優秀的工程師的責任應當應當是推動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工作中發現痛點,分析調研,提出改進思路,這就是所謂的優化,當你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時,能力自然而然就會提高。團隊方面,提出了基於node中間層的mock方案,以及node端日誌不同顏色輸出,為前端同學搭建了一個nodejs的離線腳本平台等,提高了大家的開發效率,內心還是很激動。

業務上

對自媒體業務有了一個總體上的理解,能夠清楚一篇作品從發布審核下發等的整個生命周期,以及站在工程師視角上看這個流轉過程中數據狀態是如何改變的。整個一年我主要集中在數據分析以及賬號流這兩個模塊的業務,能夠做到知道所有細節,遇到問題時能夠輕鬆處理。像所有的業務團隊一樣,整個流程為產品提出需求,研發上線,業務運營等。作為一個前端工程師,需要對接的人員非常多,如產品,UI,後端,甚至其他團隊等。經過大大小小若干個需求之後也算是摸索出了一套自我的workflow。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是,不要與別人硬剛,不要覺得別人傻逼。一個需求提出之後,不要把自己定位在一個需求實現者的角度上,不然真的就是碼農了,一定要儘早的參與需求中去。任何一個需求的提出,背後一定會有相對應的業務價值,搞清楚它是首要的目標,只有站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更好的理解這個需求。一定要給產品自己的見解,因為產品可能會站在純產品的角度上去考慮這個需求,未必會考慮到技術上的實現等。產品給出的一般形式是流程圖,作為技術我們更應當看到這個流程背後的數據流動,以及各種可能的情況,反饋給他們,共同完善這個需求。需求前期耗費一定的時間未必是一件壞事,它會讓你在開發階段少踩坑,接到產品需求之後,技術這邊一定要給出一個技術方案,涉及到自身的理解背景,數據流轉,開發技術方案,上線步驟,風險點考慮等。上線之後,多關注對應的運營指標,到了這一步,才算是完成了一個需求的閉環。需求結束後,如果有時間,最好進行一次復盤,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再重新做一次這個需求,還會有沒有更好的方案。

反思

現在看過去那一年,確實有一些不足。隨著工作的穩定,漸漸變得有些懶惰,並沒有真的去深入學習一些新的東西,也沒有認真去寫一些東西。這是我新的一年希望克服的一點,人有時候真的需要逼自己前進。也要感謝一些人,尤其是我的同事們給我的幫助。另外也想感謝真傳X學院的邀請,讓我做了一場關於前端面試的分享:前端面試,當了一把主播。過去一年遇到的問題也有一些記錄,會慢慢的分享到我的掘金和segmentfault上面。新的一年希望一切變得更好,用一句幾年前我的系主任吊我的話做個總結:你應當明白什麼是一個工程師,發現問題,並以最小的代價去解決它。

推薦閱讀:

React ?? 新的 Context API
前端日刊-2018.02.25
React源碼分析 - 組件更新與事務
前端日刊-2017.12.30
聊聊前端(一)

TAG:前端工程師 | 前端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