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我的年度十張

打開DCIM文件夾,一共5353張照片;加上手機拍的,怎麼也有6000多張吧。

要從這6000多張照片里選出十張,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對於一個重度選擇恐懼症患者來說。

於是,看心情選吧。也許今天選的是這十張,明天選的就是另外十張了。

並不想把選十張照片這件事變成交片一樣的任務,更想以此為契機,回顧一下2016年,這個有366天的一年。因此,選的十張照片並不一定是拍得最好的十張,但一定有故事的十張。

01 生如夏花

2016的故事,我從4月講起。

4月下旬才開始匆匆申請暑期研修,然後幸運地在最後幾天拿到了Caltech的邀請。那段時間,天天憧憬去Pasadena的生活,想去看一看The Big Bang Theory的取景地,於是一邊聽著savage garden的California和Santa Monica,一邊想像著會與加州以及洛杉磯產生怎樣的聯繫。

5月中旬,卻因為意外的變故,最終與Caltech擦肩而過。而就在那天上午,我決定暑期研修去TAU了。畢竟像以色列這種地方,現在不去,以後可能都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6月13日上午才拿到簽證,然後一天之內完成了換匯、買機票、收拾行李、去機場的所有工作。6月14日凌晨的航班,正式飛往以色列這個神秘的國度。

和大多數人一樣,對以色列的認識還停留在「巴以衝突」這四個字上。直到真正踏上了這片神奇的土地,才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以色列。

第一站是特拉維夫,這座地中海邊上的城市。以色列其實是發達國家,特拉維夫是它的經濟中心。因此,特拉維夫和英美的大都市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市中心也是林立的摩天大樓。

然而,特拉維夫卻因為地中海的海風,空氣中瀰漫著自由和浪漫的氣息。我至今還記得,一出TAU的大門,順著Einstein Street可以一直望到海邊。儘管白天天氣炎熱,伴著海風的夜晚卻是無比舒適的,一切都剛剛好。

這張照片拍攝於Einstein Dorms,抵達以色列的第一天,樹下便是Einstein Gate。這兩個名字一直貫穿了之後的兩個月的時光。初來乍到,一切都是那麼新鮮,一切都令人興奮。儘管我至今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樹,開的什麼花,但看到這絢爛的紅色,還是迫不及待地端起了相機,用單色模式記錄下這熱烈的紅色。

之前,我給這張照片起了一個很中二的名字,如果世界只有紅色,成為了「生命歷」攝影大賽的獲獎作品。現在卻覺得,生如夏花,是一個更好的名字。這個暑假,像夏花一樣絢爛;而這半年來的一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與這段經歷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於是,與Caltech擦肩而過的遺憾,都慢慢得到釋懷。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02 獨行

提起以色列,不可能不提到耶路撒冷,這個充滿了奇幻色彩的地方。

耶路撒冷是三大一神宗教的聖城: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猶太教的哭牆和聖殿山、穆斯林的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基督徒的聖墓教堂和苦路,都彙集在這裡。

儘管我並不了解宗教,但來到耶路撒冷,還是能感受到那份神聖和莊重,心裡滿是敬畏。

耶路撒冷總免不了和「巴以衝突」的刻板印象聯繫在一起。然而真正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才發現這裡並沒有紛飛的戰火,也沒有宗教極端主義者,只有沿路熱情的"Ni Hao!"、"China?"、"Welcome to Jerusalem!",還有當你拿著地圖迷茫時,路人友好的"Need help?"

這張照片拍攝於Old City of Jerusalem,傍晚。外面的天色還沒有完全暗下來,裡面的街道已經沉浸在昏黃的燈光之中了。一位獨行的男人,行走在這昏黃的光影之中,不仔細分辨的話,根本不知道他是向我們走來,還是離我們遠去。此情此景,有些落寞和孤寂。

但是,你永遠都不能說一個獨行在耶路撒冷的人是孤獨的。因為他的內心,可能承載著更為廣闊的時空維度。何況,我們生而孤獨。

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 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 on the way.

在耶路撒冷,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03 巴哈伊花園

在以色列,有「安息日」這種東西。每逢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猶太人謹守安息日為聖日,不許工作。因此,一周很自然地分成了兩個部分:周日到周四工作,周五周六雙休。

於是,我每周日到周四去實驗室工作,每周五和周六旅行。以色列的面積並不大,因而只要充分利用每個周末的時間,兩個月游遍以色列是完全可行的。

但是安息日對於遊客來說,卻有著諸多不便:從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這段時間,幾乎沒有公共交通,也幾乎沒有任何商店營業。我還清楚地記得,周六在耶路撒冷的新城,因為沒有任何商店營業,買不到飲用水,差點道渴而死。最終才在車站附近幸運地找到了一台自動售貨機,就像在沙漠里看到綠洲一般。

在旅途中,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或多或少地了解他們的經歷或是生活,然後才發現,每個人都是如此不同。別人可能過著你嚮往的生活,而你的經歷也可能被別人羨慕著。

不出去走走,很容易天真地以為,自己能接觸到的,已經是生活的全部。然而,外面的世界,遠比你想像得精彩。

巴哈伊信仰在世界各大宗教中最為年輕,在新興宗教里發展得也最快。巴哈伊花園作為巴哈伊教的聖地之一,同樣讓人驚艷。

這張照片拍攝於Bahai Gardens,海法。巴哈伊花園,美麗而壯觀,用任何語言描述都覺得有些蒼白無力。近乎完美的對稱,每一處細節應該都被精心設計過;每一層階梯都可以俯瞰整座城市,也可以眺望天邊蔚藍的地中海,真正的海天一色。

不出去看看,怎能明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怎會理解人類的巧奪天工呢。

04 星空

對於星空,有一些執念。即使在死海,這個全世界海拔最低的地方,有著嚴重光污染而沒有廣角鏡頭,夜晚風很大卻只有輕質三腳架,所有條件都不適合拍星空的情況下,我還是要固執地架起相機,儘管最後拍得並不理想,心裡卻格外滿足。

大概是因為在這個孤獨星球上仰望星空時,能感受到與整個宇宙之間的聯繫。我們很渺小,但是並不孤單。

「我但願有一個人在等我,在屬於我的612星球。」

於是,自然不能錯過在沙漠里看星星的機會,為此專門安排了一趟前往Mitzpe Ramon的旅程,並住在別具一格的Alpaca Farm。

Alpaca Farm確實是一個很酷的住處,農場里養了羊駝、美洲駝、馬匹、驢子、安哥拉羊、駱駝和許多其他的動物。清晨的農場,熱鬧而富有生機,最後還騎馬參觀了Ramon Crater。

傍晚看日落的同時,也給晚上看星空踩了點。等到夜幕降臨,爬上一座選好的小山包,架起三腳架和相機,便開始沉醉在星空之中。

Millions of stars with the Milky Way.

我曾經這樣給別人描述星空。但是,沒有親自看過真正的星空,是無法想像出那種壯闊和浩渺的。迄今為止我也只看過四次配得上星空這個名字的夜空,一次是在山裡露營的時候,一次在青海湖邊,一次在死海邊,另一次就是在這裡。

這張照片拍攝於Alpaca Farm,Mitzpe Ramon。由於疏忽,那一批照片的圖像質量忘記調到最佳了,只留下和手機拍攝差不多畫質的照片,再加上當時拍星空的經驗還很少,最後的成片就只有這個樣子了。實際上,相機能拍到的星空是比人眼能看到的星空信息更加豐富的,這樣一來,疏忽和缺乏經驗,反而算是一種對肉眼所見的還原。

還有呀,那天正好是滿月的日子,許多人其實是奔著滿月去的,據說沐浴在月光下能夠收穫幸福。所以,其實星空沒看多久,火紅火紅的月亮就升起來了。沒錯,是火紅火紅的月亮,在夜空里耀眼得像太陽一樣,不一會兒就照亮了大片的天空,星星也因此消失了。不過能看到這樣的滿月奇觀也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了。

照片能記錄下的,畢竟是有限的,還有更多更多照片後面的故事。「那一年我們望著星空,有那麼多燦爛的夢,至少回憶會永久,像不變星空,陪著我。」那夜的星空,已經足夠美好了。

原來所有,所得,所獲,不如一夜的星空。

05 一次別離

Arrivals and Depatures,到達與出發,機場永恆的兩個話題。有出發才有到達,有到達才有下一次出發。兩個截然相反的東西,就這樣被聯繫起來。

一生中,我們會遇見很多很多不同的人,因為相遇的故事每年都在發生。一些人,從陌生到熟悉;一些人,從熟悉到陌生。來來去去,就像在機場一樣,有人分別,也有人重逢。每個人都在寫著自己的故事。

這張照片拍攝於Ben-Gurion Airport,特拉維夫。很久都沒有see somebodyoff了。臨行前看到Departures這個詞,才明白Departures的諸多含義。匆忙地合影,揮手說再見,立即轉過頭,好讓眼淚不掉下來,才不至於那麼狼狽。

電影入殮師的英文名就是Departures。Departures,既是對過去的告別,也是對未來的憧憬;給過去的自己一個交代,給未來的自己一個期待。Departures是出發,是啟程,也是別離。

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

幾周之後,自己終於也要離開以色列,這個生活了兩個月的地方。走同樣一條通道,看同樣一個辭彙。不禁回想起這兩個月,算是實現了自己「Make some friends, spend some time」的心愿。遇見了很多人,去過了很多地方,看過了很多風景,記錄下了很多瞬間。

想起那些一起買菜做飯的日子,一起聊天說笑的日子,一起踏上旅程的日子;想起吃完了Japanika的每一道主菜和甜點,看遍了地中海和紅海的日出和日落;想起已經辦好了簽證,卻因為政變不了了之的土耳其之行;想起由一系列哪怕差了一秒都會錯過的巧合編織成的旅行,那些讓你不得不相信緣分存在的人。

於是,在實驗室合上電腦的那一刻,把宿舍鑰匙放進信箱的那一刻,最後吹一次海風的那一刻,才真的意識到要離開了。

我始終相信,所有的相遇都有意義。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那麼何懼這場離別。

06 摘星星的航班

相對於其他交通工具,我更傾向於選擇飛機。並非完全是出於時間上的考慮,因為從市區到機場,從機場到市區,託運和安檢,同樣花費時間。只是更喜歡起飛和降落時候的感覺。

喜歡起飛時的憧憬,喜歡降落時的踏實。

儘管坐飛機的次數也不算少了,但是每當起落架離開地面或者接觸地面的那一刻,還是會覺得有些興奮,一種或欣喜或安心的幸福感。

喜歡靠窗的座位,可以看到太陽、雲端、星空,城市、村莊和山河湖海。我總喜歡向別人推薦夜晚靠窗的座位,因為可以看到城市夜晚的燈火。輝煌的燈火,從高空望去,宛若璀璨的星河。

這張照片拍攝於Sheremetyevo International Airport,莫斯科。嚴格地說,這張照片是由兩張照片合成的,一張是在飛機上俯瞰莫斯科的燈火,一張是在航站樓眺望遠處的日出。黎明時分到達的航班,時間點非常微妙:降落前天空還是暗的,以至於可以看到星星般的燈火;降落後天空就亮了,以至於可以看到冉冉升起的太陽。於是,就像是飛機摘完了所有的星星,為日出揭開了序幕。

機場,是故事發生的地方:出發與到達,離合與悲歡。我想起希斯羅機場的「倫敦總依戀雨點」;我想起成田機場的「東京之旅一早比一世遙遠」;我想起高崎機場的擺渡車;我想起浦東機場的磁懸浮;我想起白雲機場夏天的風;我想起太平機場冬天的雪……

一個機場,一座城市;一個故事,一段回憶。

07 北京摺疊

回國後的第一天,去吃了久違的火鍋;第二天,辦完了美國簽證;第三天,看了幾眼托福,卻覺得靜不下心來,於是決定去上海散散心,買了次日的高鐵票;第四天,從北京出發去上海……

不到一周的時間,卻換了四個地方:特拉維夫、莫斯科、北京、上海。輾轉奔波,卻又樂此不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喜歡上了這種奔波的感覺。每一次出發與到達都令人期待,以便日後回想起來,在某某時間去了某某地方,才不會覺得虛度光陰。

努力踐行著說走就走的旅行,去青島,去上海,去哈爾濱,喜歡這種快速敲定一趟旅程的感覺,彷彿自己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旅行家,並具有極大的自由。

高三時就有了以後要出國的想法,還試驗性質地考了托福和GRE。然而直到從以色列回來,才真正下定決心要出國,托福的成績早已過期,GRE的分數並不好看,都需要重新考。於是開始感受到申請季的焦慮和不安。

隨之而來的,還有畢業季的驚慌和失措。正是因為準備出國,大學最後一年就更加彌足珍貴:還有太多想做的但是沒有做的事情需要去實現。

於是申請季和畢業季交織在一起,一邊處理著出國申請中的瑣事,一邊彌補著大學生活中的遺憾。準備托福GRE的同時,也沒錯過想聽的演唱會;準備各種材料的時候,也沒錯過外拍的好時機;發送各類郵件的時候,也沒錯過聚餐和出去玩。

開始習慣並且喜歡上這樣的生活。

這張照片拍攝於南鑼鼓巷,北京。國慶節期間,臨近第一次GRE考試,在以色列認識的朋友從上海來北京玩,卻毅然決定做好地陪工作,覺得這也應該是大學經歷里的一部分。於是也有機會補上那些沒去過的地方和沒吃過的小吃。

南鑼鼓巷從來都是熙熙攘攘,國慶節就更加摩肩接踵。周圍的衚衕卻格外清凈,透過紅色的大門望進去,是頗有生活氣息的民居。似乎很難找到一個形容詞去描述這種情景,但它確乎就是北京應該有的樣子,以至於一看到這種情景,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北京。

這種感覺是原來不曾有的。不禁感慨:快畢業了,才慢慢把大學生活過成喜歡的模樣;快離開了,才發現不曾為這座城市停留或駐足。

08 秋葉園

大學前三年都在盤算著怎樣離開清華、逃離北京,對於園子里的一切便也只覺得稀鬆平常,並沒有什麼想拍照的東西。

不知道是因為到了畢業季的緣故,還是因為開始關注攝影的緣故,漸漸發現園子里值得拍的東西也不少。偶爾也帶上相機,騎著車在園子里轉悠,碰到有趣的景緻便停下來拍幾張。

五月底才買了第一部屬於自己的相機。其實對於相機並沒有那麼的渴望,買相機也只是因為手機的儲存空間不夠,擔心沒法記錄下在以色列兩個月的生活。

我明白,對於攝影,器材真的沒有那麼重要,手機也能拍出很不錯的照片。之前去英國、泰國、韓國、日本的時候,就只帶了手機,同樣拍出了不少自己滿意的照片。

第一本攝影書是「紐攝」,算是開始稍微系統一點地學習攝影。從照相機和鏡頭,到構圖與曝光,再到光線與用光。教材也印證了我的觀點,「拍攝出一幅引人矚目的照片,關鍵在於攝影者本人,而不是照相機」。

真正重要的是「攝影家的眼力」。

於是也開始培養自己的眼力,更加用心地去觀察生活。形成這種意識之後,發現生活中值得拍照的東西也不少。像Eason在沙龍里唱到的那樣,「登高峰一秒,得獎一秒,再破紀錄的一秒;港灣晚燈,山頂破曉,摘下懷念,記住美妙;升職那刻,新婚那朝,成為父母的一秒,要拍照的事可不少」。

這張照片拍攝於清華園,北京。金秋十月,葉子還沒有完全變黃,GRE也沒有考完,卻一時興起想要拍一下園子里的秋景。於是戴起耳機,背上相機,騎著白色山地車在園子里尋找喜歡的風景。在老館門前的階梯旁,發現了紅色的磚牆、彩色的樹葉和依靠在牆上的自行車。都是自己喜歡的元素,便按下了快門。

同樣的風景,甚至是同樣的器材,不同的人卻會拍出截然不同的照片。決定一張照片的,從來都不是相機,而是攝影者本身。你的性格、你的閱歷,都會影響你看這個世界的視角,而你的視角最終會反映在你的照片上。

You dont make a photograph just with a camera. You bring to the act of photographyall the pictures you have seen, the books you have read, the music you haveheard, the people you have loved.

09 小王子的微距世界

十一月,北京迎來了初雪。

「一下雪,北京就變成了北平」。和秋葉一樣,冬雪也是大家拍照時所喜歡的題材。難得的機會,自然不願錯過。即使感冒還沒有完全好,即使第二天就是UChicago的面試,還是想拍幾張有意思的照片,與千篇一律的雪景不同的照片。

UChicago面試的前一天還在外拍和修圖,心也是很大了。想來攝影大概是自己打算好好發展的興趣愛好吧。

對於攝影,有著一些很有趣的習慣和態度:深諳器材並不是攝影最關鍵的所在,卻又不斷補充著三腳架、濾鏡、電池和閃光燈;幾乎只使用3:2的橫畫幅,會為了一個黃金分割反覆調整很多遍,剪裁精確到一個像素,旋轉精確到0.01°;不願意做太多後期,想盡量保持景物的原貌;儘可能在手機上完成絕大部分的後期工作,迫不得已時才會使用電腦上的Photoshop和Lightroom;很少拍人像,卻說不上自己到底是拍的風光還是紀實;大多時候只是隨手記錄一下自己看到的世界,卻偶爾也會精心準備和構思,帶上腳架一拍就是幾個小時……

總的來說,就是一個強迫症患者和一個懶癌患者的鬥爭,經常妥協卻又偶爾堅持。

慢慢地,照片開始被一些人所喜歡或認可,出現在一些比賽和推送中。儘管只是拍些自己喜歡的照片來讓自己開心,但是受到肯定總是令人高興的。

非常有幸能夠拿著媒體證去拍攝校歌賽的複賽和決賽。之前三年都沒有去看過校歌賽,最後一年卻以攝影的形式參與了校歌賽,感覺挺特別的。當自己的照片出現在校學生會的推送里時,還是挺有成就感的,覺得在舞台和音響旁邊跪了一晚上也是值得的。

這張照片拍攝於清華園,北京。初雪並不大,想拍出與眾不同的照片或是有創意的雪景就得換一下思路。突然想到可以把距離拉近一些,以雪為背景拍攝一些小物件,用微距的視角去觀察這場雪。於是帶上一些有趣的小物件,擺在長椅上或是落葉旁的雪中,再用相機去拍攝,就像是小王子用他自己的眼睛去看我們的世界,一切都是那麼大,是一種全新的視角。

之前拍園子里的秋的時候就在想,乾脆在畢業前拍完園子里的四季,春夏秋冬各出一組照片。如今已經拍完了秋冬,算是完成一半了。

也許對於攝影,器材不重要,後期不重要,甚至構圖與用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照片講述自己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風格。也許對於我,不過是想多一種觀察這個世界的視角,拍一些自己覺得好看的照片,享受其中的快樂罷了。

10 環遊世界的明信片

感恩節前夕,如願以償地拿到了UChicago的offer。

回想起來,從開始準備出國,到最後拿到offer,其實也不過三個月的時間。只申請了這一所學校,也只拿到了這一封offer,大概和自己之前預想的不太一樣吧。不過這個結果已經足夠好了,差不多提前了半年結束申請,算是給申請季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同學開玩笑說,你又保送了。

想來也算是很幸運,只能用慘淡來形容的GPA,加起來只準備了半個多月、分數只是剛剛夠用的托福GRE,沒有一篇哪怕是第n作者的文章,自己都沒抱太大希望。前三年的生活只能用慵懶和頹廢來形容,曾經不止一次地想,如果大學生活能夠從頭來過該有多好。但是到了申請季,卻還是經常性地偷懶和貪玩。所以,如果最後沒有拿到offer,會感到遺憾和後悔吧。

不過,也曾為了考托福GRE,一個人往返了三次石家莊;也曾為了及時收發郵件,迎合美國時間而夜不能寐;也曾為了準備面試,寫了好幾千字的稿子。

有時候會想,如果大學過的是另一種生活,說不定還拿不到這麼好的offer。從Caltech到TAU,再到UChicago,逐漸體會到「Life is like a box of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的精妙之處。生活從來都不完美,但是也從來都不缺乏驚喜。

生日前幾天,整理了一下抽屜里的明信片和各類票據。看到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明信片,去往各個方向的飛機票和火車票,各種演唱會、球賽和景點的門票,以及其他一些零碎的記錄,才不至於覺得虛度了大學時光。也許肆意揮霍本身,也是美好的。

這張照片拍攝於清華園,北京。這些明信片來自世界各地,中國、美國、英國、日本、越南、俄羅斯、土耳其、澳大利亞……有些地方已經涉足,有些地方即將前往,有些地方卻不知道會不會到達。心裡一直種著環遊世界的種子,從大學開始才將足跡留在更多的國家,慢慢生根發芽。選擇畢業之後出國留學,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想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風景,遇見更多的人,就像一次很長的旅行。

到現在為止,去過6個國家,22個省份,近100個城市。希望這些數字能夠一直增長下去,畢竟很多東西,若不是親身經歷,是無法真正體會的。地中海的海風、日本的料理、利物浦的披頭士,因為他們本就在那裡,才更加真切。我想起去耶路撒冷路上放的Here Comes The Sun,我想起大阪Hep Five摩天輪的紅色,我想起在蘭茲角眺望Atlantic Ocean的彼岸。這些歌曲、顏色或是風景,因為打下了那塊土地的烙印,才更加難忘。

也許我並沒有機會去往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和地區,但至少可以永遠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至少走遍中國的難度並不大,至少涉足七大洲四大洋也並非遙不可及。至少寒假會去迦納,踏上非洲大陸;至少秋季要去美國,駐足北美大陸;至少畢業旅行存在可能去大洋洲和南美洲……

心裡有所期待,總是幸福的。

2016,不完美,但是沒有遺憾。

這就是我的2016,我的年度十張,我的十個故事。

Thank you, the movies I have seen, the music I have heard, the places I have been,the people I have loved.

願旅行、攝影、音樂、電影,像不變星空,陪著我。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ia1NhZ3B2RWs4YnNyZC1oOXhGOA==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免費試聽:零基礎入門班第三課——怎麼選擇景深?
免費試聽:能賺錢的提高班第八課——怎麼拍攝封面美女?
2017.08.20 今日日曆
教你把普通場景P成雪景!
帝國之路 · 喀喇崑崙秘道探索(三)

TAG:攝影 | 旅行 | 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