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派丹法參證

中派丹法參證——需役子

內丹「中派」的定義,實際由近代研究者作出,未見於古時。一般認為代表人物為李道純,黃元吉,閔小艮,及《性命圭旨》之作者。

今人張興發曾著《道教內丹修鍊》一書,其中內容在網上被廣泛複製流傳。作者在其書第一篇第八章「中派」中寫到:

清代的黃元吉提倡的「中黃直透」之頓法,吸收的就是守中之法,他說:「昔論吾道,始終只是一中,始也守有形之中,以煉精而化氣,終而守無形之中,以煉虛而合道。」見黃元吉《道門語錄》。可見黃元吉將內丹修鍊性功與命功均歸結於守中,認為不用後升前降,不用開合,不用面壁,就能升仙。此外,清代還有一叫閔小艮的,因傳中黃直透功夫,亦被視為中派之傳人。

第三篇第五章「中派的築基方法」中寫到:

中派的築基方法有二種,第一是李道純致中和法;第二是黃元吉和閔小艮的中黃直透法。

此言大謬。

所謂「中黃直透」,僅見於閔小艮的著作。黃元吉的丹法,亦不是「中黃直透」。此種「中黃直透」,似是閔小艮結合密宗中脈理論所創,從未見於其餘丹經,其優劣如何,因吾非金蓋山一脈傳人,不敢妄言。

陳攖寧先生曾在「答上海殷羽君」信中寫道:

... ...接第一次來函之後,余即仔細審查,認為此種效驗,既非柳伍一派,又非黃元吉一派,疑是從閔小艮方法入門者,但不敢肯定,故致書相詢。及接第二次來函,觀所敘下手功夫次序,方知確屬金蓋山一派無疑。此派有一種專門術語,叫做「中黃直透」,就與來函所說的現象相同。求仁得仁,本是美事,自無所用其憂懼。惟此等功夫,最要緊是「虛寂」二字... ...

黃元吉真人據傳師承隱仙派,其丹法清靜純正,學者細細參讀《樂育堂語錄》便知究竟。唯一似乎與「中黃直透」相關的論述,見於黃氏《道德經講義》第八十章:

清凈而修,即煉虛一著,不必煉精鍊氣為也。然非上等根器,不能語此。若果根蒂不凡,從此一步做去,都是順天地自然之道,不似吾師今日之教,尚多作為也。蓋人身之中,原有陰陽坎離、乾坤闔辟、日月水火、升降進退之機,猶天之運行,皆自然而然,無須為之推遷。但只一正其元神,使之不知不覺,無思無慮,那清空一氣,浩浩蕩蕩,自然一呼一吸,上下往來,如乾坤之闔辟,日月之往來,水火之升降,陰陽之否泰,進退如此而已矣。雖有火候,不過清心寡欲,主靜內觀,使真氣運行不息而已。雖有進退升降,不過以真水常升,真火常降而已。縱道沐浴,亦不過懲忿窒欲,滌慮洗心,令太和在抱而已。雖有得葯成丹,亦不過以神為父,以炁為母,兩兩扭結一團,融通無間,生出天地生我之初一點真靈,即所謂離宮之真精,又謂人身之真汞;以我神炁煉比一個真汞,結胎成嬰,日後生出陽神,官骸血脈,五臟六腑,毛髮肌膚,靈明知覺,無一件不與人肖——分之可化為萬身,合之仍歸一氣——要皆自神父氣母,兩兩交媾,而煅出這個真汞之精,以為陽神者也。然此真汞,須有生髮之候。蓋心為五臟之中炁,中炁一升,五臟之炁隨升,中炁一降,五臟之炁隨降。其生也,由於真汞之動;其息也,由於真汞之靜。要之動靜升降,皆屬自然之道,惟順其自然之運用可矣。但此步工法,自古神仙,少有從此一步下手者。

以上所言,到底是否與「中黃直透」相關?請學者自辨之。

閔小艮之丹法被歸為「中派」,實際上頗為牽強。按祖師李道純的理論,中派的關鍵在於融攝三教之理,「致中和」,以至於感而遂通之境。照此,《性命圭旨》,《尹真人東華正脈皇極闔辟證道仙經》,以及貫通三教的黃元吉真人可歸為中派。然而「中黃直透」的閔氏丹法亦歸入中派,何以故?難道僅僅是都帶有一個「中」字?如此胡亂捏成一團,未免貽誤後學,特此指出,以供後來者參詳。

道歷四七一三年 需役子識於北京
推薦閱讀:

為什麼魯迅說人們不憎道士,進而提到懂了這個道理就懂了中國大半?
為什麼道教徒總是說佛教抄襲他們呢?
如何看待道教?道教和道家有區別嗎?
道教的沒落和佛教有什麼關係?古時候佛教還沒傳入中國,盛行道教,有天庭神仙之說,為何漸漸被佛教替代?
黃帝陰符經:最高級的叢林法則

TAG:道教 | 道家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