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電影羞羞的鐵拳?

上映整12天後,《羞羞的鐵拳》超越《港囧》,正式成為國產2D電影票房冠軍。這個意料之中的成績並沒有引發多麼熱烈的討論,這或許代表了主流觀眾,或曰主流媒體對開心麻花這塊喜劇金字招牌的某種默認。考慮到迄今為止也僅有兩部正牌作品(《驢得水》的故事並非麻花原創),這個結果無疑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從話劇,到小品,再到如今又奪了電影市場的大旗,開心麻花最大的資本,自然就是他們那來來回回全國巡迴了幾百場的一出出話劇。直觀地講,從《夏洛特煩惱》到《羞羞的鐵拳》,開心麻花電影自帶的強到密不透風的喜劇感,是它得以成功的最大原因。雖然一個穿越,一個男女換身,都是喜劇電影的老路數,但有經過千錘百鍊的話劇本子打底,他們在如何精準地逗樂觀眾上早已拿捏自如。

但喜劇如果只負責逗人發笑自顧意淫,顯然還等不了大雅之堂。麻花團隊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相比《夏洛特煩惱》,雖然仍有相當一部分笑料略顯低俗,但能看到,《羞羞的鐵拳》在喜劇的層次上做了努力的提升,從大的打假拳、虛假報道,到小的在車流中發廣告練功,都是文本上的諷喻。

遺憾的是,這些諷喻未能完成匯攏,並最終指向一個核心。多數時候,它們各自為戰,散落四處,觀眾的大笑也多來自單獨割裂的段子,而非整部電影。這些段子,既不塑造人物,也不推動劇情,它們的存在,就是為了讓觀眾發笑。這其中,尤屬上山學藝一段,割裂得最為明顯,前面苦心營造的電影感,也很快就被這過於旺盛的喜劇感破壞殆盡。剩下的,只是尷尬。

如今評價開心麻花,已不可避免地要站在整個國產喜劇的高度,而從這個角度,只能說,中國喜劇電影,或許正處在其歷史上的最低谷。

我們並不抵觸《夏洛特煩惱》或《羞羞的鐵拳》,它們亦遠非爛片。但無論是高票房還是好口碑,似乎都在告訴我們:這,就是當下中國喜劇的巔峰之作了。這樣的結論,自然是令人傷感的——新中國初期,我們有「東方卓別林」呂班拍攝的諷刺喜劇。改革開放後,黃建新的市民喜劇如今回看依然辛辣有味,梁左、王朔以及馮小剛的京味兒喜劇亦從未走過低俗路線。即便不乏低俗梗的周星馳,褪去無厘頭的外衣,我們也依然能品出許多五味雜陳的小人物之悲涼……

幾相對比,高下立現。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當然不能責怪麻花。但,又到底該怪誰呢?


推薦閱讀:

《芳華》這個電影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我的父親母親電影你有什麼看法?
電影《東邪西毒》黃藥師的扮演者是誰?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評價如何?
如何評價《四大名捕》的電影?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