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樂視顛覆的傳統彩電業何處去?

微信公眾號:zsl13973399819,前香港《文匯報》駐湖南記者,TMT產業時評人,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從博客中國時代遺留至今的自媒體恐龍。出版有《實戰網路營銷》(1、2版)、《推手兇猛》、《探路:互聯網+時代行業轉型革命》、《榜樣魔獸》等多部著作。

停留在硬體技術上的創新,卻無法真正滿足用戶的個性需求,加上製造難度和成本的同比攀升,也難以真正實現普及。智能電視恰恰彌補了這一缺失。

據媒體報道,奧維雲網17日發布4月電視銷量快報,數據顯示,今年4月全國電視整體銷量374萬台,其中樂視超級電視4月銷量達71萬台,佔19%,成為全行業全渠道銷量第一。創維46萬台、海信45萬台分列二三名。樂視超級電視自2013年7月3日開售以來,用不到3年時間成為月度絕對銷量冠軍。之後,中怡康也發布《2016年4月中國彩電整體市場品牌佔有率》報告,雖然數字同奧維雲網發布的報告有微小出入,也引起了相關競品的第一之爭,但最後依舊證實樂視超級電視4月總銷量位列全行業、全渠道第一。

盤踞30年、樹大根深的傳統彩電業被樂視超級電視,只用了3年時間,就給顛覆掉了嗎?

傳統彩電業,還滯留在「我」的電視階段

就在中國的彩電業市場發生排名震蕩時,在韓國,三星電子電視事業部負責人金玄石在上周重申,三星公司沒有立即加入OLED電視陣營的打算,並且至少兩三年內不會考慮這一技術,甚至稱「OLED電視沒有未來」。

如此毅然決然的與被看做是次世代技術的OLED劃清界限,其實恰恰表明了三星的一種態度。一個以製造技術領先為代表的傳統彩電業大佬,在面對互聯網廠商和它們的智能電視強力跨界打劫下的一種無力感和苦痛覺醒。

樂視就是給傳統彩電業大佬帶來陣痛的廠商之一,它的成功其實可以歸結為「製造你的電視」這一概念。相對的,傳統彩電廠家就是在「製造我的電視」。

OLED這類技術,以及之前出現的曲面、平板等諸多電視廠商用以衝擊市場的概念。這類技術不可謂不領先,甚至可以說帶有顛覆性,但究其本質,依然是廠商為用戶製造他們認為滿意的電視,製造他們認為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電視。

核心在於一個「用」字,給用戶使用、觀影,強烈的功能化訴求,並且帶有強烈的技術範式。其製造電視的理念,則是,我(廠商)認為這個電視是你(用戶)想要的。

但在面對越來越強烈的私人定製和個性化需求衝擊下,即使加入了一定的內容創造元素,而不僅僅停留在硬體革新上的傳統電視機廠商,依然沒有跳出這樣一個思維陷阱。

製造「你」的電視,這件事有多難?

2012年9月19日,樂視宣布進軍互聯網電視產業,並於2013年5月7日正式推出第1代超級電視X60和S40,成為全球首家推出自有品牌電視的互聯網公司。但樂視並非第一個想在私人定製上做文章的廠商。

至少在2009年光景,筆者在長虹展示廳里就曾經見到過它們設計的具有壁畫裝飾功能、針對高端用戶、可定製壁畫樣式的壁掛式電視,針對遊戲玩家、帶有體感功能的遊戲電視……其目的也是在於通過各種技術實現分眾和個性化定製。

然而,這種依然停留在硬體技術上的創新,卻無法真正滿足用戶的個性需求,加上製造難度和成本的同比攀升,也難以真正實現普及。智能電視恰恰彌補了這一缺失。

樂視等一眾互聯網廠商的打法其實就跳出了傳統製造的層面,不是在外形上去做什麼變革,以實現個性化,而是通過產業鏈垂直整合和跨產業價值鏈重構所打造的開放閉環大屏互聯網生態系統。說白了,賣的不是一台電視,而是一個可以衍生出各種定製化需求的終端,並最終通過自身的視頻內容製造、功能化的App服務,以及延生到電子商務、健康醫療等諸多領域的增值服務,而成為和只能接收別人的信號來看的功能化電視相區別的全新「家電」,一個可以讓你(用戶)根據需要來設定使用內容的智能終端。

於此同時,再不斷增加工藝上的技術含量,讓軟硬體都逐步超級起來,最終實現逆襲。

難易之辯,其實依然是傳統電視機廠商根深蒂固的硬體觀念,以及它們本身在內容領域的缺失,正如早年它們以互聯網電視一度衝擊市場時,就因為內容瓶頸,而讓電視最終淪為一台可以連接網線的——電視,而已。

黏性!黏性!下一個智能電視的入口在哪?

樂視的3年大逆轉,其實就是輕裝上陣的內容廠商通過逆向回溯產業鏈的成功,樂視超級電視的崛起,也引發了後來者如小米、暴風等的跟風。2014年樂視超級電視銷售150萬台,2015年銷售300萬台,今年的目標則定在了600萬台,這種每年100%的幾何式爆發增長,已經足以說明智能電視的強悍。

傳統電視廠商的未來岌岌可危,儘管它們現在還能靠自賣一些電視、以及通過接互聯網廠商的電視代工訂單,過上段舒服日子。

但新的風口已經出現——硬體免費。這次在4月成功上位的樂視,就是依靠了這一新理念,其第4代超級電視X50,作為樂視CEO賈躍亭4月20日發布的「硬體免費」的第一擊,將50吋互聯網電視的價格打到2499元,也讓電視真正實現了可低於量產成本定價的進擊。

這其實也是有藍本的。1980年代任天堂的家用遊戲機紅白機,之所以成為超級爆款,恰恰是跳出了硬體的價格陷阱,主打內容和生態,用「硬體虧本、軟體盈利」的實質利好,成功的把用戶牢牢黏在了遊戲機上,並創造了20年累計全球出貨6291萬台的銷售神話。

而樂視以及其他互聯網行業跨界電視機領域的廠商,在這一風口上,其內容與生態優勢也會更加明顯。反之,過於沉浸在硬體上的傳統彩電行業,則將再次被拉開距離,若無更具有黏合度的創新舉措,勢必將讓出自己原有的市場。

三星金玄石爆出「OLED電視沒有未來」這般雷人話語,如此看來,也就沒有那麼雷人了。只是有未來的電視,傳統彩電業想好了是什麼了嗎?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會猶豫不決?
網貸平台備案前新一期評級發布 玖富普惠穩居第一梯隊
在網路力量越發巨大的今天,該如何對待網路暴力?
2018互聯網公司兵器譜排名
致我們終將湮滅的傳統

TAG:家電 | 互聯網 | 廣告 | 樂視網 | 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