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理解「治大國如烹小鮮」?


火候和耐心很重要,要循序漸進不可急躁。

個人見解


原文在道德經第六十章。

《詩經·檜·匪風》毛傳云:「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

《韓非子·解老》篇:「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

如09年1月,濤哥在改革開放30周年紀念會上所說的「不折騰」。


其一,治大國應當「無為而治」。古人煎小魚時,僅簡單洗一下,不去腸,不去鱗,擔心把小魚兒弄斷了。

煮小魚時, 也不能多加攪動,多攪則易爛。治國也一樣,不能擾民,不能亂折騰。

烹小鮮不可擾,治大國不可煩。

煩則人勞,擾則魚潰。

其二,治大國要掌握火候

小鮮是很嬌嫩的,烹的時候火太急會焦,火太弱會爛,因此必須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治大國也一樣,如果人民生活都很祥和,不要打破這種平靜。除非到了一定關口,民怨高漲,非動不可時,再行改革,實乃眾望所歸,贏得民心。


這是老子的思想吧,大意就是別折騰,人民安居樂業就可以了。

烹小鮮如果翻動太頻繁,食物就碎了,國家亦然。


東北大學公開課:老子的人生智慧_無為而治_網易公開課

東北大學公開課:老子的人生智慧


我覺得烹鮮當烹飪魚講,說做魚最忌諱來回翻滾,這樣魚肉就會碎。治理國家也是如此,一個國家的政策法規不能朝令夕改,這樣這個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就會喪失,整個國家就會變的很鬆散。

個人理解。


治國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只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


要面面俱到,事事考慮?


推薦閱讀:

著作權和版權的區別是什麼?
如果你是警察,執法時遇到群眾下跪,你會怎麼做?
作為普通人,需要了解哪些法律?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其中的相關法律法規具體是什麼?
遇見警察街頭查手機,是否可以拒絕?

TAG:法律 | 政治 | 國家 | 治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