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世界簡史(35) 大明之殤(下)

國本之爭

1572年明穆宗駕崩,年幼的神宗(萬曆)即位,內閣首輔張居正代為治國(「吾非相,乃攝也」)。這是明朝歷史上罕有的時期,國家權柄掌握在官員而非皇帝手中。張居正對朱元璋留下的制度進行重大改革,實行「一條鞭法」,把各種賦稅合併折算為銀兩,按田畝而非人頭納稅,並核查全國土地以防富戶瞞報田畝。同時,他放鬆了禁商政策,使民間經濟爆發出強大的活力。然而,由於「一條鞭法」只針對田畝而不針對商業徵稅,這使得經商獲利的江南富豪們反而很少承擔稅賦。但總體而言,張居正改革使明朝同時實現了民間經濟繁榮和國庫收入增長。據統計,這時明朝人口達到一億,佔全球近三分之一,GDP佔全球總量約40%,是世界頭號強國。明朝也開始與世界進行交流:1582年,義大利人利瑪竇從澳門進入中國,並把天主教和幾何原本、世界地圖等知識帶入中國。

張居正造就了明朝的黃金年代,但他的強勢地位也損害了皇帝的威權。當他於1582年去世後,神宗便把張家滿門查抄,一些改革措施也逐漸被廢棄。神宗親政初期甚為勤勉,然而不久就因為太子人選與群臣發生分歧。神宗欲立三子,群臣堅持應立長子,雙方爭論長達十餘年,史稱「國本之爭」。神宗無法實現自己的主張,便消極怠工,從1587年(同年,英國在北美建立弗吉尼亞殖民地)之後三十多年都不上朝,導致朝政荒廢,國家積弱。這一事件標誌著官僚集團已經能夠壓制皇權,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數十年前,嘉靖朝發生「大禮儀」之爭,以皇權壓制官僚獲勝而告終。)在這段時間,明朝在內外部都遭遇了嚴重的挑戰:

在國家邊境上,三場危機幾乎同時發生:1590年,蒙古降將哱拜在寧夏叛亂;1592~1598年,日本豐臣秀吉派兵入侵明朝屬國朝鮮;1599~1600年,播州(遵義)楊氏土司叛亂。明軍三大征都取得勝利,保衛了國土安全,但也消耗了大量財力,使國庫空虛。不久後,1616年女真人努爾哈赤在遼東起兵建立後金,並於1619年薩爾滸之戰大敗明軍,從此成為明朝的頭號外敵。

而在朝堂內部,皇權空置的局面下,一些官僚團結起來,形成地區性的利益集團。1606年,官員顧憲成因「國本之爭」而被罷回鄉,在無錫修建東林書院,此後這裡發展成江南士紳的政治活動中心,他們被稱為東林黨人。東林黨代表江南的官僚地主階層,主張限制皇權,政事應由內閣和六部決策,這近似於西方議會制度的萌芽。而在東林黨之外,代表其它地區利益的反對派則彙集成齊浙楚黨,與其互相爭鬥。神宗則置身事外,放縱不管。

1620年神宗去世(同年,英國五月花號到達北美),長子繼任為光宗,卻不足一月就去世了,其子繼任為熹宗。由於神宗長期不喜光宗,以至於熹宗從小未接受正式教育,他登基後醉心木工,縱容宦官魏忠賢掌權。東林黨對魏忠賢極度敵視,被東林黨壓迫的齊浙楚黨則逐漸向魏忠賢靠攏,被稱為閹黨。魏忠賢大肆迫害東林黨,使其在北京朝廷被消滅殆盡,但其江南根基仍難以動搖。

山海關之戰

1627年,明思宗(崇禎)繼位。崇禎清醒地認識到大明已經是內外交困,他剛登基就剷除了民怨極大的魏忠賢,又任命袁崇煥光復遼東,使國家一度出現振興跡象。袁崇煥起初憑藉堅城和大炮對後金佔據優勢,但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於1629年取道蒙古千里奔襲,繞過山海關進軍北京。袁崇煥從寧遠回師救援,卻未能阻擊皇太極,致使後金直接攻擊北京城。崇禎對袁極其不滿,將其撤職下獄。孫承宗臨危受命,擊退後金。九個月後,崇禎處死袁崇煥。

皇太極雖然未能攻下北京,但極大的鼓舞了後金的士氣。更重要的是,通過俘獲明朝的大炮和工匠,後金於1631年製造出第一門大炮,攻城能力大大增強。為了消除與大明作戰的側後方隱患,皇太極招降漠南蒙古部落,並於1632年對蒙古最後一位大汗林丹汗進行決戰。林丹汗戰敗逃逸,於1634年去世。次年,其子獻元朝玉璽投降後金,後金取得蒙古大汗稱號。1636年,漠南蒙古余部都歸降皇太極。同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並率軍入侵朝鮮。此時明軍已無力保護朝鮮,只能坐視朝鮮成為清朝屬國。

此時,病入膏肓的大明又遇到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冷的全球小冰期,甚至海南島都下雪了。嚴寒氣候導致北方農業惡化,頻繁發生農民起義,而滿清在寒潮壓力下更加積極南侵。在戰火四延、民不聊生的艱難時世,官僚們仍然只關心自身利益,不顧國家安危。大明朝垂亡之際,官僚府宅里鶯歌燕舞,國庫卻空空如也,連前線戰士的軍餉都發不出來。(昔日萬曆征朝鮮的軍費是四百萬兩,袁崇煥每年遼響是四百八十萬兩。崇禎多次向百官募捐,累計募集不到白銀二十萬兩。而李自成入京後,從百官家裡搜刮出數千萬兩!)

在農民起義和清軍的雙重壓力之下,內部被貪腐掏空的大明終於支撐不下去了。崇禎亦考慮過與清議和,或者南遷朝廷,但都被朝臣反對而未能實現。1640年,明軍與清軍決戰於松山、錦州,竟全軍覆滅,主帥洪承疇、祖大壽都被俘投降,遼東防區完全崩潰。1643年,皇太極去世,傳位其子福臨(順治),任命多爾袞為攝政。同年,李自成起義軍攻破潼關,大明的最後守將孫傳庭戰死,明軍主力全部滅亡。

1644年(崇禎十七年,也是順治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國,隨後東征北京。這時適逢華北鼠疫爆發(可能也是由於氣候異常引起),北京城內人口大量死亡,京師守軍已幾乎無力抵禦。李自成軍於三月一日攻克寧武關,大同投降。崇禎決定放棄關外防守,於三月五日詔吳三桂從關外入衛京城。吳三桂於三月七日接旨,三月十日放棄寧遠回援,三月十六日大軍到達山海關,而李自成軍於三月十七日到達北京城外。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還企圖與崇禎議和,要求割讓西北並願意出兵助剿遼藩,然而崇禎最終未能接受這一方案。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投降。李自成於中午入城。同日,崇禎皇帝和太監王承恩一同前往景山自縊,大明滅亡。

三月二十二日,吳三桂正在率軍趕往北京路上,聽聞崇禎去世的消息,只得折返山海關。之後吳三桂同時聯絡李自成和滿清多爾袞,反覆猶豫,一度決定投降李自成,但這時傳來他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部下擄去的消息。吳三桂最終決定投靠滿清,而多爾袞此時亦急行軍趕往山海關。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親自率軍前往山海關,但他仍對關外清軍情況缺乏了解。四月二十一日,吳三桂與李自成大戰于山海關一片石,吳軍不利,但此時清軍也已抵達山海關外。四月二十二日,吳三桂奔赴多爾袞軍營投降,並按滿洲風俗剃頭。四月二十三日,吳軍與大順軍戰至雙方都精疲力竭之時,清軍突然殺出,大順軍潰敗。李自成逃回北京,而吳三桂在後追殺。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稱帝,次日即離開北京向西安撤退,前後佔據北京僅四十二天。五月初二,清軍進入無人守衛的北京城。是年十月,順治於太和門重新舉行即位大典,大清成為中國之主。

南明悲歌

清軍進入北京之後,中國出現四帝並立的混亂局面。李自成和張獻忠分別在西北和四川稱帝,殘明勢力則於五月在南京擁立福王為帝(弘光),史稱南明,尚且據有半壁江山。多爾袞首先穩住南明,集中精力消滅農民軍。1645年正月,清軍在潼關大敗大順軍,李自成被迫棄西安南逃,同年五月在逃亡途中為鄉民所殺。張獻忠也於兩年後兵敗身亡。

而在南明,黨爭之禍仍未消停。此時帝國武將們已經死的死、降的降,但對官僚地主而言,只要個人資產還在,他們並不在乎換個皇上。因此,官僚們不是同仇敵愾收復河山,而是互相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在清軍主力與大順交戰之時,河北空虛,而南明無心進取,錯失良機。等清軍平定大順之後,大軍南下,迅速攻破史可法鎮守的揚州,南京百官旋即獻城,弘光帝被俘處死。(南京投降之前,東林黨首領錢謙益與妻柳如是泛舟湖上,柳如是提議一同跳湖殉國,錢謙益辭之曰:水太冷。數日後,錢又覺頭皮發癢,遂剃髮以迎清軍。)

此後殘明又有唐王、魯王等先後稱帝,但這些政權之間亦相互為敵,很快被清軍各個擊破。其後桂王在廣東肇慶成立永曆政權,一度團結了李自成、張獻忠的殘部,以及東南海上的鄭成功(原名鄭森,被唐王賜姓朱,名成功)勢力,形成相當大的影響。然而,殘明軍隊始終缺乏堅強的核心領導,最終被清軍(實際上主要是歸降清朝的明軍)分化消滅。1661年,清順治帝去世,康熙繼位(同年法國路易十四親政)。也在這一年,逃亡至緬甸的永曆帝被國王交予吳三桂,南明從此滅亡。而鄭成功於同年率眾從金門渡海來到台灣,翌年驅逐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此地的殖民勢力,以大明的名義統治台灣。

在平定南明的過程中,清朝大量重用明朝降將,尤其是冊封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四人為藩王,治理南方各省。後孔有德為南明所殺,只剩三藩。康熙親政後加強中央集權,宣布削藩,三藩遂聯合台灣鄭氏,於1673年起兵伐清。然而此時清朝根基已固,耿、尚兩軍先後降清,吳三桂於1678年稱帝後即病死,清朝最終於1681年攻克昆明,吳三桂之子吳世璠自縊,三藩之亂平息。1683年,大明最後一支勢力、台灣鄭氏終於降清,明朝徹底消逝。

大清統一

清朝建立統治之後,延續了明朝的皇權思想,並進一步加強君主專制。清朝帝王雖然不能從本質上消除官僚階層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的衝突,但他們可以依靠外族軍事力量強行壓制漢族(尤其是江南地區)官僚階層。通過文字獄等手段,清朝對江南士族大肆清洗打壓,徹底清除了黨爭遺患,並推進經濟體制改造,廢除了明朝的世襲戶籍制度和士紳免稅特權。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治理,清朝不僅使國家經濟從戰亂中恢復,還能繼續出兵四境,掃清各方敵對勢力。

在遠東地區,清軍主力入關之後,沙皇俄國乘虛佔領了雅克薩和尼布楚等地。清朝滅明戰爭期間無暇北顧,等到明朝勢力徹底消除後,康熙於1685、1686年兩次進攻東北俄軍。雙方於1689年簽訂《尼布楚條約》,約定以外興安嶺和額爾古納河為界。這是中國第一次按照國際法原則與其它國家談判達成條約,也是現代意義上的「中國」一詞首次出現於外交文件之中。《尼布楚條約》規定的中俄東部邊界維持了一百多年,直到1858年被《璦琿條約》改變。

與沙俄劃界之後,康熙轉而對付蒙古準噶爾部。在明朝後期,蒙古的勢力主要分為漠南(內蒙古)、漠北(外蒙古)、漠西(新疆)、青海四部。其中漠南蒙古是出自北元,在皇太極時期便已歸降清朝。漠西蒙古由東察合台汗國演變而來,經過吐魯番汗國、葉爾羌汗國時期,到明末清初時,準噶爾部興起,其首領噶爾丹於1680年(康熙十九年)征服了葉爾羌汗國。1688年,噶爾丹大舉吞併漠北蒙古,然後殺入漠南。1690年,康熙御駕親征,在漠南大敗噶爾丹,而噶爾丹的侄子趁機叛變奪取其漠西本部。噶爾丹逃至漠北,仍企圖東山再起。1696~1697年,康熙兩度遠征漠北,噶爾丹勢窮自盡,清朝從此控制了外蒙古。

漠西一帶的準噶爾本部被噶爾丹的侄子佔據後,不久又強大起來,於1716年攻入西藏(此時在蒙古和碩特汗國統治下),佔領拉薩。1718~1720年,康熙兩次出兵入藏,終於趕走準噶爾軍,控制西藏。康熙於1722年去世,雍正繼位,之後青海蒙古部落再次發生動亂。雍正派年羹堯將其擊敗,並把藏區拆分成青海、西藏兩部:青海由漢人朝廷管轄,蒙古人被逐出黃河以南;西藏由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一起管理。康區(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地帶)則部分劃給四川、雲南管轄。雍正年間,中俄(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還簽訂了《恰克圖界約》,劃清了中俄中段邊界(今日外蒙古與俄羅斯邊界)。此後乾隆(1736~1796年在位)又於1755~1759年派兵消滅了準噶爾部,完全征服了中國境內的蒙古勢力。康區的土司反叛亦被乾隆肅清。

經過數代帝王的努力,清朝終於建立了滿漢蒙三族融合的統一帝國。這個帝國既不是傳統的漢人王朝,也不像元朝一樣由異族奴役漢人,而是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的新帝國。在這一時代大潮中,今日中國之版圖大致形成。「中國」一詞亦在清朝首次擁有了現代主權國家的含義,成為一個國家的名稱。


推薦閱讀:

「挑線裙」鬧劇:指清為明,價高十倍
通過康熙、雍正、乾隆的故宮匾額御筆,祖孫三代誰的書法造詣修為更高?
隨手截個圖2
清朝滿族和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的特權相似嗎,或有哪些差異?
南明史:1644—1647年

TAG:明朝歷史 | 清朝 | 東亞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