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成長:帶著用戶場景的理念去突破設計的瓶頸

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會發現自己的工作內容會變得很機械。疲憊地忙於應付畫圖、切圖、跟PM溝通、跟產品溝通,看似在工作,卻如行屍走肉般缺少自己靈魂力量的注入。心裡一直有一個聲音在時時提醒自己:這樣的節奏不對,該停下來想一想

是的,遇到了瓶頸!可能也算不上瓶頸吧,換個說法,就是思維需要再上一個台階了。

喬老爺子說,Design is how it works。設計師的職責是重塑一個事情的運轉過程,也是在重塑這個世界。也就是說思考的方向,應該是縱觀全局的同時,抓住核心。順著這個方向上走,樓主想到了上司一直在強調的兩個字「場景」!

場景就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多數情況下是時間順序),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景下,想做什麼樣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是怎樣連接起來的。此篇文章只是樓主個人的觀點,只做參考。

為了重拾工作的激情,樓主特地在定義人的時候,開始聯想到自己最關心的人去使用產品,比方說自己的家人。當自己在工作的餓時候,聯想到自己最親的人在使用自己的產品,一下子,心裡變得柔軟與小心。充滿著愛的關懷與表達。有的童鞋可能會說,可能目標用戶匹配不上啊,有可能產品的目標用戶是年輕人。

而樓主想要說的是,樓主此時的目標是突破自己的瓶頸,目標用戶是自己,不是產品的目標用戶。可能這個時候比較任性,但在自己方案進行方案審核的時候,再使用一次嚴謹的邏輯思維去想想方案是否可行。

情景

情景可以分為,前中後三個階段。前期,核心在於知道用戶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比方說,某用戶想要每周六去羽毛球館進行羽毛球練習。這是發生的事件,核心的目的,就需要設計師一層層地去挖掘,用戶為什麼要去打羽毛球?是為了鍛煉身體。為什麼鍛煉身體不去打籃球而是打羽毛球?是因為羽毛球館離家近。更深層次再問下去,為什麼用戶要鍛煉身體?是因為快到夏天了,用戶想要減肥,有更苗條的身形。為什麼要更苗條的身形?是因為讓自己形象更好,帶來更好的異性緣或者獲得更好的職業形象。為什麼想要改善這些?是因為用戶遇到了這些方面的麻煩。順著這樣的思路一層層去挖掘,可能咱們看到的就是,為了改善生活中職業或者人際關係的原因,用戶想通過打羽毛球的方式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

用戶做某件事真正的目的很可能是改善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問題!而不是他所展現出來的表象,不是他說的話,也不是他所提的建議。而需要將各種表現串接起來,綜合推斷出來。同理,女人心海底針,這個道理也可以運用在戀愛中噢~

中期,用最簡單、最省時間的方式幫助用戶實現。當然,公司的資源和成本也需要考慮,但不是本篇文章的重點。人都是有惰性的,能躺絕不坐,能坐絕不站,能兩腳站絕不單腳站。手機上能點擊一下絕不點擊兩下,能不點絕不點。

手頭的任務太複雜,我們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應對每一種可能出現的場景。某個功能可能95%的用戶一步就能達到,5%的用戶需要兩步,為了滿足100%用戶的需求,在設計方案的過程中可能就會設計的更複雜。當然,了解極端情況是有價值的,但當我們考慮到更簡便的時候,是否考慮下一步達成,其它需求再次之?

後期,當用戶完成後,設計師還需要考慮,此時用戶的情緒體驗,即用戶使用的時候是不是愉悅的。情緒體驗的價值在於,用戶覺得不是被逼著過來的,而是自發地被吸引過來到這裡,想再次體驗一下那種精神上的享受。嗯,這好比談戀愛,只有讓對方放鬆,感到愉悅,體會到你是最了解他的人,他才會願意投入更多的感情。要做的就是吸引

事情的連接要素

將觸發點與用戶的目標連接起來。具體一點講,就是讓用戶每一次的點擊都要有充足的理由。寬泛一點講,就是,從用戶有想做某件事的念頭起,給他理由讓他想到咱們的產品,再繼續給他理由使用產品,接著一步步引導他做完他想做的事情。

比方說,現在想買一雙運動鞋,明天就要用,有點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商場,買完走人!但去商場來回坑你兩小時,再加上找店面等等時間,時間上可能不是很划算。那就會想到上網購物,能保證平台有用戶想要的東西,又能送貨快的產品,大家腦袋裡面一定會出現某東的產品。這就是觸發點,也是用戶為什麼選擇的理由。

好的設計師必定也是一位心理學家,同樣也將是一位哲學家。最近設計上開始更深層次的思考,一方面是為了突破自己的職業瓶頸,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能同大家進行深度思維。噴子們來吧,敲一下樓主妹紙的心,看最近碳化程度有沒有變高,是否由玻璃心在向鑽石心進行轉變~

Sophia 的 tips:

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難題和美麗!

寧願犯錯,不留遺憾

職場設計教程搶先看~一枚愛折騰、愛健身的設計師妹紙~

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Sophia的玲瓏閣,獲取更多有關交互、健身及其它相關信息。

推薦閱讀:

網站收集
Instagram中的設計糖
[好設計怎樣看?] 好公園裡的秘密
三雄極光照明設計沙龍將走進英國 共繪「一帶一路」
友愛·海游城農貿市場設計

TAG:設計 | 場景設計 | 職場與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