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科學家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分享文章《科學得多有趣,公眾才願意掏錢支持?》

首先說說大家對科學家的工作的印象——穿著白大褂,大實驗室里忙這忙那,然後個個都聰明絕頂,輕輕鬆鬆地就拿個諾貝爾獎,拿著高薪。

我所知的情況是,科學家要忙科研工作,還要被世俗的事情佔用大量時間,個個聰明是真的,但是「絕頂」也是真的(因為繁忙的工作,髮際線越來越高),諾貝爾獎只是千萬中選一的做出了極為傑出的貢獻的人才能獲得的殊榮,拿著高薪但是大多數只是高級白領層次的「高薪」,與他們的貢獻與勞累並不匹配。

許多科學家有很多的精力與想法,而大部分時間卻被迫花費在世俗的瑣事上。今年又要考核,這個月還有N張表要填,半年前申請的經費怎麼到現在還沒到位,今年還要發表N篇論文才能完成業績……就這樣,科學家的時間與精力就在這些官僚體制下,白白浪費了。

然後科學家還常常被誤解,他是博士啊,怎麼幫我重裝電腦還不會,他是教授啊,怎麼會那麼傻,連詐騙電話都會上當……普通人不知道的是,科學家也是人,他們確實是聰明,但是術業有專攻,學醫的學農業的學建築設計的,不會裝電腦一點也不奇怪。科學家也是人,也會犯錯,也有犯傻的時候,所以中了詐騙電話的圈套一點也不奇怪。

科學家更多的時候是乾的是普通人無法理解的苦活累活。外行人看一個數學家在電腦旁敲敲鍵盤,心裡感嘆,真空閑啊,這樣就能拿這麼高的工資。數學家心裡卻在滴血,這個方程怎麼這麼難,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苦思冥想,還是沒有頭緒,一天又過去了……

還有,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是在實驗室或電腦旁工作的。地理學家可能需要滿世界實地考察,天文學家可能要在光污染比較輕的地方(通常也是荒涼的地方)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為了一個猜想尋找科學證據,有時候還得發射衛星來尋找證據。

然後,回到原來的文章,為什麼科研需要公眾掏錢支持?就是因為走官方支持的渠道太難,很難得到所需的經費。能吸引公眾支持可以說是一個方法,但是這不是好方法,因為不是所有的科研項目都會使公眾感興趣,而且眾籌這種方法很容易被壞人利用來騙取錢財。

結語:請大家理解科學家的不容易,還有科學的重要,比如說,你手上的手機,沒有這數千年的科學積累,根本不會有這樣神奇的東西。


推薦閱讀:

牛仔褲的藍色流行史竟然超過6000年!你知道嗎?
人類為什麼不能居住在火星上?
全能悖論 完全可解
迷你世界破解版是什麼?
中國實現煤制乙醇,化"煤"為"酒"的奇蹟如何釀成?

TAG: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