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印象(二)

加州牛肉麵

早就聽人說李先生的美國加州牛肉麵是杜撰出來的,加州根本沒有這個品牌的牛肉麵。這次去雖然沒有走遍加州,但大洛杉磯地區肯定沒有,無論是餐飲區、居住區還是旅遊景點都看不到「李先生」的身影。美國加州牛肉麵能遍布沈城,遍布全中國,可見炒作一個概念是多麼重要,可見一個創意是多麼重要,值得營銷總監們好好學習。謊言說一千遍竟然成了真理。

降半旗

在內華達州高速行進時發現路旁有的地方降半旗,不解,沒從電視新聞里聽到什麼呀。繼續前行,發現有的地方降旗了,有的地方沒有降,更加不解。美國人是不會隨便降國旗的,肯定有事兒呀。到住地以後打開電視,沒發生什麼大事兒呀。吃晚飯時在餐館一打聽,原來是當地娛樂界一個比較知名的人士去世了。虛驚一場。

文明與秩序

在超市裡常聽身後有輕聲的「excuse me!」,回頭一看,原來是他(她)要從我身後過去,他(她)認為打擾我了,所以要對我說「excuse me!」 我並沒有覺得他(她)打擾我了,那麼寬的道,過唄。他(她)很自然,倒弄得俺不自在,沒詞兒了。我不知道是否該回復一句,也不知道回復什麼合適。身在異域多掌握幾句鳥語還是非常重要的。

無論是商業區、餐飲區、居住區還是旅遊景點,都沒看見洗浴場所,只在華人聚居區看見少數的中醫按摩和足療。美國人的習慣是每天早上起床後洗澡,並且每天要更換貼身的內衣襯衣等。考察的社區內都有公共洗衣房,而且都有烘乾設備,衣物都不用晾曬。我們國內有相當多的大型洗浴場所,甚至有的地方領導提議要建什麼全國性的「浴都」,發展當地的旅遊文化。好像真的很講衛生的樣子。

在美期間明顯感受到一切都按規矩辦事,很有秩序。於是想起茅於軾和岑科的《大家的經濟學》裡面的一個故事,結論是:遵守道德比法律監督更節約成本。

發展差距及人員素質

無論是洛杉磯機場(LAX)、多倫多機場(YYZ)還是首爾仁川機場(ICN),從機場規模可以看出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但是韓國是一個小國,大韓航空卻可以運營那麼多國際航線,而我們瀋陽人或者說東北人出遠門不得不選擇首爾中轉,差距在哪裡呢?仁川機場(ICN)有上百個登機口,每時每刻都有進出港航班,客源在哪裡呢?這些年我們發展很快,但是城鄉差距卻依然巨大,廣大農村地區還很落後,所以面積雖大,人口雖多,坐飛機的人卻不多。首爾仁川國際機場為經濟艙中轉旅客提供免費的躺椅和互聯網,但是電源介面與我們國內不同,需要轉換。餐飲價格偏高,普通的牛肉飯9800韓元,按照155比率兌換。

韓國首爾仁川國際機場(ICN)

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局部放大(LAX)

加拿大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YYZ)

加拿大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局部放大(YYZ)

從桃仙機場出發時,飛機已經開到跑道起點了仍要等候指令,廣播說:「因為航路擁堵,所以要等待」。也許真的是擁堵,但更大可能是愚弄旅客的託詞。因為等待這30分鐘,既沒有一架飛機降落,更沒有一架起飛,我們排在起飛的最前邊。如果真的航路擁堵,十分八分的也足夠安排妥當了。這30分鐘如果換成是仁川機場(ICN)會是什麼局面呢?每分每秒都有4-5架飛機在盤旋排隊,30分鐘要排多少架?要排多遠?可見管理水平的落後更是難以超越的。

辦理登機牌時,我身後的兩名婦女因為排序爭議破口大罵,四五名工作人員反覆勸說,也絕不住口。最初幾句用韓語,馬上就改成漢語,互相指責對方:「你裝什麼韓國人!」,互相叫囂:「到了韓國就弄死你!」,最後改成:「有能耐現在就弄死我!」。其實辦理登機牌時相差一個身位本無多大利益之爭,她們完全是為「榮譽」而戰,顯示老娘的威風,人員素質的差距一覽無遺。

電視里當時正在播電影評論家緬懷謝晉,為什麼在他死後這麼長時間重提他呢?評論家說人們發現謝晉拍的電影總能帶給人思考,而現在的導演帶給大家的主要是娛樂。娛樂固然很重要,也絕不可少,但終日娛樂,很少思考與反省,能進步提高嗎?當今社會還有多少人能真正靜心讀幾本書呢?加拿大地廣人稀,但社區圖書館卻總有人在閱讀,所有圖書、影像資料均免費借閱,利用率很高。

社區建設

加拿大的社區建設非常完善,因為地廣人稀,所以大量的沒有邊界的休閑公園並不新奇,新奇的是休閑公園的管理,還有貼近百姓的社區圖書館、康體健身中心等,連小河邊上的警示牌、救生圈和繩索鉤具也面面俱到,體現了人性的關懷。

社區圖書館

社區健身中心

小河邊上的救生設施

聯想到國內某市某區的新建區政府辦公大樓,至少有好幾萬平方米,氣勢與規模雖不能和人民大會堂相媲美,但也不相上下。問題是如果真有那麼多區政府工作人員,那肯定是人員編製嚴重超標,如果人員編製不超標,那肯定是人均使用面積嚴重超標。從哪個角度分析都難以自圓其說,但依然堂而皇之的擺在那裡。

所有的問題來自於人,以人為本,事在人為。

冰火兩重天

加拿大冬季的寒冷不用細說,尤其是往北的蒙特利爾和魁北克。街上常見穿單絲長襪的女孩兒,初步歸類為時尚一族。但是白髮蒼蒼的老太太穿著呢子大衣拄著拐杖,在飄雪的街道上慢騰騰的走著,下面也是單絲長襪,能歸為時尚嗎?室外雖冷,所有的室內卻都溫度很高,估計起碼要22度以上。西人一進室內便脫去外套,裡面是襯衫或者T恤。而我們脫去外套,裡面是毛衫,穿得明顯偏多,再脫就是內衣了,下面的毛褲怎麼脫呢?從穿衣來看,我們都沒有適應這裡的環境,在室外比人家穿得多,沒有人家抗凍,在室內還比人家穿得多,熱得呆不住。

環境保護

加拿大的空氣質量很好,夜晚能看見很遠很遠的燈光。在我弟弟家的院子里經常見到松鼠並不新奇,新奇的是在多倫多的鬧市區,松鼠依然在忘我的忙碌。

鴿子、湖鷗等都不怕人,可以走近。在國內也曾見過列隊飛行的大雁,但次數很有限,也許幾年能看見一次。這裡卻很常見,我發現大雁不僅僅排成一字型或人字型飛行,還有一些奇怪的陣型,可惜當時都是在行駛的車裡,沒拍攝下來。

一位新移民去更換汽車輪胎,按照國內的經驗,他想把換下來的舊輪胎賤賣給修配廠,便問多少錢?答曰一加元。他問怎麼這麼便宜,能不能多給兩個錢?答曰你有沒有搞錯呀,是你給我錢,處理垃圾是要交費的。

各家門口的分類垃圾桶

又見降半旗

到達魁北克的當天又見到降半旗,忙打聽出了什麼大事,原來是阿富汗戰場上陣亡的加拿大士兵靈柩運抵本土,降半旗致哀。我們國內經常發生礦難,如果也能降半旗致哀會如何呢?不敢想像。

再談文明與秩序

旅行期間不斷的感受到文明與秩序。行人過馬路,即使沒有汽車,也都耐心等候信號,沒有一個人先行,也沒有任何人監督。夜晚行車,沒有任何一輛車打開遠光燈,即使在城外的高速公路上,也一律使用近光燈。人多的場所,雖然不能鴉雀無聲,但絕對是屬於安靜的,沒有任何的大呼小叫,最繁華的商業建築里也聽不到任何喇叭的鳴叫。從多倫多到魁北克的高速公路並不寬敞,雙向4車道,和瀋陽到哈爾濱的高速公路是一樣的。如果我們開轎車走沈哈高速公路,經常遇到的情況是一輛時速81公里的大貨車在超越一輛時速79公里的大貨車,你要耐心等他們完成超越你才能通過。但是在加拿大,大巴車在高速公路行駛期間幾乎沒踩過剎車,為什麼呢?

大貨車幾乎都是一種型號的

因為在加拿大的高速公路上,相同型號的車幾乎都按照相同的規定速度行駛,相互之間不超車。大卡車型號也非常單一,沒有國內五花八門的各種樣式。所以大巴車超越大貨車很輕鬆,小轎車超越大巴車也很輕鬆,但大貨車不會去超越大貨車。

售後服務

今年5月份在洛杉磯的一家超市裡買了一個蘋果的MP3,120G的那種,大約比國內便宜幾百元,當然也是MADE IN CHINA。因為是名牌,又是在美國本土買的,認為質量一定不會出問題,也沒索要發票。沒想到11月份突然壞了,與電腦主機無法連接,估計是硬碟掉了。在網上查詢到瀋陽的蘋果專賣店在卓展,卓展又告訴我蘋果的售後維修在三好街金科大廈。到了那裡首先被告知:你的這個是水貨,不在保修之列。我說水貨也好,土貨也好,也是正常渠道買的呀。答曰:檢測費50元,如果是軟體故障,這50元可以修好,如果是硬體故障,就只能報廢了,50元不退。一想到12月份要去加拿大,還有一線希望,便告辭了。到了加拿大,找到蘋果的售後服務站,雖然不是在加拿大買的,雖然沒有任何發票,人家沒有任何廢話就給我換了一個全新的。竊喜!蘋果公司認為只要是他們公司出的產品,他們就負責,這就叫售後服務。國內的什麼海信之流純屬狗屁——新電視機掛在牆上,外框材質不佳承受不了自身的冷熱溫差開裂了,百般推諉無法解決。

油價

在美國期間,忘記看油價了,美製加侖和英制加侖與升的換算還不一樣,再加上匯率換算,還真不好對比。原來想加拿大是英聯邦國家,汽油的計量有可能採用英制加侖,與美國臨近,也有可能採用美製加侖。到了那裡才知道,加拿大的計量種類很複雜。汽油用升來計量,車速用公里,面積用平方英尺,長度單位一般是英制的英尺英寸,食品用磅,還有什麼盎司,連加拿大人也弄不清各種換算。北美地區的油號是87、89、和91,不知道是否與我們的90、93、97號相對應。12月5日渥太華的油價,按照6.5的匯率計算與國內基本相當,主要區別是這裡高速公路不收費。

歷史

無論是美國還是加拿大,歷史都不夠悠久。一般從15XX年談起,很多大事發生在18XX年。而我們一說公元前XXX年,西人自嘆不如,二三百年前的東西在北美地區那就是超級文物了。參觀加拿大歷史博物館,明顯感覺到內容太少,不「厚重」。

教育

中小學一律九點上學,三點放學。即使是這樣,仍然有議員提出孩子們負擔重,要議一議是否改一改。三點一到,統一標識的黃色校車便出現在大街小巷。高中也不例外,到點兒就放學。我站在學校門口觀察,同學們都很安靜的三三兩兩的各自散去,沒有追逐打鬧的場面。參觀生物展館期間正遇上一群小學生來上課,好像是自然或生物那類的課程吧,孩子們隨意得很。

參觀多倫多的塞尼卡學院本部(在北約克還有分部),在計算中心和圖書館等人多的場所也很安靜。

還去了多倫多大學的一個教學樓,在門廳拐角處有一群人在那裡或看書或進午餐,因為太靜,我都不敢往裡邁步了。

多倫多大學校園

沒有圍牆的地方

除了加拿大皇家造幣廠及各國大使館等少數地方有圍牆,絕大多數地方都沒有圍牆,即使是私人院落,也是象徵性的小矮牆。

加拿大皇家造幣廠

這些人打著標語、喊著口號在總理辦公大樓前抗議

首都渥太華的總理辦公大樓也沒有圍牆,排隊即可以進去參觀。多倫多大學也是如此,各種名目的公園也是如此,沒有界限。渥太華作為加拿大的首都,除了一些公共建築外,街道普通得很,甚至趕不上我們的「大城市」鐵嶺,樸實平凡的真是可以,被戲稱為「遙遠的伐木村」。

(待續)

推薦閱讀:

加拿大這裡新規 對狗主最高罰2.5萬
我適合去加拿大留學嗎?請一條一條對號入座!
「冰嘯」來臨,15分鐘吞12房
神准!你是什麼性格應該選什麼專業!看到第一個就給跪了!
加拿大也有野雞學校?艾瑪,防不勝防啊!

TAG:留學加拿大 | 加拿大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