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影響力遠遜第一季?

首先,選角太太太失敗。

大人們要麼愛演不真實,要麼內向不愛說,要麼老大太內斂,要麼長得不好,大人之間,大人和小孩之間互動沒戲看,不動人。

第二部還沒拍我就很擔心:爸爸放不開了,知道這是個show,知道怎麼演了,知道怎麼討好觀眾了,不願意在鏡頭前自然展示真感情了。

小孩在家裡也會受家人教導,知道怎麼在鏡頭前表現,而不是自然出鏡。

偏偏節目組完全沒有這個顧慮似的,還選了陸毅黃磊這樣的演員、曹格這樣的表演型歌手。而且陸毅又較內向,黃磊也許他就是這麼好這麼nice這麼完美吧,但我不要看勞模表演。曹格不錯,我覺得他很開朗,會說話,會教育人(曹格家規記得么?),節目很多點靠他帶。

吳鎮宇倒是之前不知道爸爸去哪兒很自然,但他放不開,年齡差太多,演老大演慣了的,香港人又很少和大陸人自來熟的,所以沒覺得他和大家相處多愉快。

楊威對不起了,和田亮相比,作為明星你長得太差了,又那麼內向,你的鏡頭很賣力,我知道你是個好人——但你,不討喜。

小孩很有特色,很可愛,但是為啥之間相處沒第一季那麼融洽,本真的段子沒那麼多,反而是成人的范更多一些,這個我也是不懂的。可能是這一季父母在家已經教過了吧。

節目組作死的事我就不吐槽了,天坑那麼好爬嗎?父親幼童,肩扛手提行李爬這種山,這麼危險,廣電總局這種節目也能通過?作為一個戶外徒步活動愛好者,我看的時候心驚肉跳,覺得這幫做節目的要拖出去斃了。

父親們打菜籽油,幫老鄉蓋房子,爬竹竿,都是體力勞動秀。拜託,可以弄一點有趣的嗎?

我喜歡小木屋的橋段,孩子之間濃濃的溫情,爸爸之間相互理解。喜歡媽媽來了的橋段,媽媽給寶貝們做飯,讓不善做飯的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學做飯,因為要為愛的人做飯,讓愛的人幸福。

最近把第一季又看了幾遍,小朋友們那麼的陽光、開朗、真實,小孩之間,爸爸之間相處那樣融洽。小孩們爸爸的性格都很開朗,王岳倫是我心中的男神——他哈哈大笑,不計較,不抱怨,心胸寬廣又幽默。

他們不是最好的爸爸,但他們真誠的學習和反思,我和他們在一起感受和進步。

第一季小孩不太知道成人世界的規則,只知道真心對人。今天下午寫郵件時,突然想起了天天摘狗尾巴草給爸爸,怕張亮沒拿到名次不高興,淚點低的我居然對著電腦哭了。

又想起來那次cindy和angela在菜園裡一點小矛盾相互不說話,然後cindy突然抱住angela說「我們和好吧」。小孩的世界,就是這樣——不解釋什麼,也不用道歉,就是「我們和好吧」。愛你們~


推薦閱讀:

賈乃亮的女兒甜馨真實名字是什麼?
《爸爸去哪兒》節目組去過的村子後來都怎麼樣了?帶動發展了嗎?
為什麼新一季的《爸爸去哪兒》不播了?
如何看待《爸爸去哪兒》中王詩齡的表現?
如何看待《爸爸去哪兒》第一季中孩子們的表現?

TAG:爸爸去哪兒(湖南衛視) | 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