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鋼的琴》有什麼政治隱喻?

等我把《鋼的琴》看到第五遍時,我明白了為什麼電影拍好後,張猛能看一百多遍了。如果我電腦里只能放兩部電影,一部世界,一部國產。那前者我會選《教父》,後者是《鋼的琴》。

此文主要討論一些《鋼的琴》里的季哥及其背後政治意義。

《鋼的琴》有什麼政治隱喻

一、鬥毆與法俗傳統

我並沒有判定張猛主觀上有講述政治的意願,但那一代人是組織的人,哪怕是最尋常人的生活、語言也都離不開政治和時代背景(「解放二姐夫思想」)。

季哥第一次出現,身邊坐著兩個打扮時髦的女性,加上他本來粗獷、闊綽的老大作風,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小姐」「二奶」。這裡想說的是挖鐵過程中的鬥毆,極具中國特色,值得一提。

工人被打傷流血後的第一反應,不是送往醫院止血,而是等著一位權威來「鑒定」傷勢。意思是,傷的越慘,談判時優勢越大。得等雙方妥協完畢,才能把人送去醫院縫針。

《鋼的琴》有什麼政治隱喻

電影里只是「迷糊」,所以一塊廢鐵就可以解決問題。但如果某一方有人給打死了,那哪怕錯誤在它,恐怕另一方也得賠錢道歉,甚至償命。對人不對事,「死者為大」的習俗在民法之上的這種傳統,玩味起來是很有趣的。

這讓我想起兩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老井》。前者伯虎進華府就是典型的「死者為大」邏輯,誰更慘誰更有優勢。劉心武講丐幫故意傷害小孩,因為越是傷殘兒童越容易博取同情。《老井》也一樣,張藝謀跳入老井在我們現在看來無異於無意義的自毀行為——井已經快被填住了,但卻被全村視為英雄。吳思的《血酬定律》談及天津青皮爭地盤、賭庄應付地痞也是相似的道理。

《鋼的琴》有什麼政治隱喻



推薦閱讀:

請問《奧特曼大電影銀河傳說》裡面都有什麼角色?
《異形:契約》這部電影有何亮點?
《山2》2017土耳其的9.7高分劇影評?
如何評價《驚天解密》,和王牌保鏢相比哪個好看?
對《盲山》這個電影有什麼評價?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