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程蝶衣為什麼十一年後自刎?

90年代出生的我,之前對霸王別姬這部影片接觸的不是很深刻,從小被陶醉在動畫動漫,以及美國大片中。中國國產的影片看得很少,儘管知道霸王別姬真的是一部經典巨作,但是面對韓劇和後宮劇的來襲,這是沒有看過經典《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程蝶衣為什麼十一年後自刎

直到有一季《王牌對王牌》的播出,邀請了當年的演員,他們的互動非常感人,但是由於沒有看過這部影片,所以不解其中意味。在朋友的極力推薦下,我還是找到了這部電影,決定一覽上個世紀的風華。

蝶衣和小樓之間的故事,動情又動理。深刻體現了當時動亂的場景,以及人與人之間無可奈何的舉動。當年扮演程蝶衣的張國榮老師已經去世,但是在這部影片中,他風韻猶存。一顰一笑,甚至一個眼神中,都體現著一個演員的自身素養。

《霸王別姬》程蝶衣為什麼十一年後自刎

程蝶衣和段小樓經歷了許多,從最開始的艱難苦練,到最後一炮走紅。中間經歷分歧,由於價值觀不同而選擇了不同的出路,兩人慢慢疏遠,又因為動亂而互相批鬥,直到最後。,一切終歸平靜。中間這些故事的發生太令人深思。一個簡簡單單的事情背後隱藏的是無數的無可言說的秘密。

程蝶衣之所以要自殺,在我看來,似乎是一種解脫。他終生為了追求戲劇,追求完美,追求近乎愛情的友情,最後卻從坎坷中爬出來,戲劇的鼎盛到衰落,他見證了。友情的分分合合,他也見證了。這麼多年來不過是看透人心,從低谷走向高處,又從高處摔落低谷。感悟一定相當的深。

《霸王別姬》程蝶衣為什麼十一年後自刎

而最後一切終於重歸平靜,他們在空曠的戲麴院演繹當年的風華又有什麼用呢?霸王別姬,虞姬終歸是別了霸王。就像程蝶衣對段小樓一份痴痴的感情,不能被世俗所承認。而他們對於戲曲的執著,也被新的時代所淹沒。時代舞台上終歸會有新的一批人崛起,程蝶衣的死並不能換回什麼,但對他來說,最是解脫。


人是一種脆弱的動物,似乎只要一個小小災難,或者一次並不強烈的情緒波動,便會走上了不歸路。但同時,人又是一種太堅強的動物,歷經多次毀滅性打擊,卻仍然可以堅強地存活下去。

《霸王別姬》程蝶衣為什麼十一年後自刎

對於程蝶衣來說,即使師哥並不與他一樣的心思,即使兩人之間幾乎要形同陌路,但畢竟段小樓仍然存活於這個世界之上。那麼他唯有繼續活下去,唯有如此,才能夠體味到曾經有過的哪怕是一丁點的幸福感。所以即使經受再多的精神折磨,他仍需要堅強地繼續活下去。

《霸王別姬》程蝶衣為什麼十一年後自刎

程蝶衣曾經說過,他要跟段小樓唱一輩子的戲,「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點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然而時隔二十一年,當二十一年之後,他終於能夠站在舞台上,再次與段小樓唱戲之後,他卻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也結束自己的舞台人生。對程蝶衣來說,他可以那麼清晰地記得二十一年這個數字,因為在他心目中,唯有舞台上的段小樓才是他虞姬的西楚霸王,才不是別的什麼人。所以,與他同台的時間是特別的。然而對於段小樓來說,沒有虞姬,還有別人,虞姬從來只是舞台上人,從來只是歷史中的烈女子,從來只是戲文里的一個角色。他也愛戲,但戲從未入骨。

《霸王別姬》程蝶衣為什麼十一年後自刎

或許,正如段小樓說的那樣,虞姬是真虞姬,霸王是假霸王。所以,程蝶衣對段小樓,終究是痴心錯付。我曾經想過,段小樓或許是不明白陳蝶衣的感情的吧。然而,這句話卻讓我確定,他懂的。他明白得很,但他不會回應,他只想要點醒陳蝶衣。然而,陳蝶衣入戲太深,已經無葯可解。

既是真虞姬,那便或許只有自刎一條路可以走了吧



《霸王別姬》被奉為經典,而自刎這一幕又是這部電影中經典的橋段,讓人唏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啊,對於程蝶衣來說,段小樓對他有知遇之恩,一開始為了報恩,後面卻因為《霸王別姬》這個戲而對師兄產生了情愫,其實段小樓的思想是單純的,他的心中只有他的師兄,而生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就註定兩個人的命運不會那麼平靜,在經歷了抗戰解放以及特殊的那段時期後,嘗盡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的程蝶衣已有心死變成了哀默,他兒時的師兄已經不再是那個師兄,而在他的心底卻依然還有那麼一絲眷戀,自刎不僅僅對他是一種解脫,也是一種宣洩,宣洩他心中的愛和恨,更是一種吶喊,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對戲的痴迷和對戲劇的落敗的失望。

對戲劇的痴迷達到了一種瘋狂的程度,他覺得自己會和段小樓唱一輩子戲,做一輩子的霸王與虞姬。

這是對戲劇最瘋狂的追求了,可是段小樓找了女人,從此以後霸王與虞姬之間多了一道障礙。

虞姬從此得不到寵愛,可能《霸王別姬》也唱不好了,帶著這種失望以至於絕望,程蝶衣唱了一場「姬別霸王」。

《霸王別姬》程蝶衣為什麼十一年後自刎



《霸王別姬》程蝶衣為什麼十一年後自刎

程蝶衣在十一年後自殺,當然是忘不了他的師兄嘍,雖然霸王(師兄)早死了,但是程蝶衣很想念。經過了十一年的煎熬,程蝶衣看清了很多東西,認清了世態炎涼,最終選擇解脫,而解脫的方式也是和霸王戲中方式一樣,選擇自刎,真是可悲可憐啊。

而程蝶衣的扮演者哥哥張國榮像極了程蝶衣,雖然我們不願意談論這一話題,可實際上由於參演《霸王別姬》讓哥哥深入其中不能自拔,最終造成了悲劇的誕生,我們懷念哥哥,也替哥哥惋惜。


《霸王別姬》這部片實在是經典,而劇中張國榮所扮演的程蝶衣也是以「不瘋魔不成活「」這樣的一種狀態在詮釋這一角色。有人可能覺得為什麼當時在文革時期受到了那麼大屈辱的程蝶衣沒有選擇自殺或者是死亡,而一直要等到11年之後所有的事情都被平反了才選擇自刎在戲台之上。而我覺得正是因為程蝶衣願意去和他的師哥經歷這一系列的苦難,因為他曾說過我們要一輩子一直走下去,所以他才會一直堅持到自己堅持不下去的最後一刻,而在平反之後,所有的一切堅持似乎已經變得都沒有了意義。他選擇在師哥面前自殺也是想和師哥永遠的一直走下去,即使這種感情不受認可。



他為什麼要在時隔十一年之後才自刎呢?在我看來或許他是在等,等那個他心中的所謂的愛情、那個不被世俗所承認的愛情。

他多麼希望師哥能夠離開那個女人和他一輩子不分開,多麼希望師哥能夠和他演一輩子的霸王和虞姬。

就像樓上所說的,他希望和師哥演一輩子,差十年、二十年都不是一輩子。

用段小樓的話說他「不瘋魔,不成活」,程蝶衣真的是,或許死對於他來說真的是一種解脫,就像樓上都說過的一種觀點——是一種解脫。


自刎更多的是一種解脫,或者失落,程蝶衣的一生就是為了戲劇而生,藝術是他的終生追求,他的生活,京劇,表演,友誼。支撐他活下去的有對京劇發揚光大的信念,和師兄小樓的情誼,但是十年動亂,京劇已經沒落,自己追求的藝術境界已經消失。而自己的師兄又與自己反目。支撐他的兩大支柱都已經消失,他的人生已經沒有活下去的信心了,所以,自刎,說是悲情不如說是一種解脫。離開,是為了更好的回來。


沒有了愛,沒有了希望,沒有動力,他喜歡他師兄,但是他最後和楊小樓對戲的時候終於弄明白了一件事就是他是個男兒郎不是女嬌娥,他這一生都是不可能和楊小樓有什麼關係了,而且師兄的背叛,而且是為了維護菊仙對他的背叛,對於精神上也帶著非常濃厚潔癖一直都是創傷,最後對戲時候的突然的明白,估計也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死了才能從戲裡走出來,演戲已經走火入魔,不能自拔。不受控制的戲份。演的投入,戲裡戲外分不清,進去了出不來,只能按照戲中的結局走了。。



真的就是人生如戲,他看透了這個社會、看透了世態炎涼。正如上面所說的,他就是想解脫,他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來苟且偷生,他追求的一切都沒有了。虞姬只能自刎來結束這段悲傷,他的一生只有兩個,一個是戲劇、一個就是師哥,如今這兩個都已經不屬於他,他只能選擇重生。死亡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哥哥」,我尊敬一生,熱愛一世,他的才華世人共知,想知道為什麼自刎?我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更不想議論,誰真想知道自己個去找哥哥問( ⊙ o ⊙ )啊!


推薦閱讀:

陳凱歌后來的電影哪一部更接近《霸王別姬》?

TAG:電影 | 霸王別姬 | 生命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