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一部歷史

原文轉載自虎撲論壇ACG區 作者@玄少俠

所有的悲歡都已化為灰燼,任世間哪一條路,我都不能與你同行 ——席慕蓉

「民國才女」張愛玲曾說過:童年的一天一天,溫暖而遲緩;正像老棉鞋裡面,粉紅絨里子上曬著的陽光。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繽紛多彩的。那些照進童年的陽光里,總有那麼幾束,直到今天仍然在每個人心裡散發光芒。今天我想說的,正是那束名為「上美」的光。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幾多年前,曾被譽為中國甚至亞洲動畫的希望。這完全不是過譽,應該說,在當時這是一個恰如其分的表述。而如今,國內動漫產業在國際甚至國內的影響力,早已江河日下,更無法和日本這樣的動漫王國相提並論。「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這些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呢?上美作為國內甚至亞洲大型動畫的濫觴,又經歷了幾多變遷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曾經盛極一時的動畫大廠的前世今生。

1.篳路藍縷(1949年前):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

說到上美,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便是我國動畫事業的創始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萬籟鳴先生。萬籟鳴(1900.1.18-1997.10.7) 號籟翁,藝名馬痴。世界動畫大師,藝術大師,中國剪紙藝術第一人,動畫電影創始人,世界著名導演,近代世界500名人之一。

1920年冬天,在上海閘北天通庵路的一條弄堂里,鄰里們經常可以看到,有個亭子間里,總是徹夜燈火通明,室內的房客,好像從來不睡覺似的。好奇的人不免要多方打聽,原來這裡是個特殊的電影實驗室,一個特殊的創作班子———萬氏四兄弟,正在搞卡通(即動畫片)試驗。四兄弟的名字分別叫萬嘉綜、萬嘉淇、萬嘉結和萬嘉坤。當人們知道他們是在搞卡通試驗後,就送給他們一個風趣的稱號:萬氏卡通。萬氏四兄弟後來創作美術片時的署名依次是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和萬滌寰,這是他們各人為自己起的號。

1938年,美國迪斯尼推齣動畫片《白雪公主》,影片耗資百萬美元,歷時三年,上映後風靡全球。《白雪公主》在上海放映時,也盛況空前,票房價值很高。這樣,上海一些資本和影片商,紛紛創辦影業公司或卡通部。

時光流轉,歷史的車輪來到了1940年。在當時消極防禦的政策出台後,大量文化題材的電影都停止拍攝,無事可做的萬氏兄弟回到「孤島」上海。《白雪公主》在上海的熱映對萬氏兄弟觸動很大,他們決心拍一部高質量的動畫長片揚眉吐氣。於是,1941年,萬氏兄弟帶領100多人經過一年半的苦幹,終於在聯合影業完成了一部長達80分鐘的動畫長片——《鐵扇公主》,再次震驚了上海灘。它的票房收入超過了當時上映的所有故事片,而《鐵扇公主》也成為當時比肩世界動畫電影的一出傑作。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正是看了這部動畫,才立志成為漫畫家的。後來他訪問中國時還特意拜訪萬籟鳴先生,拉著萬籟鳴先生的手激動地說:「我就是看了你的動畫,才走上動漫道路的!」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當年的中國動畫產業,產生於戰時的狼煙烽火之中,卻沒有帶上一點點悲傷色彩,反是創始人積極樂觀的心態,造就了早年中國動畫電影在亞洲乃至世界超然的地位。前輩篳路藍縷的艱辛創業,方才換來後來上美紅極一時的盛況。

順便說說創始人最後的結局吧。進入60年代後,萬籟鳴先生執導了新中國第一部動畫《大鬧天宮》。兩年後,萬籟鳴先生被隔離審**查,隨後被下**放。同期,國內的主流影視作品是《趕英國》、《萬噸水壓機站歌》。

2.蓬勃發展(1950——1965):況有短牆銀杏雨,更兼高閣玉蘭風

1950~1952年,上海長江電影製片廠、崑崙影業公司、文華影業公司、國泰影業公司等8家私營電影企業聯合組建為國營的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1953年2月上海電影製片廠與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合併,仍沿用「上海電影製片廠」廠名。其中,東北電影製片廠1949年成立美術片組,次年遷到上海,隸屬上海電影製片廠。1957年4月,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正式建廠,設動畫、木偶和剪紙3個製片部門。

童話故事《神筆馬良》曾經影響了好幾代人,被譯為多國文字,並被收入小學課本中。而將這部首次搬上大銀幕的,正是我們熟悉的萬籟鳴先生和他的上美。1955年,一部名為《神筆馬良》的木偶人動畫片被搬上大銀幕,隨後掀起了一陣動畫熱潮。《神筆》是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中國美術片,並多次在國內國際上獲得過電影大獎。1956,影片獲第八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兒童文娛片」一等獎。

1960年,上美推齣動畫電影《小蝌蚪找媽媽》,是我國第一部水墨風動畫電影,原型出自於白石老人的水墨名作《蛙聲十里出山泉》。1962年,《小蝌蚪找媽媽》獲第四屆法國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動畫電影《大鬧天宮》問世(曾於1961年推出上部,1964年發行完整版)。該片以神話形式,通過孫悟空鬧龍宮、反天庭的故事,比較集中而突出地表現了主角孫悟空的傳奇經歷。把《西遊記》繪成動畫,是萬籟鳴一直懷揣的夢想,特別是最激動人心的孫悟空「大鬧天宮」的那一部分。萬籟鳴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說過:「在舊社會,我飽嘗辛酸,始終無法實現這個願望。我為之苦悶過,因為終日奔波,到處『遊說』,確實遭到白眼;我為之欣喜過,有人願意投資拍攝,我經之營之,花了半年多的心血,但到頭來願望還是成為泡影;我為之絕望過,因為動畫事業到後來已經夭折,感到此生再也沒有可能把『大鬧天宮』繪成動畫了」。最終,他還是成功了:他帶著夢想中的《大鬧天宮》,獲第二十二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1965年,上美推齣動畫電影《草原英雄小姐妹》,根據內蒙古烏蘭察布盟達茂聯合旗兩位蒙族小姑娘龍梅和玉榮冒著風雪、搶救公社羊群的真實事迹創作,真實地再現了小姐妹倆為保護集體財產與暴風雪作鬥爭的場面,集中表現了她們與暴風雪頑強作鬥爭的驚人毅力,歌頌了她們愛惜集體財產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該影片榮獲第二次中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委員會三等獎。

這段時期,初生的上美帶給我們太多意外,太多驚喜。一串串後來熟悉的名字:《小貓釣魚》《豬八戒吃瓜》《小鯉魚跳龍門》《沒頭腦和不高興》《三毛流浪記》等等,一起構成了無數人的童年回憶。而一連串國內外的動畫最高獎項,則是上美所獲的藝術成就最好的證明。

3.沉寂的日子(1965——1978):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極端的年代裡,文化產業也不能倖免。

《南方周報》曾有一篇採訪高畑勛的文章,其中高畑勛就表示自己和宮崎駿都很讚賞和看中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作品:「尤其是特偉先生的水墨畫動畫片,讓我們受到巨大影響。以後作品中才出現了留白」。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廠商,在混亂的日子裡,流失了眾多動畫人才。萬籟鳴先生在此期間被下放,他的兄弟萬古蟾先生也被下放到上海市郊奉賢縣的幹校勞動。

在滾滾而動的歷史車輪面前,上美也被裹挾其間,並不能夠獨善其身。

4.鳳凰涅槃(1979——1999):一泊沙來一泊去,一重浪滅一重生

新時期的上美,在新的文化政策下,重新獲得了新的生命。

1979年,上美髮表木偶戲新作《阿凡提》,成為了80後一代人共同的回憶。本片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

1980年,上美推齣動畫《雪孩子》。與此前的喜劇風格不同,這次的故事是悲情收尾。在影片末,雪孩子最終融化、靈魂飛上天空的場景,不知讓多少人為之動容。

1984年,上美再次推出大作《黑貓警長》,是國內原創經典動畫之一 。該動畫自1984年播出以來,一直受到廣大觀眾,尤其是少年兒童們的喜愛,成為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少兒的美好記憶。動畫片講述了機智、勇敢、帥氣的黑貓警長率領警士痛殲搬倉鼠,破偵螳螂案,消滅一隻耳等一個又一個危害森林安全的案件,令森林中的各種動物得以過上安枕無憂的日子的故事。

1986年,曾經最受歡迎的動畫《葫蘆兄弟》走進了千家萬戶,至今已經成為中國動畫經典。講述7隻神奇的葫蘆,7個本領超群的兄弟,為救親人前赴後繼,展開了與妖精們的周旋。

1987年,無數人的童年陰影《邋遢大王奇遇記》問世。影片講述了一個不愛乾淨又貪玩綽號為「邋遢大王」的男孩誤闖「地下老鼠王國」,在小白鼠的幫助下,與大黃狗、小花貓一同逃離到地面的故事。

兩年後,又一部經典長篇動畫《舒克和貝塔》問世。《舒克和貝塔》是根據童話大王鄭淵潔小說改編,主要講述了背負「小偷」罵名的老鼠舒克和老鼠「貝塔」,分別開著飛機和坦克幫助他人,戰勝海盜,最後保衛了人類和平的故事,相信這也是無數90後的共同回憶。

1999年,上美髮布動畫電影《寶蓮燈》。本片根據同名中國神話改編,講述了沉香歷盡艱辛拜師學藝,最終通過寶蓮燈打敗舅舅二郎神救出母親的故事。影片於1999年7月30日上映,並獲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這段時期的上美,可以說是發展史上的另一個高峰。儘管經歷過混亂時期,但在動畫組的不懈努力下,依然有大量精品動畫問世。

5.帝國飄搖(2000——2005):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千禧年後,上美的發展逐漸開始停滯,固定薪酬制度成為這座國有大廠進一步發展的桎梏。相比於日本的動漫公司的計件付酬制(按原畫一張多少錢、動畫一秒鐘多少錢來計酬的制度),這樣的薪酬制度顯然是缺乏激勵作用的。古老的動畫大廠已經初顯頹勢,饒是如此,上美在這一時期,依然產出了不少動畫精品。

2000年,另一部童年陰影《鴨子偵探》問世,改編自羅伯特·誇肯布希的小說《鴨子偵探》,由上美和加拿大片方合作製片,主要講述了鴨子偵探梅拉德用她的聰明才智破獲一樁又一樁案子的故事,是一部經典的偵探題材的動畫片。

2001年,上美推出順應潮流的青春動畫《我為歌狂》,再度引起一陣熱潮,影片以青春的節奏和新世紀嶄新的視聽形象成功開闢了中國動畫片歷史的新篇章。

2004年,類似《蠟筆小新》的生活喜劇動畫《大耳朵圖圖》走上了電視熒屏。該劇講述了小朋友圖圖和他的父母一家三口的生活瑣事,其中圖圖是個小搗蛋兒,腦瓜里充滿了各種各樣新奇有趣的念頭。故事選取了幼兒生長的每一個領域,關注孩子和父母們關心的每一個話題。

新千年的頭五年里,儘管發展遭遇波折,但上美依然不甘落後,推出了一系列順應潮流的作品。這段時期,儘管上美不再是亞洲動畫霸主,但在跟隨潮流、引領國內動畫市場方面,依然具有無比的影響力。

6.夕陽西下(2005至今):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在新世代日本動畫逐漸在中國擴散影響,同時中國民間動畫廠不斷崛起的雙重夾擊下,「上美」這塊曾經的金字招牌,逐漸暗淡了下來,終於失去了昔日的光輝。

這裡引用一位上美附近居民的原話:

「上美廠門口的保衛室一個保安都沒有,從外面看破的和爛尾樓一樣。四年初中只有一次被路人問過上美廠在哪裡,印象很深是一個六十左右的阿婆。平時上美幾乎沒有一個人進出。上美對面有家羅森,我幾乎天天放學去坐個半小時,算起來應該正是下班時間,但也不見下班的人流,可以說上美廠完全就是死亡狀態」。

曾記昔年,白衣少年;鮮衣怒馬,策馬風流。

嘆如今,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記憶里的美好,不曾遠去。

國內動漫產業的崛起,依然有待時日;上美曾經所獲得的輝煌成就,依然將被人們銘記。

希望在中國動漫文化產業走向復興的路上,大家都不會忘記「上美」這塊偉岸的路標。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推薦閱讀:

陳欣怡葯檢陽性,如此危機該怎麼辦?
不應該讓年輕人閉目塞聽,而是要讓他們去辨別是非
中國一項3000億工程啟動:將令殲20性能翻倍提升!
中國手機市場2018年1月零售檔位情況
繼日本之後,中國也將進入低慾望社會

TAG:動漫 | 社會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