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澄:到底什麼才是低水平的勤奮?

1

昨天文章中,我講到了爬樓隱喻,觀察永澄50天活動的參與者韓MM留言說:

為了便於你看清楚,我把文字複製出來,#觀察永澄50天實驗-02天#韓MM:

躍遷,讓你的能量級別跨升。 反覆查看此文,感受特別深。每個層級的世界,找樓梯進行躍遷,對照此文,對百萬富翁計劃裡面的財富級別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幸在老大帶領下玩過一次現金流遊戲。每個層級的低水平奮鬥,特別像人們忙忙碌碌在老鼠賽道中跌跌撞撞。進入富人到以後就是所謂的躍遷吧,能量級別看到的事物完全不同。 認真跟隨老大(因上努力),每天記錄觀察,期待自己的躍遷(果上隨緣)。

我看到了這句「每個層次的低水平勤奮」,忽然就很想說說看,低水平勤奮到底是什麼?誰的做法屬於低水平勤奮,誰的不是呢?

2

還來看看爬樓隱喻(關於這個隱喻,建議你去往《最近很火的那個詞「躍遷」,到底是什麼意思?》看看它具體是什麼。)

看上圖,假設這棟樓有四個樓層,各個樓層通往下一層的樓梯(黑色表示樓梯)都不在一個位置上。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選擇:你究竟在某一樓層打拚,比如說在某一種環境下多年做著同樣的事情呢,還是想辦法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找樓梯進入下一個樓層,這都是因人而異的。

不過,我經常說,你設定的標準決定了你的層次,五星級的標準看上去辛苦,實際上一定比二星級的標準過著更好的生活。但是,為什麼還有很多人寧願停留在某一個層次呢?原因我不清楚,不過,好在絕大多數人願意待在某一個層次不提升,才給了少數人出人投地的機會吧。

你選擇哪種人生方式?

3

爬樓既然是個隱喻,它其中必然暗含大量的重要觀點,這裡列舉4條:

不同層次的人眼中有自己的真實。每個樓層的人,都能看到上下的一兩級樓層。他們看到的世界是各不相同的,很多時候,上個樓層不太能理解下幾樓人的想法,而下面樓層的人甚至不知道有上幾樓的存在,更無法理解上層人思考問題的方式。大家看到的世界各不相同,每個人都是真實的,只是,這個「真實」的範圍是不同的。但是,你如果知道樓層隱喻,就會知道有其他「真實」的存在。

只有進入到上一層樓,才有巨額收益。做任何事情必須首先思考「Why」的問題——「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呢?」,其實,這就是任何一件事的「目的」。當大家想明白之後,都知道自己做事情是為了價值,價值積累、交換和變現。那拿價值變現來說,你究竟是要一兩倍的收益,還是要幾百倍、幾千倍的收益呢?這是一個人的選擇問題,你究竟是在滿樓層奔跑,還是尋找樓梯去往上面的一層呢?你必須知道:如果你想要巨額收益,那必須要去往更上面的樓層才行。

一些人可能自行找到樓梯進入上一個樓層。由於每個樓層都有樓梯,有的時候,找到樓梯需要耗費巨大的時間、精力成本,但是也有時,不經意間樓梯就在你的面前。如果你可以找到樓梯,就很有可能去往上一個樓層,這種感覺叫做驚喜,或者查理芒格說的疊加放大效應。但是,如果很偶然地進入上一層,可能自己會陷入在撞大運、驚喜中難以自拔,沒有覺察到自己的層級變了,可能還會延續自己的玩法。

每層樓的玩法各不相同。隨著自己眼中的真實開始慢慢變化,每次進入下一個樓層,就會發現:不同樓層的生存方法是不同的。之前在下面樓層中所掌握的生存技巧甚至不能滿足上一個/幾個層次的基本要求,甚至活不下去了。所以,這個時候,你要趕緊更換狀態,學習新玩法就好了。

4

通過爬樓模型的幾個觀點,可以推導出這樣的情況:

有一種人,平時很努力地生活著,也很希望自己能夠進步、提升。忽然有一天,他們找到了自己樓層的樓梯(可能是積累到了、可能是參考高手標準等),他們進入到了上一樓層。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提升了層次,還在用原有的方式來努力,因此,他們覺得有點不自洽了。

這種不自洽的名字就是:低水平的勤奮

低水平勤奮的表現是:很努力地在投入, 但是,很多事情都沒有做到點兒上,看著很勤奮,但實際上是在做些不太重要的事情。

我分析之所以會出現低水平勤奮,主要原因是:

  • 自己的層次提升了;
  • 但自己並未意識到層次提升;
  • 依然使用過往方式努力;
  • 努力方式和新層次的要求不相匹配。

這種例子很多:有人打卡獲得了第一次成長,於是他就一直打卡;有人通過朋友圈把文章點贊提升了,於是就拚命刷朋友圈;有人通過欺騙獲得了別人的信任,於是他在去欺騙更多人……

這都是低水平的勤奮啊,換個時尚點的詞,叫做:你的基因限制了你的發展,你路徑依賴了!

5

如果你學過管理,就會明白一個基本原理:任何方法都有自己的使用場景和邊界。

邊界之內你用方法是有效的,你的知識所及必然所向披靡;邊界之外是見識,它靠的不是知識了,而是思考能力了。需要你去判斷下面的問題:

  • 我當下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 這個問題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 是什麼造成了這個問題?
  • 造成問題假設和出發點目的究竟是什麼?
  • 關於目的的假設又是什麼?這個假設真的是自己想要的么?
  • 如果要想實現這個目的,更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 新的方法是否可以解決當下棘手的問題?

是不是覺得這些問題好麻煩啊?能不能讓我簡單點生活啊?當然可以的,畢竟這是在認知邊界之外才需要思考的問題,只是在舒適區生活的人,不會遇到這些問題的。想不清楚就可以直接跳過或者回去舒適區就好了。

其實,這就是跳出系統看問題的思路,也是問題可以得以解決的關鍵思路,更是基於「遞弱代償」原理實現「做少得多」的核心思路。

所以,你必須要跳出系統來看待能量級別提升的問題,尤其是工作7-9年以上的職場人、持續創造的創業者、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勢能的躍遷式成長者,你更新是需要判斷自己的能量級別,如何將當下結構掌握,如何通過變換姿態、切換軌道、調整結構進入下一個能級,這才是關鍵問題。

而這也是讓你擺脫低水平勤奮的關鍵!

6

所謂的爬樓,看上去那麼生動形象,但是實際中,並沒有樓層給你參考,尤其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那怎麼才能跳出系統來看待呢?套路是有的:認知躍遷,通過掌握多個領域的範式獲得底層規律來倒推自己的定位;大神助力,有那種高你N個維度的人,直接把每個樓層的努力方式告訴你;黃金思維圈,訓練自己思考目的的能力並擁有判斷假設的敏銳度;對照高手,看看你的努力姿勢,高手們做不做,他們不做一定有原因,然後再分析判斷。

說到底,就是需要思考,思考了再努力,低水平也值得,沒有思考就努力,怎麼得都不能高水平!而思考這種事情,典型的「時間的朋友」,就得通過時間的積累才能獲得的,沒有捷徑可走,所以,紮實想想事情吧,早點開始有好處。嗯,這應該是聰明的勤奮吧!

昨天,我發了一張在嘉興禾城農商銀行培訓的照片,那是給「青年員工成長計劃」準備的目標管理課程,講了完整的一天。但是,你知道的,我一出差休息就不太好,各種交流、安排事情,導致昨天寫日更的時候就睡到電腦上了。所以,只是發了張圖出來~

我以前很少接線下培訓的,可是為什麼這次我接了呢?懂我的夥伴可以根據我的決策原則猜猜看,你也可以聯想一下50天的觀察實驗~

這樣,我們今天算作實驗的第03天,昨天發圖不算。今天留言使用的標籤是:#觀察永澄50天實驗-03天#。我想問問你有沒有過樓層升級的體驗,如果有的話,那是什麼?有沒有低水平器勤奮的經歷,你覺得那個原因是什麼?

請一定把你的留言自行保存,後台每篇文章平均300留言量,我不能把所有人的留言上牆。一定要保存好,以免領不到最後福利。

注意,7月13日,我將發布一個小入口,持續觀察的夥伴可以通過這個入口加入到更靠近的地方來觀察!嗯,不說了,就這麼多吧~

易仁永澄,助力職場青年的個人目標達成。

個人公眾號:永澄老師(YCMentor)要想目標達成,就找易仁永澄!

推薦閱讀:

正念法:一個簡單有效的個人發展小技巧
永澄:怎麼用腦圖來積累思維模式?
若干年後,你一定會感謝單身時就做好這些事情的你!
永澄:打通的喜悅!我的自我管理系統升級簡史
永澄:因為畏難而行動崩潰,怎麼辦?

TAG:目標管理 | 個人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