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里的明代長劍與工部腰刀

視覺江湖的締造者

江湖是什麼?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在徐克將笑傲江湖系列拍到第三部《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的時候,遠道而來的西班牙艦長向隨行的明朝官員提出了同樣的問題。在沉思了很久之後,這個明朝官員回答說:「江湖就是我們武林中人出出入入的地方」。

但是此時的江湖,距離這個系列的第一部《笑傲江湖》上映僅僅過去了三年,無論從服飾道具還是表演風格上都已經變得面目全非。毫不誇張的說,胡金銓花了近三十年打造的江湖,就在此時開始崩塌。

若論及現代武俠電影,胡金銓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重要人物。他的作用,就是把江湖徹底的視覺化。

在胡金銓拍攝武俠電影之前的十餘年,是梁羽生和金庸的武俠世界,他們的武俠小說寫出了厚重的歷史感,并力圖將「廟堂」與「江湖」統一起來,將行俠仗義與歷史時空緊密地結合。江湖無處不在,江湖又在於人心。

小說可以引發讀者的無限想像,那麼對於電影觀眾而言,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應該如何呈現?廟堂之高記錄在歷史與文物古迹中,具象起來相對容易;那麼江湖之遠,應該遠到那裡去。

胡金銓完美的復原了荒野客棧,尤其是牆上防狼白圈

自《龍門客棧》開始,胡金銓便把江湖放安置於客棧之中,而客棧又位於一個荒蕪封閉的野外世界中,出關則是江湖之遠,入關則是廟堂之高。從此以後,客棧成為武俠電影中的一個把江湖具象的視覺化存在,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胡金銓一手締造了電影中的江湖。

金庸最初寫《笑傲江湖》的時候,刻意模糊了時代的歷史背景,那麼胡金銓在拍攝《笑傲江湖》的時候,便特意把時代安放在了自己最喜歡的明朝,並且加入了慣用的東廠太監陷害忠良的故事。為了突齣電影的歷史感,胡金銓在開拍之前做了很多準備,對於影片中出現的官職品位、兵器道具、服裝布景莫不精心考據、要求嚴格,以體現歷史的真實感以及營造歷史的氛圍。這樣的江湖,僅僅通過這些服飾道具便與廟堂產生了緊密的聯繫,就有了安穩的立足之地。

華山派盤鐔長劍 銳不可當

劍是江湖中人首選的第一武器。令狐沖手持一把長劍,使出的獨孤九劍冠絕江湖。這把劍,看似普通,卻並非憑空捏造,僅僅通過劍體的造型,就能看出導演對於明代長劍的復原。

盤鐔葫蘆首銅裝劍

明劍形承宋制,且已經不再作為士兵戰場格鬥必備的短兵器。但是就其形制和功能而言,可分為三種:一種為皇室及公卿佩劍、二為戰場軍官佩劍、三為民間習武防身者和私人武裝所用。

明代是劍作為制式武器介入戰爭的最後朝代。軍隊中士兵及低級軍官基本佩刀,而中高級軍官佩劍之風猶盛。存世的明代長劍款式多樣、裝飾簡單,裝飾大多以鐵和銅為主。而且明代長劍偏於實用,大多厚脊闊刃,前後等寬,劍尖呈鈍角或弧形,作用劈刺並重,軍用佩劍尤重劈砍,這些特徵正是由於其戰場拼殺功能所決定的,它明顯區別於劍尖狹窄銳利,以削刺為主的清代長劍。

盤鐔和瓜首明劍

明代中後期,受到日本刀的影響,戰場劍與民造劍出現了類似於刀鐔的盤形護手,這種護手最大面積的保護了手部,而葫蘆形或者瓜形的大比例劍首則平衡了配重,當時無論是高級軍官還是民間俠客,都喜歡用實用的盤鐔護手,這在畫作,雕刻和實物都有佐證。

明— 黃濟—《礪劍圖》

《東方不敗》中李連杰飾演的令狐沖手持盤鐔瓜首長劍

電影中令狐沖和華山弟子手持的長劍,就採用了盤鐔、瓜形劍首,這種劍的形制,可以說十分符合使用者的身份和影片中的實戰環境。因為明代開國之初,初由於朱元璋主張文武兼備之舉,所以據文獻記載明代許多士人「善擊劍」,例如鄭定、劉繪、張家玉、徐舫、劉宇亮等人,表明劍法在民間還是相當盛行。明代何良臣記載「軍中諸技,惟刀劍法少傳,若能滾入,使長兵不及遮攔,便為熟矣。」這樣的論述。隨後他對當時的劍法進行了記載:「劍用則有術也,法有劍經,術有劍俠。故不可測,識者數十氏焉。惟卞莊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主之顧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劍,庸或有傳,此在學者悉心求之,自得其秘也。」另外明代有關記載劍法的劍譜有唐順之在《武編》前集卷五《劍》中記載的15句古佚劍訣,明晚期畢坤的《渾元劍經》,更為珍貴的古劍譜,茅元儀也在其《武備志》中收錄了一篇劍譜,這份劍譜是茅元儀從朝鮮得來,有譜、有勢、有圖,十分難得,是研究明代古劍法難得的資料。所以有明一代,著名劍術名家輩出,如俞大猷、張松溪、王宗岳、吳殳等人都是用劍高手。

朝廷鷹犬當然要用工部腰刀

影片中番子手持的即是工部腰刀

作為宋代手刀的直接延續,明朝出現了雁翅刀和工部造腰刀。而電影《笑傲江湖》、《東方不敗》、甚至是後來的《新龍門客棧》中,東廠番子所使用的腰刀,都具明朝中晚期的工部造腰刀的特色。

存世的工部造腰刀

這一類腰刀刀身比普通雁翎刀刀姿直,刀頭相對比較鈍,刀尖夾角大約為45度,與普通雁翅刀的區別是刀尖部分無鋸齒,在距離刀鐔大約10-20厘米處有類似吞口一樣的凸起,並以這道凸起為界限,刀背同時開反刃,並且有一條細血槽直到刀尖。

刀身刻字

這類刀的形制與裝具樣式相對比較統一,據存世工部刀來看,全部做工精良,這顯然是官方標準化生產的結果。這種情況,只有精銳部隊或者皇帝身邊的直屬侍衛隊使用,雖然歷史文獻對此類腰刀沒有明確記載,但是這一類腰刀的靠近刀鐔的凸起處都刻有工部製造X斤X兩字樣,所以收藏界一般將這類刀統稱為工部腰刀。

明代的工部作為六部之一直接對皇帝負責,除了負責全國土木、水利工程、開礦冶煉、紡織等工作之外,還負責製造機器、武器、火藥和其他軍用物資。工部大費周章的製造這一類腰刀,只能是出於某一個將領或者內閣的安排,鑒於目前工部腰刀只在山西河北一代有出土存世,是宣大總督旗下的變鎮部隊使用也未可知。

刀頭形狀特寫

刀刃夾鋼線特寫

裝具夔龍紋特寫

從外觀形制上看,工部腰刀刀頭呈現出雁翅狀,這類刀形流行於明代中後期到清代前期,裝具上的紋飾也大多陰刻夔龍紋。由於目前存世的工部腰刀樣式簡單,功能也以劈砍為主,而且這種刀鍛造使用的夾鋼工藝,刀身中間為鋼,左右兩面為皮鐵,皮鐵鍛造的紋理非常漂亮,擊打刀體聲音清脆,與普通的官造或者民造明清刀劍有很多不同,雖然這種腰刀鍛造精細,但是還達不到明清之際公卿貴族使用的標準,所以有可能中下級軍官的佩刀,而且這種刀所應對的敵人不應該是身著重甲,只是穿戴簡單的皮甲或者布甲,很有可能是位於明帝國北方的蒙古或者後金人。

《出警圖》

胡金銓在拍攝《龍門客棧》之前,為了還原明代錦衣衛和東廠的服飾和武器,胡金銓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研究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畫作《出警圖》和《入蹕圖》,最終終於找到明代錦衣衛的工筆畫像。考慮到當時觀眾的接受度,圖中錦衣衛使用的「倭刀」終究沒有在影片中出現,取而代之的則是貫穿於《龍門客棧》、《迎春閣之風波》、《笑傲江湖》系列等電影中出現的工部腰刀。

看罷了這刀光劍影里的詩篇,才知道《笑傲江湖》不禁道盡了江湖上的風波與險惡,同樣也訴說著電影工作者的努力與艱辛。觀眾看到的一刀一劍、一歌一嘆、都成了現代武俠電影新的發端,這絲絲入扣的細節,一點一滴溶入觀眾的心中,歷久彌新,愈來愈濃。

weixin.qq.com/r/hTsXDy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2017年有哪些華語動作片?
電影截圖(一)
《24小時 末路重生》這部影片主要內容是什麼?
怎樣評價《阿黛爾的生活》?
終結者2 審判日的影評是什麼?

TAG:冷兵器 | 電影 | 武俠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