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亟需解決4大矛盾

近年來,共享經濟快速發展,給傳統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與創新。一方面,共享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出行變得更加便捷,生活更加多資多彩。另一方面,部分傳統企業在共享經濟的衝擊下淪為代加工,少許行業巨頭在共享經濟的衝擊下,業績快速下滑,甚至關閉業務。

2017年,共享經濟經歷了過山車似的發展,截止到11月份,已經有50多家企業瀕臨破產停業,押金難退。圈外人紛紛給共享經濟貼上『偽共享』標籤。一時間共享經濟被推上風口浪尖。

而來自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2016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已經達到3.45億萬元,比上一年增長103%,到2020年共享經濟規模有望佔到我國GDPR 10%以上。雖然共享經濟市場紅利可見,但是目前市場暴露的諸多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共享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上半年,共享經濟經過一輪激烈的競爭PK,昔日的風光慢慢退去,矛盾加劇,發展遇到瓶頸。從目前市場上顯露的矛盾分析,『有把傘』小編總結為以下4大矛盾:風險控制、法律監管缺失、信用體系與信息安全管理、技術創新升級。

由於市場監管存在空白及灰色地帶,導致巨額押金拖欠或扣除;連鎖反應,導致企業與用戶互不信任,出現信任危機;此外,共享經濟平台,趕上『互聯網+』風口,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創新運營模式、實時調配資源過程中,記錄了大量用戶信息及活動數據,由於目前內外部監管機制缺失,存在著用戶信息隱私濫用隱患等問題;

促進共享經濟可持續發展,突破發展瓶頸,『有把傘』小編認為目前亟待決共享經濟的4大主要矛盾。

一、著力發展加快風險管控與統籌歸劃,制定完善的相關行業法律法規。針對共享企業收取押金,巨額募資,等行為建立明確的監管制度,及第三方管控。加強對共享平台經濟營主體的監督與審查,規範交易行業,及時預防遏制風險,防止出現信用危機。

二、加強信用體系與信息安全建設,建立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及交換分享的網路平台,採用第三方監管,促進社會主體的信用狀況公開可查可核,實現多部門、跨地域、跨領域信息聯享、信用聯評、守信聯獎、失信聯懲的分享機制。引導平台企業與公共部門加強徵信等數據對接,建立政企互動的信息分享合作機制。

三、利用數據加密技術,提高用戶信息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建立建全的監管機制,防止用戶個人信息隱私泄露,造成額外的經濟損失。

四、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加快新技術應用,不斷創業監管方式,採用互聯網監管思維,建立多方協同治理機制,營造公平有序的發展環境,促進共享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推薦閱讀:

共享經濟帶動回收產業大力發展
2018共享經濟會回歸理性專註產品嗎?
影力波IPS創始人李瘋:瘋文化,這是一種病,得治!
資深自由媒體人 為任務幫發聲
面對付費or免費,知識技能類分享經濟該交出什麼答卷?

TAG:共享 | 分享經濟 | 互聯網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