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在浪費公款嗎?

(譯自英國衛報,原文見theguardian.com/science

在這個勒緊褲腰帶的時代,為什麼我們要資助古生物學,而不是健康研究項目,團隊體育運動或者藝術表演什麼的?

上周我參與了牛津大學的生物人類學研究網路和網站的發布,並參加了一個叫「生物人類學:可能的未來」的專題討論會。由學者組成的專家小組不僅推測了學科的未來,也回顧了學科的艱難過去。生物人類學或體質人類學是研究人類的生物學和行為方面的因素的學科。它也可能是Girls Aloud樂隊2005年熱門歌曲Biology的靈感來源。( ̄y▽ ̄)~*

大學裡面的學科絕對是有盈虧起伏周期的,生物人類學的部門和學位來來去去。它是一門有趣的交叉學科,有時候難以積累足夠的純粹的生物人類學學者,形不成一個部門。它又是報名過多的學科,結果導致生物人類學無法安置如此之多的學生。

古生物學與生物人類學有許多相似之處,且是為生物人類學提供生源的學科之一,這使得我開始思考作為一門科學學科的古生物學。古生物學一直處於地球科學的邊緣位置或者是作為地質學的一部分,當然這取決於你談論此話題的對象。和地質災害一起,古生物學也許代表了地質學更加吸引人的一面。畢竟即使最好看的透鏡狀層理也不能像恐龍、火山或者地震一樣容易上頭條新聞,但是古生物學這個學科的專業學者群體其實相當之小。

這又提出了另一問題,隨著我們進入蠢蛋的時代,二氧化碳紀,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且隨著希望本身成為瀕臨滅絕的物種,為什麼我們應該繼續研究,資助並相互交流古生物學呢?在第一個例子中,讓追求古生物學職業的傾向於生物學的科學家切換到更加緊迫且同等有利可圖的生物保護領域,難道不會更好嗎?或者,在很明顯所有的資金應該流向癌症,疫苗和抗生素研究的情況下,究竟為什麼古生物學應該得到資助?

珊瑚滅絕率對社會的影響真地和醫學進步一樣高嗎?誰會關心生命是從哪兒來的,如果我們知道它就在這兒?也許古生物學這個學科應該停止和其它科學資助競爭,成為一門人文學科?(>O<)

這並不僅是理論上的思考。其他人已經感覺到了回答以下問題的必要性:為什麼古生物學是有意義的?對於企圖縮減美國聯邦支持古生物學研究資助的回應;或者是否此學科本身即將滅絕這類問題(是指像黑膠唱片一樣,不是指動物學意義上的滅絕(*  ̄︿ ̄))。

幸運地是,我已經有了答案。從解決宴會間隙的小爭論,到找到為什麼你需要下一份研究資金的正當措辭,以下是一個綜合性的列表,為什麼古生物學應該被資助:

1.它能夠為現代生物保護提供信息,因為研究破碎的、被壓扁的、難以鑒定的,生活在數百萬年前的,且處於不同氣候的現代生物的遠親的化石遺存,絕對是保護現代物種最可靠的方法!!!

2.它能夠為現代人類醫學提供信息,因為研究破碎的、被壓扁的、難以鑒定的,生活在數百萬年前的,且處於不同氣候的現代生物的遠親的化石遺存,絕對是理解人類健康最可靠的方法!!!

3.比起天文學家代價高昂的戰爭,我們物超所值。上個月剛看到天文學家試圖引起行星際戰爭的持續的努力又一次失敗了。最新的行星-行星際飛彈,叫做斯基亞帕雷利,撞到火星表面的時候,毛都沒撞出來一根。這數千萬到數億英鎊的投入,僅得到一聲響,這些飛彈似乎效率不是很高啊;如果那地方有智慧生命,我們不時的轟炸可不僅是惱人的威脅了!相同的花費用來資助海蕾綱的研究的話,簡直就是永遠花不完的錢了!我知道哪一個我更願意資助!

4.好奇心是成為人類的核心。心理學家、哲學家和保健書作者都注意到好奇心,對知識的渴望,是關鍵的人類特質。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人類都對古生物學有著無窮盡的好奇。好吧,少點沉積學或者喙殼綱的解剖學之類的東西,多點對雷龍長什麼樣這個問題的19世紀的觀點之類的東西,但是你就別想控制住好奇心了!

5.比大多數藝術的東西更加物超所值。還記得九月份,那個120m長的倫敦模型被一把火燒成灰就為了紀念倫敦大火350周年嗎?你本來可以資助一個PhD研究疑源類的,僅需支付野外旅行的費用,而且後者的碳足跡要低得多!

6.哦!人文學科!歐洲電視網博士、向羊一樣地生活或者帶薪在格拉斯哥市待一年?這些都收到了研究資助,且都不屬於古生物學。一樣的資金本來可能會是三個中生代哺乳動物新種,一個新的化石庫,再加上至少四種對奧陶紀樹形筆石目筆石的new perspectives!(或者shedding new light,科學裡面只有兩種可接受的期刊文章題目!)

7.推測以積累。古生物學家可能搞了個大新聞,現在看起來沒什麼用,但是可能會有迄今無法預料的重要性,比如polyoxybenzylmethylenglycolanhydride酚醛塑料或者培樂多泥膠。

8.總得有人把樂趣搞沒吧。假如沒有背景裡面迂腐的古生物學家抱怨侏羅紀世界電影里的不準確之處,或者翼龍不是恐龍,或者鳥是恐龍,或者你不該用活化石這個術語,你能想像我們所有人都會變得有多高興嗎?甚至這些東西是古生物學家一開始就告訴我們的,這也沒關係,如果以上假設實現,我們沒必要總是神經兮兮,可以高高興興地無知下去,自信下去,不用害怕老犯錯!

9.啟發未來的下一代人。啟發下一代古生物學家很重要,這樣他們也可以追求古生物學中搖滾巨星一樣的事業了。但我們不想搞得太鼓舞人心,因為那樣地話就不會有足夠的人不知疲倦地糾正晦澀難解的信息了(見上文)。

10.了解我們的物種從哪來很重要。這個問題是如此地重要,以致於你需要準備好研讀三個學位,以對當前大量的相互重複又相互矛盾的理論有一個好好的理解。

11.生命短暫。你知道嗎,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心跳的次數是有限的,因此如果你僅僅真地喜歡研究化石,而且能玩轉它,你就去學吧。如果你不喜歡它,那就搞點別的。別關心從現在開始到宇宙熱寂期間其他人在幹什麼。


推薦閱讀:

多世界和「我們的世界」
人和香蕉50%基因相同,雨天跑和走哪個淋雨少,這都是科學
為什麼天上會下雨?
平行宇宙不存在
能級大樓的電子居民

TAG:古生物學 | 古生物學家 | 自然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