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復興主義珠寶的前世今生(四)——流落他鄉的國寶與古代工匠的秘密

今天,走進任何一個商場,徜徉於他們最昂貴的樓層里、最富麗堂皇的珠寶櫃檯,你可能會被「千人一面」的感覺擊中,那些亮晶晶的價格標牌後面,不同首飾之間的區別可能只是石頭的顏色和大小而已。

然而這並非二十一世紀的專利,事實上,在150年前,這種珠寶設計上乏善可陳的現象可能比今天還要嚴重。

1863年左右,維多利亞時代已經發展到中後期,長達近半個世紀的以自然主義和浪漫主義為主題、「繁花似錦」的鑽石花束珠寶,除了更為精緻以外,造型上只是18世紀的那些「洛可可」珠寶的精緻的模仿品,除了切工和鑲嵌手法改進以外,設計上並無太大區別。

維多利亞時期的花束首飾與18世紀的珠寶設計對比。圖片中從下到上為:1726-1775年義大利製作紫水晶花束髮飾;1770年左右義大利製作鑽石花束髮飾;19世紀中期法國設計鑽石花束髮飾;均藏於大英博物館

這種設計上的乏善可陳,讓英國的珠寶行業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衰退。在當時,英國著名的建築師和設計師威廉·伯吉斯曾經斷言:

「沒什麼能比這六七年發生在首飾設計界的事更糟的了,大商店裡擺著的那些東西,簡直不能讓任何一位藝術家睜著眼睛走到門口——只有仿製那些從伊特魯里亞[1]和大希臘[2]的土地里發掘出來的古物而成的珠寶首飾除外……」[3]

威廉·伯吉斯(William Burges 1827–1881),維多利亞時期最為著名的建築家、設計師之一

而這種「仿古」的珠寶風格就是「考古復興風格」,指的是從考古發現中獲得靈感的現代珠寶。當大眾對當時珠寶設計上的老生常談感到厭倦,知識分子為代表的精英和藝術家們很快發現,有價值的東西可以在過去的寶物中找到:古人的貴金屬作品不僅在風格上,更是在技術上達到過無與倫比的巔峰。

這樣的巔峰最終在19世紀一個家族的幾代人手中復活,並得以再次風靡,這個家族,就是本系列的主角——參與了伊特魯里亞考古發現、推動「考古復興主義」珠寶潮流的卡斯特拉尼家族。(關於他們家族三代的族譜,參見前文《考古復興主義珠寶的前世今生》之二)

考古復興主義珠寶風格的靈感來源

「考古復興主義珠寶」風格之所以令人耳目一新、備受當時知識分子和「現代設計」領銜人物認可,究其原因,是與維多利亞時期的過度加工和特點模糊不清的設計徹底劃清了界限,帶來了聞所未聞的全新設計思路。

而追溯這種新風潮的靈感來源,必須對現藏於盧浮宮的「坎帕納收藏」系列的來龍去脈有所了解。

坎帕納是義大利人,坎帕納收藏系列也大多是義大利的土地里挖掘出來的古代珍品,這一批約九百多件的古代珍寶會被拿破崙三世收藏到法國的盧浮宮,與坎帕納個人的不幸有關;然而,正因為這批收藏在1861年到達了巴黎,並且獲得了街知巷聞的知名度,對當時各大珠寶商造成了巨大影響,考古復興主義珠寶設計才會成為家喻戶曉的時尚潮流,得以在其後的十幾年風靡歐洲大陸,成為古代作品為當代打開設計思路的案例,而這,可能就是坎帕納收藏帶給今天我們的幸運。

1861年在盧浮宮展出的坎帕納系列

坎帕納侯爵(Giampietro Campana,1808–1880)

坎帕納侯爵是一位知名的文物收藏家,同時也是當時教皇政權類似典當行的信託機構和金庫的管理者[4],可以接觸到大量資金。這樣的便利條件,促使他經常僱傭知識豐富的代理人在義大利各地尋寶,不多年就積累了一大批質量和數量都數上乘的藏品。

然而再多的財富,也無法匹敵他對古代文物和藝術品不斷追尋的激情,很快,坎帕納侯爵就傾盡了他的個人財產,之後因為挪用資金的被捕,所有他的收藏都被悉數充公[5]。

當時根據坎帕納收藏中部分伊特魯里亞人黃金珠寶繪製的圖稿

從這些從古代遺迹中發掘出來的珍寶里,人們發現在兩千多年前,義大利的土地上生活著的一群「伊特魯里亞人」,他們不僅擁有極高的藝術造詣,而且冶金技術和貴金屬的應用已經發展到了非常高的水平,這種高度甚至在兩千年後都難以企及。

如今我們對伊特魯里亞的了解比十九世紀的更為深入,伊特魯里亞的工匠們發揚光大了一種比他們生活的年代更為古老的黃金裝飾藝術:造粒工藝——用極致微小的金珠來進行多樣化的首飾裝飾造型——並且將藝術的美感與複雜的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坎帕納收藏系列中著名的「丘西」扣針,上面使用了多種黃金造粒工藝金珠裝飾紋樣,現藏盧浮宮

「忠、義」兩全:為義大利保留珍貴歷史遺產的不懈努力

對黃金工藝發展歷史來說,坎帕納收藏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早在這一寶藏被發現的1836年,卡斯特拉尼家族從第一代福圖納托開始就作為坎帕納侯爵的朋友參與了發掘中的工作。因此,在坎帕納出事之後,除了馬上行動起來組織營救之外,卡斯特拉尼家族也十分了解這批藏品的珍貴之處,焦慮於政府將國寶賣去國外的可能。

這時候,卡斯特拉尼家族已經由第二代接手,他們向教皇政府建議,在當時義大利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之下,拿這批藏品去拍賣也許只能拍出其真實價值的三分之一,還不如設置博物館公開展覽。他們甚至認真計算了羅馬每年為遊客簽發的簽證數量,建議通過收取門票、銷售跟展品相關的仿製品,儘快將這筆債權回收[6]。

然而教皇政府並沒有採納這個建議,可能更多因為政見不合的原因,不想坎帕納這個名字以博物館的形式永存[7]。於是坎帕納收藏系列被推薦給法國皇帝和俄羅斯沙皇,至今仍作為盧浮宮和冬宮的重要展品,展示在世人面前,揭示著古代人在珠寶藝術上曾經達到的水平。

坎帕納收藏系列中製作於公元前5世紀-前3世紀義大利武爾奇的聖甲蟲紅玉髓黃金項鏈,1859年由卡斯特拉尼修復完成,盧浮宮1861年購入

細節圖

事實上,法國為購買「坎帕納收藏」系列所支付的四百五十萬法郎,遠低於坎帕納收購這批藏品的原始價格。然而,教皇政府將這套收藏賣給外國的決定已經不可挽回,又沒有其他方式可以將他們留在境內,早年就曾參與過這批寶藏的發掘工作的卡斯特拉尼家族,就成為經手溝通的不二人選,他們馬上就介入到了組裝、維修、編定目錄的工作中。

作為一個愛國者和「義大利統一[8]」運動的支持者,福圖納托意識到這批珍寶的外流是國家的悲劇:義大利的國寶,卻不被義大利人擁有。他便決心自己出資來製作一套收藏系列,為義大利保存這一批寶貴的古代物質遺產。最終,這些仿製的作品被分成八個部分,裝在展示盒裡懸掛在卡斯特拉尼的店鋪牆上,讓每一位到訪卡斯特拉尼店鋪的客人,都能了解到義大利這片土地上曾經出現過的古代珠寶的傳奇。

卡斯特拉尼分時期陳列的古代珠寶系列,於1919年全部捐贈給了羅馬國立伊特魯里亞博物館,詳見本系列第三節

不論是第一時間介入考古發掘,還是後來希望完整保留整個系列的宏願,都引至一個結果,那就是沒有人比卡斯特拉尼家族更熟悉這些伊特魯里亞人的寶藏,他們也製作了很多取材自坎帕納收藏系列的現代作品,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

坎帕納收藏到達巴黎之後不久,卡斯特拉尼家族帶著一系列首飾展品參加了1862年的倫敦世博會。在這一屆世博會上,大家對伊特魯里亞首飾已經有了相當的了解,剛說過引言那段話的威廉·伯吉斯已經開始抱怨卡斯特拉尼帶來的黃金造粒工藝珠寶太少;儘管就在這一年,亞歷山德羅·卡斯特拉尼即將在他要發表的《古代首飾及其復興》中宣布這些古代珠寶首飾中的秘密已被揭開……

到了1867年的世博會上,卡斯特拉尼的影響力更大了,以至於「每一個」珠寶商的櫃檯都有展示考古復興風格珠寶,而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則在展會上收購了卡斯特拉尼的考古復興主義珠寶。

而到了1873年維也納世博會上,卡斯特拉尼的展櫃中展示了一對靈感來自公元前4世紀古代作品的耳環,引起了維也納應用藝術博物館的注意。四年後,博物館購得了一部分卡斯特拉尼製作的考古復興主義風格的現代珠寶。


然而,想要完全還原那些古代作品令人難以想像的高超工藝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卡斯特拉尼家族花費了父子兩代人的時間,最終他們的作品,才成為了考古復興珠寶的傑出代表。

我們將在下一篇詳細探究他們作品中的工藝部分。


[1] Etruria:是公元前8世紀-前3世紀活躍於現代義大利中部的古代伊特魯里亞人構建的城邦國家,位置包括了現今托斯卡納、拉齊奧、翁布里亞的區域,後被羅馬人吞併。

[2] Magna Graecia:古希臘人在安納托利亞、北非以及南歐的義大利半島南部建立一系列殖民城邦的總稱。

[3] 據Geoffrey Munn著《Castellani and Giuliano:Revivalist Jeweller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4 ]Camera Apostolica

[5] 據S.W.Soros和S.Walker編著《Castellani and Italian Archaeological Jewelry》。

[6] 奧古斯托·卡斯特拉尼的外孫女、藝術家旁派·法布里(Pompeo Fabri):「關於坎帕納的那件事,是我從外祖父的備忘錄中知道的。」

[7] 據Geoffrey Munn著《Castellani and Giuliano: Revivalist Jeweller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8] Risorgimento,又稱義大利復興,字面意義是「再次崛起」。

之 前 的 部 分 :

考古復興主義珠寶的前世今生(一):十九世紀中後期的珠寶時尚

考古復興主義珠寶的前世今生(二):一位年輕女性的來信

考古復興主義珠寶的前世今生(三):被盜的博物館珠寶


推薦閱讀:

珠寶配飾屆的50度灰
第2期 伊特魯利亞風格項圈 珠寶設計風格
那些繁雜的古代工藝,如今還能用在首飾設計中嗎?
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畫小怪獸:Chopard手鏈繪畫過程
珠寶首飾中,哪些以世界名畫為設計靈感

TAG:古董首飾 | 珠寶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