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耳機檔次很明顯嗎?

耳機檔次很明顯嗎耳機的檔次分為好幾個基本層次。

1-2000元基本上是直推合理的檔次。

2000-10000元基本上是量產版極限檔次。

再往上基本上是限量版。

首先耳塞是沒法和大耳機相提並論的,3003也可以被2000元加上前端驅動良好的大耳機打出鬼,說極限音質還是說大耳機。

直推檔次的耳機為什麼是直推因為它的解析並不高,也就是說耳機能展現的所有細節基本上也就是電腦或者手機直接解析出來的細節,兩者互相滿足。

超過2000級別的HIFI耳機解析能力已經大大超出了電腦直接解析的上限,推力上也是普通耳機口跟不上的。這時候就需要前端了。這時候有人要問了,電腦這麼強的運算能力,怎麼會解析不了呢,這裡面的重點不是解析能力,而是干擾,而干擾的重點就是電,雖然現在傳輸的都是數字信號,但實際上0101並不會像理想的情況下以一個恆定的速率播放出來,他會因為任何可能的干擾而出現前後的偏差,就像汽車行駛在馬路上你以為他們會勻速排齊了運動,實際上是不斷的加速減速,有時候擠在一起,有時候又拉的很開,這就是著名的jitter。這極大的導致了音樂播放的失真。而這些失真對於超過2000元以上的耳機解析能力來說表現無疑,對清晰度追求者自然是極大的傷害。

在諸多干擾之中,最糟糕的莫過於電。因為電是能量的來源,又存在或高或低的脈衝,就像一個人本來應該工作狀態恆定,但有時候吃飽飯他就乾的快點,沒吃飽就乾的慢點,你還能讓他工作出來的效果遵循一個理想的恆定速度嗎,不可能。

所以,一個穩定的供飯,啊不,電流是排除干擾的關鍵之一。

核電水電是段子,但一個電處,一個牆插在高級設備(這要足夠高級,你個5千的東西上基本是聽不出來的)上改善基本上一耳朵就出來了,清晰度不在一個檔次上。但一個線性電源在1千元級別DAC就聽出來了,所以線電我覺得性價比極高。

這裡補充一下幾個常規的誤解,實際上為什麼這麼強調解碼器和耳機放大器的分離,和音源(尤其是電腦)的分離,這主要就是電,因為解碼器要求最精細的將數字信號高保真轉化成模擬信號,而這之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獨立時鐘,也就是我自己設立一個穩定的隊伍順序,混亂的汽車隊列先在紅綠燈口給我等著,然後在我的指揮下以非常精確的速度一輛輛開出,勻速跑出一個穩定的隊伍,這樣加上數字信號高保真0101,理論上就還原除了一個極其保真的模擬信號。而這一切都是精細活,但你和電腦里網卡,顯卡,CPU這種耗電忽多忽少的東西放在一起,你還怎麼能維持你時鐘的精確性,因為你們在共用電力啊,就好像一個想練平衡木的和幾個玩蹦床的孩子在同一個蹦床上你讓他保持水平,這不可能。

耳機系統一般存在一個音源(可以是電腦,CD機,轉盤等)保證數字信號的輸出。然後通過一個非同步系統接入DAC,也就是設立一個等待處,先給我停著,我叫一輛過去你開過去(USB非同步界面)。接下來是DAC,DAC的水平主要在於時鐘,一個好的時鐘基本值1W(是不是直接超過了耳機,其實就是這樣)。時鐘就是一個絕對準確的隊伍保證者,確保一輛輛車穩穩的給我排隊出去,然後一個個數字信號穩穩通過數字模擬轉化(DAC)轉化成模擬信號。接下來進入放大,這時候我就有了很高像素的一個底片,但你放大不能給我虛焦,不能失真,這時候又需要耳放的電力的穩定了,但這時候因為只是放大而已,是個粗活,所以電力要求要低的多,但也不能太差。最後經過放大的照片放入耳機,耳機其實就是個相框而已,是整個系統中最便宜的東西。

一個2000多的森海HD6000,你給他手機直接出聲,那就是一個500元的耳機,你給他5000元基本的前端,他出的就是7000元的聲音,你給他15000元的前端,他出的就是17000的聲音,因為在他精確的解析下,你前端干擾造成的模糊都會放在其中,就好像一個4K電視放個480P的片子,沒什麼用。

耳機檔次很明顯嗎

其實高級HIFI耳機系統是在高保真的情況下體現好聽的失真。所以還原是基礎,調音是關鍵。在做好了解析的部分之後,每個設備,甚至每條線路都會因為無法避免的干擾有意無意的加入少許自身的聲音色彩。正是這些聲音色彩很可能成為它的招牌,比如膽機著名的溫暖音染就是在放大信號的過程中加強了會產生溫暖感的偶次諧波而造成的。很多人通過換不同的線材來改變聲音的去向也正是利用了這種失真。

最後想說,其實耳機的極限差別還是非常大的,尤其你仔細聆聽了一首高質量的錄音並記住了所有的細節之後,你會發現,5元的耳機就是縮成一團,500元的稍微分了一點點,有了點低頻或者解析,2000元的老旗艦們,HD600,K701,880,在5000元前端下,你會發現質的飛躍,首先,我靠聲音原來這麼廣闊,它不是一團,是一個大空間(聲場)。伴奏想起,低頻直接敲打肚皮,高頻頂住額頭一飛衝天(三頻延展),溫柔的時候低語,氣勢出來的時候卻一下震感你的整個腦子(動態),左邊3點鐘有個提琴,右邊有架鋼琴,前面有個薩克斯,一清二楚(結像)。然後人聲響起,從吸氣,到換氣的那一下咽口水(解析),到聲音發出來的略帶沙啞的質感,每一個音色都充滿厚度和體積(染色)。這樣一首曲子你會開始渴望聽到更多,更多。

這時候,就是傳說中的開始發燒了。

此時你會覺得高頻不好聽,換個有點控制力的耳放(比如701驅動良好可以大量改善高頻的毛刺),改善了,好開心。低頻略慢,DAC換個線性電源,哇有力了,好開心,你調整著一套設備,直到你聽的那首你聽過100遍每個細節都印在腦海中的曲子,哇,所有的毛躁都被儘可能的糾正了,你滿意了。

直到有一天,你到試聽會上用顫巍巍的手拿起009,大奧,R10,這些上古神器,在2W以上的前端上放出那首你再熟悉不過的歌曲,這時候你發現,我靠,原來自己再熟悉不過的那個環境,那個演奏的房間,其實一直隔著一層紗布,那時候你知道紗布開始退去,每個細小的煙霧的在退散,而且那聲音是那麼好聽,關鍵TM的還好聽,我靠這怎麼玩。完了,你知道其實你並沒有多少錢,你知道在他們面前你渺小的設備其實並沒有多少解析,沒有多少值得驕傲的,然後你帶著哀傷和一點僥倖回到家,拿著你精心調整的設備聽了所有你熟悉的曲子,一邊聽一邊對自己說,還是我熟悉的調子好聽,你看就是更有韻味,解析算什麼,素質不重要,最後你睡著了,帶著自欺欺人的微笑。

然後當你有機會接觸到KK的時候,明知會深深打擊,但又帶上碟片,興沖沖的像會場傻傻的趕去了。。。

本人前端auneX1s做界面,接lavryDA10,耳放歐博cyber20,黑嗓337,萊曼。耳機主力是K701,HD600,鐵三角AD1000X,其中AD100。

耳機檔次很明顯嗎


推薦閱讀:

如何能讓自己唱歌變得好聽?
王小五當官里有哪些好聽的插曲?
陳慧嫻:假使離別夢一場,人生何處不相逢
有哪些適合入門者的優秀爵士樂樂隊、樂手及專輯推薦?
如果黃家駒還活著能超越張學友嗎?

TAG:音樂 | 耳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