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互聯網公司改名「浪潮」的微軟還有救嗎?

自從麥當勞改名「金拱門」、蔻馳改名「掛毯」後,大企業、大品牌改名浪潮便再次刷爆網路。其實筆者回頭看看,大企業改名還真不算什麼稀奇事,特別是在互聯網行業里,幾乎一半的大品牌都改過名字。

不過,筆者悉數了一下,有些改名是必要的,而且改的還不錯;但有些改名就莫名其妙,而且改的半死不活......以此看來,改名真還算一件大事,改的好了,順風順水,發揚光大,比如「蝌蝌啃蠟」改為「可口可樂」「Googol」改為「Google」;改的不好的就先別舉例了,咱們接下來細聊......

深陷互聯網公司改名「浪潮」的微軟還有救嗎

互聯網公司改名首選谷歌,2015年谷歌決定改名為「Alphabet」(字母表),為什麼要改名呢?當然是必要的業務區分,谷歌目前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搜索引擎業務了,公司下屬有YouTube、有安卓、甚至有自動駕駛和健康業務,所以公司不能再使用單純的搜索引擎商標「Google」,需要一個包羅萬象的大企業名字——「字母表」......這個名字改的好不好先不用提,最起碼人家的市值並沒有收到影響,因此這個改名還算成功的。

深陷互聯網公司改名「浪潮」的微軟還有救嗎

接下來我們知道的,還有優酷土豆合二為一,改名為「合一」集團,這個改名也是必須的,兩架公司合併,互利共贏,合(何)樂而不為呢?而且像谷歌一樣,優酷土豆也早已不是單純的視頻網站,合一集團旗下業務眾多,影業、娛樂、教育、動漫......確實需要區分品牌和業務改名,而改的還行,至今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還有一個改的莫名其妙的,迅雷看看改名「響巢看看」,先不說改名的原因吧,任性,想改就改嘍!但這個「響巢」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迅雷的logo是一隻鳥,難不成想給這隻鳥找個窩?所以改名「響巢」——響噹噹的巢穴?恕筆者才疏學淺,不能理解,不能理解啊!

深陷互聯網公司改名「浪潮」的微軟還有救嗎

著名的校內網改名「人人網」,這個大家早就知道,而且算改的好的,順口好記,名氣也不小;著名的遊戲大咖征途網路改名「巨人網路」,這個也是必要的,人家本來就是一家;淘寶改「天貓」金山改「獵豹」360搜索改「好搜」......大家都改過,還都改的不錯,業務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但接下來這一位互聯網大咖,是行業內最喜歡改名,也是改名最多的,而且越改越不行,快改死了,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微軟公司

深陷互聯網公司改名「浪潮」的微軟還有救嗎

微軟進軍移動市場,Windows Mobile改成了Windows Phone,改了之後用的人更少了吧!

MSN中國改成了「微軟在線」,還有人用嗎?

辛辛苦苦轉戰手機行業,卻將諾基亞改名「Lumia」,什麼意思?嫌諾基亞名聲太大?

還有之前的MSN搜索後來改成了「必應」,含義倒是挺好——有求必應,結果還是差強人意,這個是什麼原因?筆者認為,微軟根本沒有理解漢字的博大精深之處,改名改的都很膚淺,這才是最關鍵的失誤,比如這個「必應」,意思不錯,但字用的不好啊,「必」字,心上插了一把刀,你打算自殘啊......(開個玩笑)!

深陷互聯網公司改名「浪潮」的微軟還有救嗎

總的來說,微軟改名非常多,但每一次改完都沒什麼好下場,表面上看這可能與運氣有關,其實還是企業發展戰略問題,做搜索,做不好就改名,做聊天軟體,做不好就改名,做移動業務做不好也改名......本來就做不好的東西,改名有用嗎?以上互聯網公司改名大多都是在某些領域有了成績,怕其它業務影響到現有的品牌,或者是企業合併,必須改名,而且改名後不影響現有品牌業務,但微軟......改來改去都不知道在做什麼?真的沒救了......


推薦閱讀:

驗收測試有哪些內容要求?
杭州保姆縱火案、羅一笑事件——2017年這些網路熱議話題你還記得嗎?
互聯網+思維轉換案例分享一:互聯網+饅頭
怎樣才能合理的資金配置和資源分享?
如何看待「泡麵吧」網事件?

TAG:互聯網 | 互聯網公司 | 互聯網行業 | 改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