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中國餐廳勝法國一籌!老外的舊觀念需要扭轉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雖然中國美食早已征服世界人民的胃,但中國餐廳一直沒獲得相應的地位。在一些挑剔的外國美食評審眼裡,中餐似乎是一種廉價、蹩腳的食物。

現在,這種觀念需要扭轉一下了。

「這次中國餐廳勝法國一籌!老外的舊觀念需要扭轉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近日,法國版1000家最佳餐廳榜單La Liste排行榜發布,中國憑藉123家入選餐廳名列第二。法新社介紹,這份排行榜設立於3年前,綜合旅遊指南、報紙以及消費者評論,使用的資料來源多達近400種,堪稱吃貨的靠譜指南。文章表示,雖然在這份由法國創設的榜單中,法式烹飪仍佔主導地位,然而中國高檔烹飪地位的上升不可忽視。

「這次中國餐廳勝法國一籌!老外的舊觀念需要扭轉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去年發布的榜單中,中國有100家餐廳入選,數量僅次於日本和法國。而今年,中國更是打敗了法國,以微小的差距緊隨日本之後。法新社還特別提到,一家來自北京的中國餐廳衝進榜單前列。這家店的特色菜並非山珍海味,而是中國的國民美食——紅燒肉!

「這次中國餐廳勝法國一籌!老外的舊觀念需要扭轉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一名榜單的數據處理者表示,這份榜單講述的主要故事就是中國的不斷崛起。美國《大西洋月刊》曾在去年的一篇文章中討論了美食地位與一國經濟的關係。文章指出,美國人看到中國菜,總會聯想到貧苦的中國移民,因此對中餐懷有不屑的情緒。直到現在,他們仍持有這種刻板印象。

「這次中國餐廳勝法國一籌!老外的舊觀念需要扭轉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赫芬頓郵報》介紹,美國最早的中餐館是由到那裡去修築鐵路的勞工開設的,為的是能讓同胞吃上家鄉菜。可在當時,華工受合同約束,又缺乏談判能力,因此遭到嚴重的剝削,收入只有白人勞工的三分之二。餐館業主們不得不壓低價格,中餐就這樣以廉價的形象出現在美國。

據了解,在1.7萬名鐵路修築工人中,有1.5萬人來自中國。大部分鐵路由中國移民在1864年到1869年之間完成。可在鐵路修築工作完成後,華工的功績卻被抹去。不僅如此,鐵路修築完成後,美國還頒布了《排華法案》。中國移民在美國一直抬不起頭,中餐也一直沒能甩掉廉價的標籤。

「這次中國餐廳勝法國一籌!老外的舊觀念需要扭轉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在美國人眼裡,中國勞工是廉價勞動力,還偷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

直到2015年,在紐約市,中餐的平均價格只有35.76美元(約合236.93元人民幣),大概是別的亞洲國家菜肴的一半。

而這種價格的制定更多的是基於觀念,而非菜品本身。

「這次中國餐廳勝法國一籌!老外的舊觀念需要扭轉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但是,中餐館正越來越受到認可。美國《赫芬頓郵報》報道,在亞洲地區,高端的中餐館不僅常見,還很受歡迎。

正如紐約大學一名教授所說,人們對一國菜肴的評價是基於該國的文化威望。這名教授還總結了一條簡單的規則:一個國家擁有越多的資本和軍事力量,其菜肴越不會被視為廉價食物。

「這次中國餐廳勝法國一籌!老外的舊觀念需要扭轉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在一家中國傳統餐館內,藝術家正在表演評彈。

《大西洋月刊》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崛起,中餐在美國的威望會不斷上升,中國高檔美食才是未來。在中國生活過的外國人去除了濾鏡,更明白中國美食的魅力。

「這次中國餐廳勝法國一籌!老外的舊觀念需要扭轉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兒美國「問與答網站」Quora上,一名外國網友表示,自己曾在北京的大學區待過6個星期,吃過不少便宜的餐館,但從來沒吃過不喜歡的菜。

為此,自己六周來每天的中飯和晚飯都靠正宗的中國菜解決。只有一次,因為朋友邀請去了一家較昂貴的義大利餐廳,結果那兒的菜肴口味相當怪異。

還有一名網友說,中國的中餐和西方的中餐太不一樣了,最重要的是食物具有多樣性——同樣是一隻雞,既可以做成糖醋雞,也可以做成可樂雞。更有網友表示,中國菜簡直是自己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



推薦閱讀:

美國有哪些家喻戶曉的廣告?
中國量子技術有多厲害?
中國脫口秀有哪些牛人?
中國國產AG600水陸兩棲大飛機首飛背後的軍事意義?
對於中國人花高價到日本買國產大米,你怎麼看?

TAG:法國 | 法國留學 | 中國 | 俄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