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讀過的書里哪一本讓你匪淺?

八月長安的一本書《你好,舊時光》,又叫《瑪麗蘇病例報告》。

這本書不是經典名著,僅僅是一本青春小說。

你讀過的書里哪一本讓你匪淺

大概是書中內容戳中我內心的最柔軟的地方了吧,

這本書我看了無數遍,從初中到大學。

這些年,我一直試著成為余周周。

但不幸的是,最終我發現自己成了辛銳。

那個一直試著成為別人的女孩。

還記得周周的小男友林楊曾今說過一段很有哲理的話,大體意思是如果你現在還沒想好要做什麼,那就一路往前走,努力做到最好,上最好的中學,學最多的本領,考最好的大學,看最多的書,學最多的知識,這些都是資本。

「努力做到最好。」

我一直堅信這句話,也一直踐行這句話。

雖然事事做到最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要承受各種各樣比不過別人的打擊。

但痛苦和打擊只是暫時的,

咬咬牙就能熬過去。

為什麼要這麼拚命?

因為我怕將來沒有足夠的資本去做我想做的事。

你讀過的書里哪一本讓你匪淺

最後總結了書裡面的一些句子。

很簡單的句子,卻堪比真理。

關於人際交往:

1、世界上只有同類才可以做朋友,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往往只能在某個獵奇的時間裡做一陣子開心的同伴。2、同伴,不一定非要一起走到最後,某一段路上,對方給自己帶來的朗朗笑聲,那就已經足夠。

3、分享彼此的秘密,然後再用「發誓不說出去」的秘密去交換另一個人的秘密,最後等到的是脆弱的閨密友情,有時候不要相信任何人。

4、世界上最好的安慰並不是告訴對方「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而是苦著臉說「哭個屁,你看,我比你還慘」。

5、對別人,不論真心假意,不遺餘力地把對方誇到天上去——摔下來的話疼不疼都不關自己的事。

關於愛與幸福:

1、當你放下戒備,真心想要對一個人好的時候,你就成了瞎子。

2、你無法也不可能從任何人身上得到長久的愛,因為每個人都要照顧自己。

3、幸福這個詞是需要對比的,和更慘的人對比。雖然我覺得這樣不好,很陰暗,可是我必須要告訴你,通過對比感受到的幸福,才是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快樂。

4、愛讓人變的出色,恨讓人走到頂峰

關於努力:

1、世界不完美,但是我們還擁有選擇和改變的能力。

2、努力和勤奮本身就是一種聰明,一種名叫堅持不懈的寶貴天分。

3、原來只能更努力。從來不要問,為什麼別人輕輕鬆鬆就能做到,自己卻要付出那麼多?以後也不會問。

4、年輕有追求一切的資格,過期不候。

關於人生與成長:

1、每每長大一點,都以為會很不同,實際上到最後發現,只是高級一點的複製。

2、人不只是為自己而活,還為愛自己的人而活。

3、大部分人,還是會湊湊合合過一輩子。湊和的朋友,一茬來了一茬又走了;一般般的婚姻,吵吵鬧鬧卻又承擔不起離婚的成本。所以大家才喜歡看離譜的電影電視劇,我們的人生,要靠別人才能夠起伏。

關於死亡:

1、死亡是一把匕首,然而流血負傷的卻是活著的人。

2、世界上最美妙的三個字不是我愛你,而是沒事了。



寒假讀了一本書,《看見》,作者柴靜。

你讀過的書里哪一本讓你匪淺

柴靜是我很早之前就聽說過的一個人,直到《穹頂之下》的播出,讓我重新記起了這個在我心目中很偉大的女性,柴靜原先是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的記者,03年七進七出非典現場讓全中國人都記住了這個瘦小的,卻蘊有超強力量的女孩,當年她才二十歲出頭。

非典時,人心惶惶,草木皆兵,嚴肅的場景,搖晃的鏡頭,一幀一楨的像我們傳達著來自非典一線的情況,柴靜也帶上醫院用的幾十層口罩和病人交談,與醫生對話,這一切都記錄在她的《看見》里,《看見》里幾乎記錄了她在《新聞調查》里採訪過的所有人的事迹,《雙城的創傷》里的留守兒童問題,《沉默在尖叫》里的同性戀者,等等許多我們這個時代的各種問題。

今天有些累,直接分享一些裡邊的震撼人心的句子好了。

即使再貧賤也要熱烈的擁抱生活,不要把生活過成了謀生。

他們(指電視台邀請的專家)舒不舒服不重要,記者的首要任務是揭示真相。

對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憤怒,也不需要還擊,只需要蔑視。

痛苦的時候,去看西北的天空,去看明亮的樹林,那是永恆的安慰。

虛亢上陣一交手,一招就潰敗。

調查性報道一張,多來剛猛之士。

為了一個目的,哪怕是一個正義的目的,就像車輪一樣狠狠輾過人的心,也是另一種戾氣。

知道和感覺到,是兩回事。

我們的性文化里,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作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別問喪鐘為誰而命,它就為你而鳴!

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談,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

不要因為一樣東西死去就去神話它。

我們都不完美,但我願為你作出,不可能的改善。

書是極好書,分享者是極差分享者,希望大家都能看一看,對每個人的認知觀都會有些改變的一本好書。

你讀過的書里哪一本讓你匪淺


風雨十八載,十八年春秋變換我已然讀過了很多書。想想兒時看過的《格林童話》,小學時代痴迷的《格林列夫遊記》,以及老師每次都會推薦的《老人與海》,還有各種人物傳記,高中時代對於各種玄幻言情的痴迷,武俠小說也會略有涉及,當然,為了應對高考,一些散文以及文學性質的小說也是不得不提及的,什麼《大屠宰》裡面人物的血與爭鋒,什麼《如果巴黎不快樂》裡面男女主角的感情波折,我們無法想像現實生活中能夠出現《兒女英雄傳》里的骨肉豪情所帶來的俠義之氣,更不能理解莫言《蛙》裡面對現實描寫的年代所發生的前前後後,也不能在這般年紀經歷畢淑敏筆下的《出發和遠見》。就在我的這18年,我還是很開心邂逅了西方小說,就在高中那個艱苦的年代,一本《擺渡人》讓我對生命和愛情肅然起敬,什麼是愛情,長久的陪伴所產生的對現實人物的依賴。什麼是人生,是你在生命終結時所產生的對往事回憶的大體過程便就是人生。女主人公的死去,在她即將穿越生命中最廣闊的一片荒原,去追隨她生命的解脫之時,一個男孩的陪伴,讓她失去了沿途路上所產生的恐慌。勇敢的相信她眼前的一切,這不僅僅是對她的一次挑戰,愛上這個男孩,讓她傾盡了全身力量,去追求生命的輪迴。對於男孩來說,他也是不一樣的存在,沿途路上的妖魔鬼怪在他的保護下免於傷害這漂亮的女孩,然而只是因為這個女孩是唯一一個和他說話的人,再加之一路上的陪伴,便產生了濃厚的感情,我一定要和她一起回到人間開始美滿的生活。這就是所謂的讓生命和愛情吧,我沒在無盡的壓力之下傾生,因為在這大好的年華,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都在努力的和我一起努力,這份陪伴值得我用盡一生來回味。並不是人很堅強才不想死去,因為總有牽掛讓他明白什麼是愛和希望!

你讀過的書里哪一本讓你匪淺



你讀過的書里哪一本讓你匪淺假日里讀了錢鍾書先生的圍城,感受頗深,性格決定命運,我想是這樣的,書中的主人公方漸鴻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他雖然善良,但又有些懦弱,缺乏原則,甚至還帶有一絲玩世不恭的態度,正是因為這種性格,使他身陷「圍城」。其實,「圍城」都是自己創造的,他想成為大人物,這出發點是好的,但他只想去改變環境,並沒有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在那個時代,作個大人物不容易,必須有高尚的品質和情操,要具備很多優點……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他人的尊重,或者利用旁門左道,利用手段,做一些自己都覺得對不起自己的事情。而方鴻漸,他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面對自己的慾望,他有些亦正亦邪,他一直在兩者交界處遊盪。正是這種性格,使他身陷自己為自己創造的「圍城」。

我認為,做人應該有原則,應該用正當的手段去達成自己的目標,如果這個目標現在實現不了,就只能說明你自身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要多看看自身的因素。如果目標很大,可能自己無法實現,那也不要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要做事,先學做人,如果一個人連最基本的做人原則都沒有,是不可能成功的。我覺得,一個人一生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學會做人,當自己已是不惑之年時,回想自己的一生,或順利,或坎坷,但自己問心無愧,這便是一生最大的成就。

這本書寫得也很有文學色彩。作者幽默的筆墨使一個性格鮮明的小人物躍然紙上。有人說,方漸鴻是作者本人的影子,無論是真是假,方漸鴻這個人物作者描寫得非常到位。作者的筆墨幽默,在幾處人物的外貌描寫中也得以體現。但更令我佩服的是作者以幽默的語言諷刺嘲弄一些社會現象,文字順暢,使人讀起來通俗易懂。在寫作方面這本書也有很多我值得學習的地方。其實,有時我們也會身陷「圍城」,但更多都是我們自己為自己創造的。我曾經也有很多煩惱和困擾,現在看來,也不足為奇了。成功要靠自己努力爭取,「如果你失敗了,就說明你還不夠強大,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吧!」


《易經》吧,我感覺是易經比較讓我受益匪淺,我買的這本還算是容易看懂的,因為每一篇都有作者的註解和相應的能體現其中道理的故事做為參照理解。不過其實也就是充實了文化常識,但是這本書是我高二過生日時,我媽買給我的,可能是為了讓我多了解些社會規則吧,以備進入社會後不會一頭霧水,掉進坑裡。單從文學常識看,《易經》涵蓋的知識確實是很豐富。這本書畢竟是古代先人們的智慧結晶。經歷了幾代人的改寫和補充。既有天文,數學運算,又有兵法,哲學理論。一般人需要花費畢生精力去學習,才能參悟的一知半解。當然作為一個學生,那時也就是多讀兩個故事的事。根本無法體會到其中高深的哲理和內涵。不過後來上了大學之後,慢慢的接觸了社會,感覺人情世故紛繁複雜,一時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如何去處理,去維繫彼此之間的關係。所以那時又突然想到了《易經》。當長大些再去讀這本書時,就又是一種態度,認真的去參悟其中的道理,知道為人處世的心機,要厚道,又要機智。不貪不餒,不嗔不燥,慢慢積累資源,積累人脈,有雄心壯志,就得有拼搏進取的決心,敢於去實現夢想,追求夢想。其實孫子兵法的三十六計也源於此書的一些卦象。小時候學過的卧薪嘗膽,圍魏救趙,甚至霸王別姬,都能在相應的卦相中體現出來。不同的卦就是不同的人生哲理,可見成為高人是何等的深厚閱歷。我這樣的菜鳥同志,只能用在規避風險時的救急之策了。

《易經》是值得一輩子去學,能受益的歷史瑰寶。

你讀過的書里哪一本讓你匪淺


從開始有第一本課外書至今,已經看了很多很多書,世界名著,名人傳記,時下的小說,各種各樣。但是至今記得《小王子》

你讀過的書里哪一本讓你匪淺

倒不是因為它是成人也可以看得童話,只是因為在不知所措和煩躁的時候看著就可以慢慢安靜下來。有時候很多不知所措的問題也似乎會迎刃而解。就像是那句話「當你在夜裡望著天空石,既然我就在其中一顆星星上面笑著,那麼對你來說,就好像滿天的星星都在笑。只有你一個人看見的是會笑的星星。」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孤獨的,就像那句火爆朋友圈的話「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很多時候看著小王子,就好像看見小王子的孤獨,看見那個在B612星球的小王子。有的時候看著漆黑的夜,和滿天的星星,莫名總會想起,那個小王子。

你讀過的書里哪一本讓你匪淺

不知道為什麼,似乎看了很多遍,看到早已記下小王子說過的每一句話,看到早已記下的每一個情節,卻從未厭煩,只是默默地看著,慢慢把浮躁的內心歸於平靜。

喜歡小王子,初見時有些不懂,只當是個童話,長大了才漸漸的愛上了這部寫給全世界人的童話,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的人愛這部童話。

你讀過的書里哪一本讓你匪淺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慢慢長大,很多事都在不隨著我們的想像而變化,我們終將變得陌生,不像那個當年的自己,可這個過程卻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成長,或許開心,或許難受,或許沒有感覺。

所以我們愛看《小王子》



沉靜而寒冷的死一般的長夜,似無限地拖延著,拖延著……

你讀過的書里哪一本讓你匪淺

母親節剛過,當被朋友圈,空間各種感恩母親的內容刷屏時,莫名麻木,越來越多的愛只在朋友圈深愛。當讀完柔石的《為奴隸的母親》,這是一曲母親的輓歌,一篇女性的哀歌。

賣妻還債在那個時代不在少數,丈夫將妻典當給秀才生兒子,無法說是他的無能還是形式所迫,只是當我們一遍遍呼籲女性地位,回首看來,女性,仍然是以傳宗接代的工具的身份而存在。在這篇小說中,女性不僅僅是生育的工具,更是要生兒子!就連剛生下的女嬰都被丈夫裝進沸水,這種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觀念,饒是現在也存在。

撲面而來的風格樸素自然,而內容的簡單陳述卻帶給人揪心的疼。現實主義的描寫並沒有階級對立的觀念,更像是一種文化觀念,道德傳統的批判!情感與道德的衝突,封建宗法的觀念制約了人的倫理意識,更是束縛了人的感情!

母親是兩個兒子的母親,卻不是誰的唯一!

你讀過的書里哪一本讓你匪淺

秀才有心挽留,奈何大太太尖酸刻薄!更是因為母親思兒心切,她,還有春草。而今回到春寶身邊,兒子卻對他異常陌生,離開了秋寶,對他的挂念,也無異又是一番精神上的折磨。當她被一頂轎子抬去李家,又以一雙赤鞋走回夫家,她所受的已經不是一點點!

永遠不知道明天在哪裡,一遍遍地呼籲女性地位,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倘若一定要說受益的話,更多的是一種歇斯底里卻又只能默不作聲的痛。時至今日,我們既要反思女性意識存在的價值,更要反省如何珍惜現有的女性意義!

你讀過的書里哪一本讓你匪淺


推薦閱讀:

女友有貪食症,在她暴食的時候我應該去阻止她還是放著不管?
怎麼追把我當最好的朋友的一個女生?
和男朋友總是沒話題聊怎麼辦?
你寫過最絕望的一首詩是什麼樣的?
抹茶到底是不是茶?你喜歡那個味道嗎?這個味道喚起了你什麼情感?

TAG: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