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流遊戲感受一二

受《窮爸爸富爸爸》等一些理財書籍的推薦,去年就在電腦里下載了這個曾經名聲大噪遊戲,遲遲沒有玩。這幾天終於想起來,裝上體驗了一把。

分為兩個版本,101跟202。101簡單一些,裡面的很多投資收益率甚至高達150%,而且能買到1塊錢的股票。可以一夜暴富,娛樂性更強一些。202難度高一點,更符合現實。投資收益率一般30~60%,可以做空股票,買股票期權等。101一局20~40分鐘,202一局40~70分鐘不等。可以101簡單入門後就玩202版本。

這個遊戲旨在讓玩家體驗投資的概念跟感受,培養玩家正確的理財投資觀念。從效果上來說,這個遊戲還是很成功的。強烈推薦給大家。什麼時候玩比較合適?越早越好。

說說給我帶來的收穫:

1.借錢不是壞事。

傳統想法里,負債、借錢是很丟人的事。其實在金融跟商界里,這是做大規模跟生意必須要做的事,並且有個洋氣的名字叫「槓桿「。槓桿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風險共攤的最佳手段,也是實現逆襲的最佳方法之一。負債是個中性詞,過度負債才是貶義詞。

前段時間的「萬寶之爭」,小小寶能為什麼敢去爭市值2400億的世界第一大房企萬科?答案是高槓桿。大量短期高槓桿收購萬科股票。寶能的算盤是,短時間大量買進拉高萬科股份,同時拉幫結派,成為第一大股東控股萬科。如果成功,則控股萬科,用萬科大量現金流跟收益還之前的槓桿利息,甚至會剝離賣出非現金牛資產套現還利息,最終空手套白狼;如果控股失敗,則大量高位拋售萬科股票,套現離場,同樣能賺。所以寶能最怕停牌。具體不展開說。《門口的野蠻人》里講述的華爾街槓桿收購也充分展現了槓桿收購的威力跟玩法。

而《大空頭》(有我最愛的布拉德皮特)《大而不倒》這些電影講述的則是2007年次貸危機,裡面比較直觀的講述了超高槓桿的帶來的失控跟可怕。

所以,在需要投資的時候,也要敢於借錢。負債控制在合理範圍內才是正確的但是,在資金跟能力不夠的時候,大量負債,也會被債務壓垮。對個人來說,我之前聽說的比例是在2年內靠主動+被動收入可以還得起的都是合理範圍。超出這個範圍的需要慎重。

2.活錢跟死錢。

沉澱在房產、土地里的錢是死錢,是沒有價值的。錢像水,流動起來才有價值。很多生意上的人,開的車子、住的房子都不是自己的。為什麼?因為都抵押到銀行了。貸出來的錢拿去做生意、做投資。只要我生錢的速度跑贏銀行貸款利息,就賺了。而放在那裡,只能貶值。而且中國還有個利好,政府是不會讓房價跌的,所以房產是最佳的保值、升值工具。

總之要有這樣的意識:把身邊盡量多的財產轉化為生產資料,而不是消費品。現在很火的「共享經濟「如優步)也是這個思路,把消費品轉化為生產資料。同時要控制好大額消費。在遊戲里,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現金流,突然來一兩個大額消費或者意外支出,就打回原形。

3.手頭現金跟現金流的關係。

這之間的關係我也是玩了好久才把握准。手頭現金決定了你在面對機會時能不能出手。手頭沒有足夠現金而丟掉很多好機會是很可惜的。而看到好的投資手裡的錢不夠時,可以考慮借錢。舉個例子,遊戲里一個項目首付要15k,帶來月現金流500。但是手頭現金只有13k,那麼可以借銀行2k,銀行10%利息的月現金流是-200,最終是正300,這個投資是可行的。如過手頭現金只有11k甚至更低,那麼需要考慮一下這個投資當下是否值得。

這個遊戲名字叫《現金流遊戲》,說明這個遊戲里現金流是最重要的。老鼠進入快車道的條件就是「被動收入大於總支出「,就是」財務自由「。大量的月現金流能夠讓你快速回復元氣,進行新的投資,同時又能夠進一步提升現金流。當手裡現金不多時,會傾向選擇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因為成本不高,帶來的收益卻可能很大,值得一搏。而當你手裡有大量現金時,你確實會對一些小打小鬧的項目看不上了,同時會轉而追求穩定有保障的收益。因為大投資帶來的大收益足夠覆蓋正常開支了。此時追求資金安全更重要。換句話來說,首先要不賠,然後再考慮賺多少。

一般玩家會有兩種方式A:有多少錢投多大的項目,小步積累起現金流。B:初期不怎麼投項目,積累大的手頭現金後直接投大項目。兩種其實代表兩種玩法,在遊戲里沒有對錯。A玩法優勢在於能先期就積累小額現金流。B玩法的優勢在於很多對資金要求很高的項目收益也很高的嚇人(所以說第一桶金很重要)。你說可以遇到大項目時,把小項目賣了換成現金?恩,也是一種思路。

但是在現實中,對於一般人來說,還是A思路靠譜點。因為大項目收益雖高,但是一般人沒這個能力跟眼光去把握。

4.資源整合跟優勢資源投資

除了工作收入外,各種投資渠道五花八門。對個人來說,需要好好捋一捋身邊的資源,整合起來創造最大利益。同時自己要有一門擅長領域,能夠實現資源的優勢投放。

同時,合作也很重要。當我有一個好機會時,與其放棄,倒不如跟資源互補者一起做。甚至拉個皮條把機會賣給他都可以。不要覺得自己做不了就放棄。(不是這種拉皮條!)

5.主動收入跟被動收入。

主動收入就是工資,需要花大量時間跟精力養活自己。一旦失業就成了破產姐妹。而被動收入才是理財關鍵,要讓別人幫自己賺錢,哪怕賺的少一點,而不是自己出時間出精力賺錢。

所以,這些理財思路落地就是:打造一個系統,讓這個系統替你賺錢。「甩手掌柜」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啊。

這個系統可以是開一個公司、投一個項目、買理財等等。我寧願每個項目賺的少,只要我有精力尋找、打造新的系統,就可以了。

6.快車道

不明白為什麼上了快車道後現金流會多100倍。但是各種買公司,投產業,走向人生巔峰的感覺確實非常誘惑人。據作者說,現實生活中的情況也大體相同。

7.炒股

資金少的時候建議不要花太多時間去炒股。因為你投1萬跟投100萬時花在研究股市的時間跟精力可能差不多,但是產出卻差100倍。

股票的投資佔比在20~30%最合適。

8.機會

機會到處都有。但是遊戲跟現實最大的區別在於,遊戲里把機會明明白白給你看,現實中卻需要修鍊才能發現機會。

遊戲里把每個機會的投資收益比明明白白寫給你,現實中要想評判風險跟收益,也需要很大功夫。

很多有錢人也沒有這種眼光跟評估能力,尤其是對自己不熟悉的行業時。所以需要各種投資顧問。

9,要有正確的心態

人生很長,機會很多,有賺有賠很正常。對於執行力不行的人來說,抓住一個項目就要想著這個項目只能賺不能賠,抱著這種心態動作都會變形。真正「完美」的心態是,從長線來看,這個項目賠了,我還可以繼續做別的項目東山再起。

10.夢想

99%的夢想,都是錢能買到的。

11.運氣

運氣真的很重要。運氣好的話,沒什麼意外支出,然後又有人高價買我的資產,瞬間又大量的手頭現金做大投資,幾輪就財務自由了。參考拆二代。

像中國足球一樣「運氣」不好的話,幾個大額的意外支出就讓你破產出局。

12.富人圈子

網上抄來這樣一幅圖:「ESBI象限,其中它提到ES象限占人口的97%,擁有的財富卻只有3%,BI象限占人口的3%,卻擁有97%的財富」

為什麼說富人有富人的圈子?大家的投資額都在百萬甚至億級別的。當你財力夠不上那個圈子時,給你機會你也投不了。而富人看不上的小投資,對普通來說,可能就是翻身的機會。所以說,跟富人多交流還是很有好處的。

同樣,越是有錢人越會維護好自己的圈子質量。因為他們更知道,合作很重要。而且,能進這個圈子的人,本身的能量跟靠譜程度就已經被社會檢驗過了。

13.各人有各樣的煩惱

遊戲里lawyer月收入1w,但是開銷跟貸款也很多。現金流跟月收入只有3k的teacher差不多。進入快車道後,又有容易離婚,被告偷稅,被騙子騙,打官司的風險。所以各人有各人的難處,不要只看到人前顯貴,還要看到人後受罪。

昨天剛把遊戲刪了,因為玩熟了後會上癮,跟打麻將一樣一不留神就通宵了。還是要關注現實,不要沉迷到虛擬世界中


推薦閱讀:

職場雜談:要不要提離職?
「喝王老吉可延長10%壽命」,還有哪些「無底限」廣告?
銷售好做嗎
運營菜鳥如何快速汪高階運營發展?
浦東商業搞事年:世紀匯廣場(上篇)

TAG:現金流 | 現金流遊戲 | 商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