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自己內心不夠強大,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變成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感覺自己內心不夠強大,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變成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以下三種方法可以讓你變得更加強大:

一、暴露自己的陰影。

美國詩人兼思想家羅柏·布萊用垃圾袋的比喻來說明陰影的形成,他說:每一次我們壓抑自己的情緒、缺點、人格特質或才華,就是把我們的這些部分丟到垃圾袋裡。布萊說,人生前三十年的歲月里,忙著把自己最珍貴的部分倒進垃圾袋,隨著時光流逝,垃圾袋變得越來越重,快讓人背不動。結果,往後的歲月要用在翻找垃圾袋,以找回並發展被我們丟棄的那些部分。而這個找回的過程,就是我們暴露自己的陰影,並不斷接受的過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發展我們曾經討厭的陰影。

曾經有一個學員,他的牙齒非常不好,有黑斑。以前他非常自卑,不敢大笑,害怕別人看到他的牙齒不好,所以每次面對大家進行公眾演講,他都不敢大笑。結果有一次講了一個笑話,台下的人都哈哈大笑,他也被自己弄笑了,本該大笑,他卻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點,所以只能抿著嘴大笑,這讓他很不自然。

直到有一天,他受不了,跑來跟我訴苦,問我該怎麼辦?

我告訴他,你不妨開懷大笑,讓牙齒在大家面前露出來,這樣你內心就不會糾結,動作也就會更加落落大方了!如果你想刻意去隱藏,用手去捂著你的嘴巴,那樣不僅會使別人對你的嘴巴更加好奇,而且你也會放不開!

他說,我還是怕別人笑。

我答,其實怕別人笑是因為自己還沒有接納自己不好的牙齒。但是你越想隱藏它,我們就越覺得彆扭。其實「陰影」和「面具」是相對的,我們把「陰影」暴露在眾人面前,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再戴著「面具」生活,只有摘下面具,你才能真正做自己。

他有點猶豫,然後說,可我還是做不到怎麼辦?

我知道他的心裡肯定是無法接受一下子就讓自己的「陰影」暴露在眾人面前,我說,那你現在張開嘴巴讓我看看。我試著慢慢打消他的顧慮。

他有點勉強,但他還是嗤著牙張開了。我告訴他,我看了之後覺得沒什麼,也不會笑你。

他有點懷疑,問,真的嗎?我很肯定地說,是的。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想讓別人知道的缺點,有可能是出於自尊心的原因,怕暴露之後被別人嘲笑,但實際上,你所謂的缺點在別人看來,有可能是很正常的。就算是別人會笑,那又怎樣?自己有什麼損失嗎?實際上是沒有什麼損失的!所以我們要敢於放開自己,暴露自己的「陰影」,並用心接受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光明正大自信地活著!

二、接受現實。

先從一個小故事開始。

在動物園裡的小駱駝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睫毛那麼地長?」

駱駝媽媽說:「當風沙來的時候,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風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背那麼駝,醜死了!」 

駱駝媽媽說:「這個叫駝峰,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讓我們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 

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腳掌那麼厚?」 

駱駝媽媽說:「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於陷在軟軟的沙子里,便於長途跋涉啊。」 

小駱駝高興壞了:「嘩,原來我們這麼有用啊!!可是媽媽,為什麼我們還在動物園裡,不去沙漠遠足呢?」  

駝峰再丑,可是卻是駱駝儲存水和養分的地方;腳掌再厚,也是駱駝長途跋涉的法寶;然而再有用,卻因為種種原因,只能被關在動物園。這些都是駱駝必須面對的現實。很多時候,我們跟駱駝一樣,無法選擇我們的樣貌,無法選擇我們的出身,但是我們必須知道,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有意義的。當我們不認可自己的一些看似無法改變的東西時,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接受。

接受不能改變的現實,是一個成熟的成年人必須要有的思維啊!試想一下,如果你不能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東西,那你又能怎樣呢?就像一顆巨石擺在你的面前,阻礙了你前進的道路。你要繼續前進只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搬開巨石,第二種是接受巨石的強大存在,繞道而行。你會選擇哪種方法。有時候,面對無法改變的事實,接受比改變更加有智慧。

三、 努力改變能改變的自己。

我們都有很多缺點,但部分的缺點卻是我們可以改變並且可以提高的。例如我們的口才不好,可能在有些時候我們會逃離說話的場所和機會,以讓自己所謂的「缺點」不在眾人面前展示,從而塑造在外界看來完美的自己。然而這隻會讓你繼續活在你想像的完美世界裡,但外界的殘酷遲早有一天會讓你現出原形。

要徹底改變這種現狀,除了直面你存在的問題之外,別無他法。也許你知道你的職業要發展,取決於你的長處,但是我們也聽過「木桶原理」,我們要發展得更快,那些對我們會有重大影響的短板也是我們需要考慮並且提高的。

所以努力改變能改變的自己,當你慢慢把短板變得不是那麼短的時候,也許你也就能更加容易地接納自己了。因為短板不再存在,你也就沒有必要再去刻意隱藏了。

接納自己是一個人一生最重要且最應該做的事情,沒有人會比你更了解自己,更愛自己,如果你無法做到這點,那你也就無法擁有自信快樂的人生。

我們要學會擁抱自己的不足之處,因為不足本就是人性的一部分。你擁抱它,它在,你排斥,它還在。當我們能夠真正接納自己的時候,我們才可以真正發自內心深處去面對任何人質疑的目光,成為真正強大的自己。

(劉仕祥原創作品,轉載請點擊頭像索取許可權)



內心的強大,跟讀書多不多沒有必然的關係,也就是說書讀的多並不能代表內心就強大。現實生活中,有些小學沒畢業的長者,心理素質卻非常好,隨機應變能力也強,處事遊刃有餘。有些年輕人博士學位,處事卻像個孩子一樣單純,遇事容易緊張,煩躁,承受能力差。

內心的強大,是歷練出來的,生活才是最好的,最真實,最具實踐性的課堂。要想內心變得強大,就要多去歷練,多去參加社交活動,多去參加集體活動,多與人交流,多結交朋友,一個人的生活經驗積累多了,心理素質就能得到提高,心理承受力也會得到加強,內心自然就會變得強大起來。有句話叫做「姜還是老的辣」,充分說明了,歷練和實踐的重要性。

內心的強大,從改變性格做起,遇事要冷靜,三思而後行,不要被別人的情緒所影響,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腹有詩書氣自華!除了讀書,別無二法!

【聖人無常師,終身學習才是王道】



去學習一下《厚黑學》,多讀幾遍



推薦閱讀:

《親愛的翻譯官》有什麼特點?
甜馨參加的節目表都有什麼?
自控力之 不當毫無意志力的廢物
記不住別人的名字是一種什麼體驗?
看長相就能猜到一個人的名字嗎?

TAG:感情 | 煩惱 | 心理學 | 心理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