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支配」的生活

《黑鏡》S03E01的一些感想

最近知乎上關於《黑鏡》第三季的討論頗多,當然我是在知道第三季全部放出之後,就立馬下載下來看了(看盜版劇有些心虛來著)。

也是明白,不是一個喜歡對電視劇品頭論足的人,不像一般劇評家,喜歡去思考那麼多,不過這一季第一集的內容,確實令我有些想法。

知乎上已經有太多相關的解析,就像不知道啥時候看見的一句話來說,知乎上的人們無論其言論是否符合政治正確,還是違背政治正確,最大的優點是,每個人都在很認真的為自己的觀點而發言,找資料,有足夠的言論立足。當然,稍有嘗試的或者說寫過論文的都應該明白,說者自圓其說即可使其有信與人。

當然,使用知乎的人,對知乎也是有賞有損。

所謂取其精華,如此而已。

本意是想說,被社交網路支配的我們,當然可能不是全部,但,又真的不是全部嗎?

我曾控訴過,網路時代,我們聯繫的便利讓我們的聯繫也變得少了。

因為我總以為,只要有著彼此的社交賬號, 隨時就可以和同學、朋友、親人聯繫,可能是人的犯賤心理,反而缺少了必要的問候。

聯繫的便利,所以不再有因為難得一見而喝酒談天彼此問候,我可以從朋友圈、微博知道你的近況,我無法知道你有些什麼好玩的深刻的事情。相逢之時,可能只能恰好從朋友圈的隻言片語中說起,只剩下尷尬嗎?不可知,我不過想,把酒言歡,與君笑。

即使我所發布的內容可能是沒人看的,但是我也會注意我的言辭,因為我不知道我哪句話就成為某個人討厭我的理由,給我「差評」。

因為我處於一個巨大的網路中,我想我算是在社交網路當中被影響比較大的人了,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喜歡我所寫的東西,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高分的社交人,當然,如同劇中的女主一樣,不過是看上去而已,事實上,也就小心翼翼的去討好著迎合著社會標準。

值得高興的一點是,多少我還有一些自己的個性。

不過反面思考,我們是否又真的能做到脫離「網路」,並非指internet,而是由人與人之間的交際,各類現實社交所組成的網路,我們可能脫離嗎?

答案是不可能。人類是群居動物。

不管承認與否,每個人,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取悅他人的行為。

言行,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社會規範,社會準則。

只是這種評價,不像劇中那樣,每個人的評分很直觀的展現在大眾眼中。

比如學生們,可能總想著如何表現得更好取悅老師,當然也有不少「特立獨行」者憑藉自身「實力」反駁老師,這也是一種獲得承認的方式。不如劇中單一的評價模式,現實多少是有趣一些。

哪怕是最簡單的情侶之間的交往活動,也一定是存在著,想做些對方會喜歡的事情的衝動。也有人說,「如果是喜歡的,做什麼我都喜歡」,這樣虛偽的話語,真是遮擋了不少人的視線啊。彼此之間的尊重,不就是在於,我尊重你的喜好,你也尊重我的喜好嗎?

推廣來說,朋友之間也是如此。

當然我並不贊成,一味的討好別人。

個人都有一套自身的評價系統。

我只是預設,每個人都是健康的、完善的人,當然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設想,因為多少,我們都需要一些承認,採取了不同的方式。

雖然總有人說我想得太多,我要感謝我的老師,跟我說思考也是一種自我的提升。

自我分析,動機、需求。

一句雞湯,

聽過的太多道理,其實都是廢話。


推薦閱讀:

楊冪的情商有多高?
你怎麼看待好吃懶做的人?
如何處理宿舍人際關係
「以德報怨」會毀掉你的人生!(下)
王俊凱《演員的誕生》中表現讓陳小紜姐姐肯定?

TAG:黑鏡BlackMirror系列英劇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