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仰,也許離快樂更近一些!

對於宗教相關電影,大多數人可能不是很有興趣,因為印象中這種電影的話題都會比較沉重,畫面比較灰暗,看完後心情會比較憂鬱。所以比不上看喜劇片或動作片,甚至可能驚悚片來得更輕鬆。

其實宗教或信仰這樣的話題也可以在劇情片甚至是喜劇片中予以展現,在輕鬆愉快的過程中說明一些道理,有一點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笑容過後能夠引發觀眾的思考甚至是對人生意義的探究,那這樣的一部電影算的上是較為成功的一部電影。《如果上帝願意》是2015年發行的一部義大利電影,從電影類型上屬於喜劇片,但是這個電影卻是一部講述關於信仰、宗教和上帝的電影。

電影講述了一個醫術高明的心臟開科專家,同時也是一家之主。電影開始他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苛求嚴厲的工作者,看似開明實則追求權威的家庭核心。

當他詫異地聽到本來寄予厚望,希望子承父業的兒子居然想要去當神父,為了阻止兒子去當神父,父親開始調查兒子為什麼想要去當神父,結果追查到一個名叫彼得的神父,父親開始堅定地認為兒子是受這個神父蠱惑。

為了揭穿這個神父,父親開始假裝失業人員接近彼得神父,但是在兩個人嘀笑皆非、身份地位各種反轉的接觸過程中,父親逐漸對自己以前的看法和行為發生了懷疑,甚至從堅定的無神論者也開始變得有些將信將疑。

在電影的最後,當彼得神父遇到嚴重的車禍被送到父親所在的醫院去搶救的時候,已經徹底發生轉變的父親在安排好所有事情後也去完成了他和神父共同的一個工作。

  • 導演: 愛德華多·瑪利亞·法爾科內
  • 編劇: 愛德華多·瑪利亞·法爾科內/馬爾科·馬塔尼
  • 主演: 馬可·賈利尼/亞利桑德羅·加斯曼/勞拉·莫瑞特 /伊拉麗娜·斯帕達等
  • 類型: 喜劇
  • 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
  • 語言: 義大利語
  • 上映日期: 2015-04-09(義大利)
  • 片長: 87分鐘
  • 又名: God Willing/Si Dios quiere

雖然說是喜劇片,但是本片更偏向於是一部劇情片,而且在這樣一部電影中被安排了太多的社會、人生和哲學問題來進行展示,以期引起觀眾的感同身受。

這似乎是義大利電影目前的一個趨勢,在一個主線題材中會附帶很多的子話題,剛剛看過的《人艱不拆(Scusate se esisto!)》電影中也是類似的結構。這樣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電影主要的話題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無法做到深入詳盡的剖析與解讀。

《如果上帝願意》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背負了太多話題的它就無法把宗教、信仰這樣深刻的話題表現得更深刻。但是以一種輕鬆愉悅的方式來闡述宗教信仰和上帝是什麼的觀點,《如果上帝願意》可以說做到了。

笑點在哪裡

雖然被劃分為喜劇片,但是全片搞笑的部分並不是很多,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平淡直白地敘述醫生托馬斯的家庭生活,本是平平談談的義大利中產階級家庭生活,卻由於兒子說要去當神父而被攪得天翻地覆。兒子想當神父的事情彷彿是一根導火索,點燃了家中其他人壓抑已久的想法,也讓主人公托馬斯疲於奔命,以應付家中不斷發生的狀況。當然電影的主線一直都是托馬斯與神父彼得之間的纏鬥。

為了想兒子證明神父是個騙子,罪犯!托馬斯裝成了一個失業且家庭生活困難的人來接近神父彼得,假裝希望獲得神父彼得的幫助,但是因為著急而亂了方寸的托馬斯無疑有些病急亂投醫,穿著240歐元的外套裝窮人也顯得太不專業了。

托馬斯召集了幾位身邊的人假扮家人,在一個破舊屋子裡招待神父的一段戲堪稱是本片笑料的high點。為了讓自己顯得更加悲慘一些,他讓自己的女婿扮演自己智障的兄弟,一個胖胖的女同事扮演自己老婆,一個私家偵探扮演自己殘疾的親戚。

當神父當來的時候,這樣一個臨時組合的家庭當然是洋相百出,笑料不斷,大家可以自行腦補這樣一個草台家庭班子各種穿幫、露餡的搞笑場景,特別是平時老是被醫生教訓的胖女人對托馬斯的幾次劈頭蓋臉般的毆打,簡直快要讓人笑抽了。

每個人心中的「上帝」

本片的人設比較合理,作為一個醫術高明的醫生,一開始托馬斯是堅定的無神論者,他懷疑宗教,並不相信上帝的存在,當然也就懷疑彼得神父各種行為的目的所在。而作為宗教的代言人彼得則認為萬物皆上帝,上帝並不是存在於心靈的外部,還是存在於每個心靈的當中。從托馬斯和神父彼得的兩次對話,可以看出托馬斯對於宗教信仰的轉變。

托馬斯:神父,聽著。我不需要感激任何人,因為在你用祈禱和祝福拯救世人的時候。我在認真救人,應該他們來感謝我,每天如此,清楚了嗎?

彼得:多麼可怕的壞脾氣,但你要記住,儘管你救人,你也不過是個凡人,也許你覺得自己是上帝,但你不是。記住,死亡猝不及防。

從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托馬斯「蔑視宗教」的根本在於「能力」自信,自恃為「我才是上帝」,好像現在很多科學對宗教的宣稱一樣。但是彼得指出了了「擁有再大的能力」始終掌握在「上帝」的手中,就像孫猴子遇到了如來佛祖。特別是他說的「聖?保羅說「如同黑夜裡的小偷」」一句話,為後來他出了車禍而做了鮮明的註腳,因為彼得是撞到頭,而托馬斯不是腦外科醫生,而是心臟外科醫生。所以他也深深感受到了「無能為力」。

那麼上帝究竟是什麼呢?電影的後端後面還有一段對話。

托馬斯:說句悄悄話,你真的相信上帝嗎?

彼得:你知道悶熱的夏天早上,開窗透氣,新鮮空氣迎面而來的感覺嗎?

托馬斯:那是風。

彼得:風是什麼,那就是上帝。還有你看奇怪形狀的雲的時候,有的像馬,有的像牛,有的像龍,你無法移開視線。

托馬斯:所以呢?

彼得:那都是上帝呀。

托馬斯:那在教堂里的又是誰呢?

彼得:你憑什麼認為上帝願意待在四面圍牆的建築里。你看到那樹枝上的梨子了嗎,有一天,無法避免地,它會掉下來。別說那是重力作用。不,是上帝。你看你現在開始明白了吧。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明白了彼得所指的上帝是什麼,上帝就是自然,天道輪迴,周而復始。

生命本來就存在的規律,世間萬物都有其運轉的自然規律,自然是不可抗力,自然又那麼美,美得驚心動魄,而那就是上帝。

信仰,離快樂更近一點

發自內心的信仰,會讓你離快樂更近一些。經常有人會說國人是缺乏信仰的民族,或者說我們的信仰更是實用型的,深山大廟裡經常見到虔誠地燒香拜佛,祈求者各種願望的人們。而且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信則靈,不信則不靈」,它的潛台詞簡直就是對於升高發財這樣的好事就要信,對於生病破財這樣的壞事則要不信。說到底這還是一種有所圖的信仰,是一種期望外部因素髮揮作用的信仰。

而《如果上帝願意》講述的則是如何發現這種發自內心的信仰,可以說就是常說的要對於任何人和事都要抱著一種真誠的而不是虛假的敬畏之心。如果能夠擁有這樣的信仰,無疑會讓人離快樂和幸福更近一點。

現在社會是個多元變化的社會,每一個人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如果不能挖掘源自本身的這種信仰的力量源泉,則很容易陷入各種焦躁憂鬱之中。電影中的主人公托馬斯一開始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對同事刻薄挖苦,不關心老婆、兒子和女兒的生活,甚至連兒子是不是同性戀這樣的問題都能搞錯。但隨著與神父彼得的接觸,主人公漸漸懂得了科學技術並不能解決這個世界所有的問題,而尊重對方的選擇,平和自然地與他人相處才是真正的處世之道。

電影中多次出現了前後場景的對比畫面,以此來表現主人公在心理和行動上的轉變,這種對比也包含著不少的笑料在裡面,讓人忍俊不已。

作為一個傳統宗教信仰傳統比較廣泛的國家,但義大利人同樣是是被當今社會宗教的真實性所困擾,雖然節假日、社會生活中還會受到宗教或教會的影響,但義大利人同樣也在懷疑這個世界是否有上帝的存在。

該片的導演並不是簡單的傳教,也沒有通過製造一些奇蹟的結果而證明上帝的存在。電影所要傳遞的宗教更傾向於是一種哲學上的概念,即萬物皆上帝,自然規律就是上帝在起著作用。

內容結構稍顯鬆散

前面已經提到,該片主線是醫生托馬斯與神父彼得之間關於宗教信仰、上帝存在與否的從對立到統一,但是也安排了很多支線的情節,比如說生活空虛的托馬斯老婆發現自我,追求年青時的夢想的過程,還有無所事事的女兒通過閱讀聖經重新發現了生活的意義,托馬斯家庭生活各種矛盾爆發,托馬斯與同事之間工作關係的轉變等等,因為安排了太多了支線情節,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電影整體內容結構稍顯鬆散,削弱了電影關於宗教、信仰的主題思想的表現力度。

感覺主人公托馬斯對於宗教的看法轉變稍顯生硬,信仰和宗教到底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什麼作用,在怎樣影響社會生活等方面刻也畫得不夠深刻。有一點貪多嚼不爛的感覺。整體感覺搞笑有餘,感動稍少。

結束語

在一個悠閑的周末下午或是晚上看這樣一部電影,在快樂之餘引發一些沉思,即使你是一個最堅定的無神論者,也並不妨礙自己對宗教和信仰的思考,畢竟這個社會有太多無法有科學道理來解釋的現象。

有信仰,也許可以讓你離快樂更近一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無神論也是一種信仰!

本片男主角:馬可·賈利尼

本片的男主角之一馬可·賈利尼是義大利男演員,1963年4月4日出生於義大利羅馬。感覺他在電影中比較多的是一張長滿絡腮鬍的智慧型大叔形象示人,在受到較多好評的《完美陌生人(Perfetti sconosciuti)》中就是以一位通情達理且洞悉人性的中年絡腮鬍大叔形象出鏡,而本片也同樣以絡腮鬍大叔的形象中出現,但是增加了一點刻薄嚴厲而又幼稚可笑的感覺。

馬可·賈利尼在《完美陌生人》中在電話中給女兒說的一番話是最為感人的,簡直就是完美老爸的神一級的表現,建議有女兒的朋友么務必看看這一段,太具有教育意義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大話西遊之愛你一萬年》里黃子韜的演技?
你期待愛情公寓5么?
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里的經典台詞是什麼?
《美國往事》中小故事有哪些?
《霸王別姬》電影中,段小樓始終不低頭,甚至寧死不屈,為什麼最後卻在文革批鬥時揭發了程蝶衣?

TAG:義大利 | 電影 | 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