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你一個機會,是等綠卡還是回國?

從7月底揮別美利堅,離開學習工作了四年的波士頓,到落腳北京,剛剛拿到國內一家心儀的互聯網公司的offer,差不多已經過去兩個月的時間了。從5月份向之前公司提出辭職,到跟美國的一大幫朋友一一作別,再到最近幾個禮拜的面試,幾乎所有人都會問一個問題:

「在美國工作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回國呢?」

甚至有朋友說,他們現在努力工作的目的,就是奮鬥到30多歲然後移民美國,做人生贏家。大家奮鬥都奔著往外走,你怎麼回來了呢?

穩定的朝九晚五,安然的休閑生活,可觀豐厚的薪水,蓬勃發展的公司,炙手可熱的工作簽證和綠卡,最重要還有心中最美好的城市——波士頓。放棄這一切難說容易,但是應該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當時面對著「回」和「不回」的抉擇。面對著人生贏家的誘惑,我為什麼會選擇回來吸霾呢?

原因一:啞巴pk大嘴巴

首先,當然是傳說中的「竹子天花板」。但我想提到的,並非是客觀上白人主流社會給少數族裔設置的隱形障礙,而是根據自己的體會觀察到的「自我設限」的原理。

很多在美國工作過的朋友,都在公司里會有這樣一位同事:Native American,工作能力一般,偶爾會偷個懶,下班絕對第一個拎包就走,但在開會和做presentation的時候總可以把簡單甚至愚蠢的觀點說得頭頭是道,有時候自己辛辛苦苦做的成果也會被這些大嘴巴搶去功勞。

對於這樣的白人同事,我們往往怨念不少,少不了跟朋友吐槽「他什麼都不懂,就是超級會說。我要是語言有這麼好我肯定幹得比他好多了!」但事實上,真的僅僅只是表達上的差距么?

對的,是表達。但又不僅僅是表達,而是語言。語言不僅僅是輸出的工具,更是信息流動的主要載體——你讀書靠語言,聽課靠語言,思考用語言來進行框架,輸出用語言來表達。而對於信息的輸入輸出效率,直接決定了你的認知效率。

如果你只是閱讀和聽力超級棒,寫作和口語沒辦法達到一般美國人的平均標準,難道你期望你滿腹的知識在肚子里變現么?

同時,如果單次的「輸入-輸出」都變得這麼困難的話,我們很難做到高質量高頻次的輸出。比如說我曾經為了鍛煉公共演講能力,在演講俱樂部Toast Master上面準備一個5分鐘的演講作業。且不說我的選題,準備講稿,寫ppt和練習花去了我大量的課餘時間,單就勇敢報名走到台上,就讓我花了兩個禮拜的時間來做心理建設。

即使單次的演講效果還不錯,我也很難在堅持質量的前提下進行一系列的高頻次的輸出。偶爾露崢嶸如何獲得持續不斷的優化和迭代呢?而這恰恰就是很多在美國工作的朋友長期處於「職場原始積累」階段的原因。

原因二:透明的牆

除了「自我設限」,對於我來說,在美工作生活四年也深刻地體會到了,在我生活的環境中缺乏客觀的迭代動力。一方面,對於大多數研究生來美的朋友們來說,對於美國社會主要議題普遍缺乏參與感。16年總統大選民主黨落敗,911紀念日,紀念老兵,反川普遊行,這些對於美國民眾很重要的議題,我們往往扮演得更多是旁觀的角色。

即使我在讀書期間也曾積极參与到各種的NGO活動,還參與過推動白宮議案的訓練營,但更多的時候你會覺得,你和這個社會的主流人群之間永遠隔著一道透明的牆。你和他們也許是同學同事,也許是周末打球的球友,也許從屬於同一個興趣俱樂部,但好像你很難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個。你可能是這個社會的起伏的受影響者,卻很難去扮演一個主要推動者

另一方面,由於留學生的流動性很大,你很難會形成一個固定且有活力的朋友圈。根據朋友圈結構洞[1]的邏輯,其實當你有機會聯結來自不同領域和不同背景的弱關係時,對於關係網的可持續發展和自身成長是最有益的。但是當我畢業後發現,超過七成的同學回國發展,留下來人數的逐年遞減,同時又缺乏足夠多的發展弱關係網的情景,導致很難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進行深度交流。

原因三:Always Online

上面這些看似都是有些無奈的原因,但其實能夠堅定我回國信念的,不僅是國家的日益強大以及群雄逐鹿的國內市場,更是因為日趨平面化的世界使得物理距離和信息距離都大大地被縮短了。波士頓直飛北京只需要14個小時,北京的伺服器連接到美國東海岸的延遲不到1秒,跨境工作愈發便捷,多時區工作也是常態。

在之前公司做項目管理時,曾經統籌過來自4個國家橫跨13個時區的團隊,但大家依然可以很順暢地通過各種協作和會議軟體進行溝通。雖然中美兩地信息依然存在著不小的不對稱,但是當你掌握了多元可靠的信息渠道,同時懷抱著開放包容的心態,你與世界保持的是一種"always online"信息共振。

感謝那些收穫的

那很多人會問,「你在美國工作,學到最多的是什麼呢?」 仔細思考一下,似乎我並沒有學到來美之前希望得到的廣告和營銷學科的「屠龍之術」——即使有的話也肯定不適用於中國現在的市場。更多的是以下的三點:

長期自我學習的態度。作為匯聚著世界最頂尖人才的地方之一,波士頓最不缺的就是各種飽讀詩書閃爍著智慧光芒的人。僅就我們公司來說,超過四分之一都是哈佛大學的校友,每一個人身上顯露出的對於工作的認真勤勉,以及快速學習的能力令人敬佩。

一個教育學院的畢業生也許在做著生物方面的研究,一個公共政策背景的同事也許在進修著商業分析課程,一位商學院的大牛也許更是一個編程高手......從他們身上我學到的是,問題從來不會是認知的障礙,而是開拓新知的航向。

而且學習是如此的好玩容易上癮,因為當你遇到通過攻克新知識,從而打通不同領域間知識脈絡時的「Aha moment」實在是太酷了!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我不僅習得了很多digital marketing方面的新技能,同時還先後投入大量的時間學習了數據分析和編程方面的知識,沒有想到這些僅憑著興趣學到的東西會為我的職業發展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更規範的職業素養。這不僅體現在對於工作時間的高效運用,對於工作流程的一絲不苟,很多時候同事的言傳身教也讓我養成了一些會受益終生的習慣。比如說每天早晨要瀏覽一個行業大牛的blog,對於行業最領先的思考保持最新鮮的追蹤。同時也要積極和行業內外的professional進行networking,努力去reach看似高不可攀的大牛,和心儀公司的contact來一次coffee chat,去參加行業的峰會來結交新的network,這都是我之前在國內工作時候想都不會想的事情。

第三,可能讓我收益一生的,也許是擁有一個開放包容的心態。To be open minded不僅僅是對於自己的事業保持開放進取的心態,對於社交保持包容理解的態度,更重要的是要用勇敢平和的心態面對多元的環境。

記得有一次和來自美國的同事回國出差,好幾位第一次來到中國的同事都對於洶湧的人潮,無秩序的車流,髒亂的高速公路衛生間和惡劣的空氣質量感到不適應。然而有一位來自加拿大的老師卻總可以泰然自若,很積極地跟當地陌生人交流,跟咖啡店老闆混成好朋友,在嘈雜的人群中也可以沉靜在閱讀之中。當我們問到他的時候,他很坦然:

「當面對你之前從未經歷過的人或事時,不符合你的預期很正常。但是難道只有你習慣的事情才是合理的么?為什麼不試著去欣賞不同的文化,去體會那群跟你格格不入的人的生活,去包容那些複雜多元的世界。如果世界都如你預料一般,那麼會多無趣?」

這段對話對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並且我把他作為我回國之後一直遵循的信條。身邊有太多海歸在剛剛回來的時候體會著各種各樣的不適應,對紛繁熙攘的環境充滿著不解和鄙夷,天天朋友圈感嘆想要回到海外。然而,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第一次來都可以極好地學習和適應在中國的生活,為什麼號稱要成為「世界公民」的你在離開祖國幾年後就水土不服了呢?

說了這麼多,也許一些搖擺不定的朋友們已經開始傾向於回國發展了吧?雖然理由列得頭頭是道,但是剛剛回來的時候依然面臨著許多挑戰,比如:

「我該如何在職業上定位?」

「我該如何選擇offer?」

「我該如何適應北上廣快節奏的生活?」

「我該如何面對紛繁複雜的環境?」

以上這些問題我都經歷過,也很深刻地思考過。我將在下一篇文章里談談作為一隻還算能夠快速適應的海歸,我是怎麼樣調整自己的心態的。

[1]結構洞 (Structural Holes),由美國社會學家Ronald Burt提出,指社會網路中非直接關聯的網路間的空隙,在實際生活中指非重疊性的社交圈。詳見en.wikipedia.org/wiki/S


推薦閱讀:

公司擔心員工跳槽, 年後發年終獎, 打開老闆的紅包後, 我果斷辭職
職場被領導穿小鞋,怎麼辦?
從武則天的故事看職場生涯規劃的一個最重要方面
怎麼衡量一份工作值不值得去堅持?
掌握努力的正確姿勢,再努力!

TAG:海外回國 | 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