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一無是處的富二代?

1月3日是王思聰三十歲的生日,在這一天,他三十歲了,他身後的萬達集團也三十歲了。

可是,這一次他既沒有大手一揮承包馬爾地夫來舉辦紙醉金迷的生日趴,也沒有一擲千金購買豪車豪宅送給自己當生日禮物,而是又雙叒叕的上了次熱搜,用他自己的話說:「呵呵,老子今兒三十歲生日,居然被人買熱搜來擋子彈。

王思聰30歲了。都說三十而立,這麼多年了王思聰卻依舊是那個「你把他想成什麼樣,他在你眼中就是什麼樣」的人。

在我們看來,他離我們太遠。他的生活好像永遠是豪車美女和林狗。可是他又是那麼鮮活不做作,嘴炮調侃娛樂圈紀檢委,大眾路線一走到底。

懟天懟地的低調網紅段子手小王

王思聰敢說敢做的性格有目共睹,他自己也經常因為太敢說話而上新聞。就連他的爸爸,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也曾在某訪談節目中這樣評價獨子王思聰:「他不會看眼色說話,在海外長大,怎麼想就怎麼說……」其實國民老公這樣直來直去的性格和思維模式不僅是因為家裡有錢,也有很大部分是因為從小就被送出國念書,在西方的教育理念中長大。

和其他富二代一樣,王思聰從小就去了國外留學,接受貴族式的精英教育。在王思聰五歲的時候,由於父親忙著創業,便由其母親陪伴他去了新加坡念書。王思聰的小學念的是新加坡富人區的一所普通公立學校——Swiss Cottage。在新加坡教育機構Ace Tutors的網站上可以查詢到,該校學生的畢業成績排在28位。

Swiss Cottage

在中學時,王思聰進入了一所在英國乃至世界上都大名鼎鼎的寄宿制貴族男校——溫徹斯特公學。香港富豪霍啟剛也曾在這所學校就讀。溫徹斯特公學學術氛圍傳統深厚,教學科目範圍廣泛,在音樂、美術、戲劇方面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先進的教學設備,每年約有幾十位學生考入牛津或劍橋等名校,考入世界範圍內著名大學的學生更是數不勝數。

一路順風順水的王思聰在本科時就讀於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簡稱UCL)哲學系。倫敦大學學院通常被認為是繼牛津、劍橋之後英格蘭第三古老的大學,出過32個諾貝爾獎得主,甘地、泰戈爾、伊藤博文都是他的校友。

UCL一直以來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學院和倫敦政經學院一起並稱為G5超級精英大學。

受過完整西方教育的王思聰有自己的一套思維模式。留學背景顯然帶給他自信,甚至讓他患上了嚴重的「智商優越症」,他最不能忍受別人質疑自己的智商和能力,也最氣別人說他是靠錢畢業的,「老子學習那麼努力,成績特別好,居然說我的文憑是買的!」,也曾傲嬌地說,「我讀書多有品味」。

常年在海外求學的王思聰與父母聚少離多,難免年少叛逆,任性的萬達少東家在微博上惹惱過一票人,也與娛樂圈內的眾多明星關係頗近,女朋友更是換了一個又一個。再加上很多網友只知他是富二代,卻不知他的高學歷;只知他豪車美女,卻不知他也有一套自己的經營之道。久而久之,王思聰紈絝子弟、「國民老公」的形象便根深蒂固了。

直到王思聰在BBC紀錄片《中國的秘密》中出鏡的片段在網上流傳,接受英國記者對中國青年壓力的相關訪問時,他縝密清晰的邏輯,純正流利的英式英語才使得大家意識到,原來王思聰不僅有著廣大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一面,也有著商業精英、海歸精英的一面。

圍繞網路遊戲風靡中國的原因,王思聰給出自己的觀點

當然,作為萬達集團顯而易見的繼承人,王思聰無論如何都繞不過一個「錢」字。在揮霍金錢的同時他也有著自己的事業心。「人要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我的優勢就是有錢。」從英國學成回來的王思聰,在父親的資助下成立了普思資本做投資。雖然對於當時剛剛上手的王思聰來說,積累經驗比賺錢更為重要,但其不求回報,投資有道的經營方式反而使公司獲利豐厚。目前普思資本的投資規模已超30億,其中9家上市公司,還有2家被上市公司收購。

父親王健林當時給了王思聰5億作為"上當20次的學費",稱干不好就回萬達上班。但王思聰"年少輕狂,口無遮攔",看似"為娛樂圈操碎了心",卻也為自己的電競業步步為營,並憑藉自己的努力賺到了四十億身家。

對於電競的真愛,讓他從2011年開始就往這個領域裡砸錢,甚至有人說中國電競行業是他一手「包養」大的。從IG俱樂部到ACE聯盟,從香蕉遊戲到熊貓TV,從自己運營到投資整個產業鏈,從一個無人理睬的行業到建起一個電競帝國,娛樂圈的「紀委書記」在這裡變成「王校長」。

對王思聰來說,介入資本市場無疑是快速成長的捷徑:學習與中西方眾多企業家交流的方式方法,近距離地了解各行各業的商業模式,並學習企業家的成功之道。

實際上王思聰走得近的不僅是娛樂圈,他和每個圈子都很近,和企業圈的人也很熟。豐富的求學經歷和資本積累使他有了自己的人脈圈,這也是普思資本獲得高質量項目的主要方式。王思聰曾表示,性格的養成無外乎一些天生的東西和成長中的經歷。國外的環境對他各方面的塑造和影響是不可忽視的。與他接觸過的人都表示王思聰思維縝密,談判技巧極高。

除了是普思資本的董事長,王思聰還是萬達集團董事、新飛凡電商的董事、萬達電影股東等。在投資經營上,王思聰也體現出了自己敢於表達的性格。他不僅涉足自己感興趣的影視和遊戲項目,還在電影《微微一笑很傾城》中客串了一回。一面在網路上嘻哈娛樂,有著新一代年輕人的不羈放蕩,一面在工作中嚴謹嚴厲的王思聰是真實的、立體的,而不僅僅只是微博上的娛樂符號。

而且王思聰在某些方面拿捏的相當有分寸。雖然父親王健林一直擔心兒子的政治情商,不懂得中國環境下的人情世故,但為人機警的王思聰向來都是知深淺的,他從不在網上評論政治,如今也鮮少捲入爭議和紛爭之中。他的行為再破格也始終在一個小圈子內,他絕不會跨出這個圈子去做對萬達集團和父親有傷害的事。

王思聰作為公眾人物,不僅贏得網上一眾仇富屌絲們的擁戴,也達到了對自身宣傳的最佳效果。不得不說,他的留學生涯對人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思想和舉動都足以顛覆我們對典型「富二代」的認知。

16年的時候,王思聰在分答開帳號,回答網友的公開提問。有網友花了3000元請他談到了一些自己對於出國留學的體驗和看法,他是這樣回答的。

「出國留學對每一個人來說是完全不一樣的經歷。你25歲,35歲,5歲出國肯定是不一樣的經歷,那對於我而言,我是5歲出國的,我的收穫我覺得是最多的。因為西方教育一定是更好的嘛。

我的收穫是我會說英語,我學習並且了解會西方的文化。但是最大收穫的一定是一個思維模式,你會更客觀、理智的想法和做事方式。

我覺得最大收穫是產生了一個有自己的、自主的判斷的能力,並且能夠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個我覺得是對中國教育來說是比較有壓迫性的吧。」

「我覺得要是12-13歲之後再出國就沒有什麼出國的意義,特別是如果你說成年之後出國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你的思想已經固化了,中國的應試教育基本是把你的思維壓縮成那樣一個狀態,你主要出國不是學英語,不是學那邊的知識而是開發自己的思維模式,開發自己的自主判斷能力。」

仔細分析王思聰回國後的一系列行為和言論,還是很明顯能看出留學對他的影響。雖然他的父親王建林在留學問題和王思聰自己的看法有所出入。但王思聰依舊我行我素,天不怕地不怕。

所以留學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也許你比思聰晚了二十年出國,就算畢業了也有可能工作沒有那麼順利。但這仍然是你生命中寶貴的經歷,也是你走向更好的自己的一種方式。


王校長說「西方的教育一定是更好的嘛」,這個不贊同。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但,我們還是應該去更遠的地方看看,去接觸更多的可能。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受種種限制,一生都不曾遇見過自己的最適合。


芝士圈留學,圈裡人更懂留學。


推薦閱讀:

麻省理工女博士的自省:學霸為何不成功?
每一個留學生都值得被尊重!
十字路口的抉擇
那條褲子引發的叨叨
留學生:西方人真的比中國人富有嗎?事實會讓你感到意外

TAG:留學 | 留學生 | 留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