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攝影必須知道的攝影風格

我們不只是用相機拍照,我們帶到攝影中去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愛過的人。

——亞當斯

雖然我們都在說少談些主義,多去實踐。但最起碼我們得有個大致的了解,這是前提。也許還有一句話會更合適:對於一個不知道自己方向的船來說,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

裝逼過後,直奔主題吧!

01.繪畫主義攝影

繪畫主義攝影是盛行於二十世紀初攝影領域的一種藝術流派,它產生於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該派攝影家在創作上追求繪畫的效果,或"詩情畫意"的境界。它大致經歷了這樣三個階段:仿畫階段;崇尚曲雅階段;畫意階段。繪畫主義攝影家提出,「應該產生攝影的拉斐爾和攝影的提茨安。」

兩條生活道路-O.G.雷蘭德

當一天工作完了的時候-羅賓林

極致復古風-Mariska Karto

油畫風-Ed Gordeev

當然了繪畫主義攝影遠不止這些啦,篇幅有限以後也許會深入剖析的,如果實在感興趣那最好還是自己去研究最靠譜!

02.印象派攝影

印象派攝影是從印象派繪畫中得到靈感的。19世紀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繪畫印象派運動在法國盛行,著名的印象派畫家莫奈和雷諾阿為了反對繪畫的陳規陋習,力求再現那些在充滿光線的氣氛中傳達物體的視覺印象的色彩。這一具有創新意義的實踐在攝影界引起了儘管是遲到的、但卻影響深遠。

洋蔥田-喬治·戴維森

Laurent Dequick

03.寫實主義攝影

寫實主義和繪畫主義曾一度作為攝影的兩大分支,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十九世紀,法國在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之後,於30至70年代間,曾掀起過一場強大的現實主義美術思潮,1848年革命後,首次用「寫實主義」這個詞來自稱。攝影家們看到了寫實主義思潮對人們思想的影響,因此在攝影的作品角度方面最大限度、可能地選擇現實生活中的題材,展現現實生活和當時人們達到心靈的共鳴。

寫實主義攝影的特點獨特,這個流派的攝影家們嚴格遵守攝影創作要再現社會生活現實和自然景觀的現實原則。在拍攝時不干預被攝者和不破壞自然景觀,在他們不被察覺時,抓拍到被攝者的自然、真實、感人的形象。

棉紡廠的童工-路易斯·海因

加利福尼亞州尼普莫的移民母親-多蘿西婭蘭格

男孩-布列松

Elliott Erwit

04.自然主義攝影

1899年,攝影家彼得·亨利·愛默生鑒於繪畫主義創作的弱點,發表了一篇題為《自然主義的攝影》的論文,抨擊繪畫主義攝影是支離破碎的攝影,提倡攝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尋找創作靈感。他認為,自然是藝術的開始和終結,只有最接近自然、酷似自然的藝術,才是最高的藝術。這種藝術主張,是對繪畫主義的反動,它促使人們把攝影從學院派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對充分發揮攝影自身特點有著促進作用。這一流派的創作題材,大都是自然風光和社會生活。

懺悔-彼得·亨利·愛默生

黑色海岸線上的薩福克郡-彼得·亨利·愛默生

05.純粹派攝影

純粹派攝影是成熟於二十世紀初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其創導者為美國攝影家斯蒂格里茲(1864-1946)。他們主張攝影藝術應該發揮攝影自身的特質和性能,把它從繪畫的影響中解脫出來,用純凈的攝影技術去追求攝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的清晰、豐富的影調層次、微妙的光影變化、純凈的黑白影調、細緻的紋理表現、精確的形象刻畫。總之,該派攝影家刻意追求所謂的「攝影素質」:準確、直接、精微和自然地去表現被攝對象的光、色、線、形、紋、質諸方面,而不藉助任何其他造型藝術的媒介。

白色柵欄-保羅·斯特蘭德

新月-安賽爾亞當斯

何藩

佚名

06.達達主義攝影

達達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於歐洲的一種文藝思想。「達達」,原為法國兒童語言中「小馬」或「玩具馬」的不連貫語彙。因為達達主義藝術家在創作中否定理性和傳統文化,宣稱藝術和美學無緣,主張「棄繪畫和所有審美要求」,崇尚虛無,使創作近乎戲謔,因而人們把該藝術流派稱為「達達派」。

淚珠-曼·雷

安格爾的小提琴-曼·雷

07.超現實主義攝影

超現實主義攝影為達達派沒落時期出現於攝影藝術領域中的一種流派,興起於20世紀30年代,受超現實主義文藝思潮和超現實主義繪畫影響頗深。這一流派的攝影家認為,用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表現現實世界是古典藝術家早已完成的任務,而現代藝術家的使命是挖掘新的、未被探討過的那部分人類的「心靈世界」。他們刻意表現的對象是人類的下意識活動,偶然的靈感,心理的變態和夢幻,也像達達派攝影家一樣,利用剪刀、漿糊、暗房技術作為自己主要的造型手段,在作品畫面上將景象加以堆砌、拼湊、改組,把具體的細部表現和任意的誇張、變形、省略和象徵的手法結合在一起,創造一種現實和臆想、具體和抽象之間的超現實的「藝術境界」。所以其效果是奇特、荒誕而又神秘的。

原子的達利-菲利普·哈爾斯曼

白日夢-Susanna Majuri

清涼-Susanna Majuri

trini

08.抽象攝影

抽象攝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

該流派的攝影家否定造型藝術是以可審視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生活、表現藝術家審美感受的這一基本特性,宣稱要把攝影「從攝影里解放出來」。

The Two of Us by Martin Gremm

Sweeping in the rain by Ursula I Abresch

Pipelines by Matt LeGault

佚名

攝影風格除此之外還有新即物主義、新客觀主義、堪的派攝影等等有的屬於比較小眾,有的屬於分支,難以窮盡。還是那句話,感興趣的就多多再探索吧。

註:圖片均來自於網路,僅做學習交流之用

關注通道:不止於築(ID:morethanarchi)

weixin.qq.com/r/PTtWTrX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手機拍年味,把照片變「圓」更有味!
那些以仙女棒為道具的攝影作品
學會Snapseed這個功能,新年修片不用愁!
問題是:如何提高攝影水平?
學會這樣拍,還需要什麼後期呀!

TAG:攝影 | 藝術 | 手機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