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別

實際上人與人之間智商的差別並不大。既然如此,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在人生與事業的成就上會有那麼大的差別呢?

痛苦是來自我們錯誤的觀念,是因為我們的觀念無法轉變。有我執也是因為觀念無法轉變。倘若你不執著在一個觀念上,你就沒有我執,你自然是一個解脫的人。

道德經上有這樣一句話:「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所以聖人沒有煩惱,聖人沒有我執,聖人能根據需要而成長,聖人學什麼都快、都容易。為什麼你不能根據需要而成長呢?為什麼你學什麼都學不進去,學不會呢?因為你有我執,你的觀念已經定型了。所以你不僅有煩惱,而且還無法修鍊。倘若你的觀念不定型,能轉變,能根據需要而成長,你保證沒有煩惱。

我們每天都渴望進步,怎麼進步啊?就是這樣進步——轉變觀念,根據需要而成長。否則你帶著滿滿的我執來到東華寺,怎麼會進步,怎麼會受益呢?我使勁地想把好東西傳遞給你,可是你接不到,我們之間無法相應。因為你不認可我的觀點,你的我執太重了。有的人說:「我認可你的觀點。」

可是在他的行為上卻沒有體現出他認可我的觀點。如果你真的認可我的觀點,在你的行為上是會體現出來的。你不需要說,我也不會聽你怎麼說,只會看你怎麼做,只會看你的為人處事,從中了解你究竟對我信幾分,對東華寺信幾分。

學生總喜歡在老師面前保證了又保證,其實老師是不聽你保證的,只看你的所做所為。師父日夜都渴望弟子們能天天進步,能吸收他好的觀念,把我執放下,能趕上他,超過他。

實際上人與人之間智商的差別並不大。既然如此,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在人生與事業的成就上會有那麼大的差別呢?我們的智商是先天帶來的,難以改變。但是我們的情商是後天學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學習、歷練、累積而來的。倘若你不是用我執做事,不用我執對抗,你學東西會很快,做事也會很輕鬆,你的老師教你也會很輕鬆,彼此都輕鬆。

與其說年輕人有理想、有抱負,不如說有我執、有慾望。在你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之前,你所謂的理想、抱負對你的人生和事業都是一種阻礙。只有當你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你所樹立的理想和抱負才是正確的,你的人生才不會偏離方向,你才會獲得真正的成就。

你們來到我身邊,我執都會被砍掉。否則,儘管我有好的理念,或者說佛祖有好的理念,你也無法受益。你的我執太重了,所以你煩惱,師父也煩惱;你痛苦,師父也痛苦。我知道你很努力,很有理想,很有抱負,但是這些在我看來都是我執。因為你的人生取向、你的價值取向是錯誤的。比如你想干一番事業,卻怕麻煩、怕煩惱。一個怕麻煩、怕煩惱的人做事怎麼可能成功呢?

比如現在有很多人不願意結婚,問他為什麼,他說怕麻煩,不想承擔責任。可是他又渴望愛情,渴望家庭。既然你渴望,就不要怕煩惱。兩個人在一起必定會有碰撞、有摩擦。尤其是兩個不成熟的人在一起,碰撞一定會很激烈。倘若兩個人都成熟,彼此的人生觀、價值觀都很吻合,在一起是不會有摩擦,不會有煩惱、痛苦的。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為什麼今生我們會投生為人:第一是我們過去世發的願,願意來娑婆世界服務眾生,奉獻自己。因為只有獲得人身,才能更好地利益眾生,利益這個世界。第二是我們前世做人沒有過關,這門功課沒有學好,這一世必須重回娑婆世界完成前世未完成的功課。

倘若我們做人合格了,成功了,圓滿了,我們就不需要再來了。什麼叫合格?一個合格的人必須無我,只要你有我執,你做人就不合格。既然你做人不合格,怕麻煩,怕痛苦,不願意師父雕琢你,你就不要做人,不要學佛。

其實,說師父雕琢你,師父並沒有雕琢你,他只是拿佛的理念來雕琢你,他也是佛的工具。你不能接受師父這個工具,就意味著你不能接受佛。既然你不能接受佛,就意味著你沒有學佛。既然你沒有學佛,又怎麼可能成佛呢?你至多只是信佛而已。可是無論你怎麼信佛,你也成不了佛,只有學佛才能成佛。

東華禪寺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7年閉關、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字著述、17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禪》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推薦閱讀:

聽說你在尋找快樂的路途中,孤單無助且迷茫
癮,是個不好的事情,不論什麼!
不要害怕自己有野心,它是快樂的源泉
脫下死板,以樂致勝
有一種快樂,是備胎才會懂的。

TAG:人生 | 快樂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