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雞湯不加「精」:不讀書,換來的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層!

(圖文綜合自網路)

都是十幾歲的美好年華,都有著一張張朝氣蓬勃的面孔。

可是,你們不好好上學,你們以為這就是瘋狂,這就是該有的青春。

一幫不學無術的女孩聚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姐妹。

以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你們在一起這樣:

而一幫無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就是所謂的哥們。

以為有了哥們就天下我有,你們在一起這樣:

你們罵那些好學生,罵他們是書獃子,罵他們傻,只知道讀書。

殊不知幾年以後,你們只能是這樣:

而當初那些你們眼裡的書獃子們,幾年以後,他們是這樣:

而且,你們的父親可能還在工地上這樣:

你們的母親可能還是在工廠里這樣:

是,你們年輕,漂亮,帥氣。

你們以為這一切就是資本,你們驕傲,自負,無所畏懼。

你們看不起那些不會化妝的、不會穿衣服的、一天到晚只知道讀書的好學生。

這時候,在你們眼裡,他們只能是這樣:

而也許幾年以後,他們就成了這樣:

有的人說,讀書有什麼用,我好多沒讀大學的同學都混得非常好。

其實,你們忘記了一個詞語,這個詞語叫做「比例」。

那極少部分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自身具備了特定的素質。

你們要反問自己是否也具備?

如果沒有,結果你們只能是這樣:

好一點也不過是這樣:

每個不想念書的學生,都會不約而同地擁有一個不讀書就能成功的同學。

並以此來作為他放縱的最後心理安慰。

有些學生說,青春不就是要這樣嗎?不叛逆不瘋狂也配叫青春?

那麼很遺憾地告訴你們,這裡是中國,這裡優勝劣汰。

叛逆和瘋狂的青春當然可以,你們只不過是過早地預支了。任何事情都是要有代價的。

附上龍應台寫給他兒子的一段話:

幾年的放縱,換來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和坎坷!

更多好文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老斯基醬

覺得不錯,請點贊↓↓↓

推薦閱讀:

互聯網時代的學習方法
Python中階教程之利用不定參數優化代碼
如何輕鬆愉快的學英語?
藝術小白的藝術學習3部曲

TAG:學習 | 職場 | 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