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優雅的洗地?

洗地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在對方不知不覺之間,接受自己提供的觀點,不產生負面效果即是最基本的條件。如果洗的太明顯,太死板,一定會產生反效果。

比如在《超人Vs 蝙蝠俠》這部電影一開始,就潛移默化的強調了反恐戰爭的正義性,確定了「恐怖分子不應該有人權」這一立場。 如果這個問題如果單獨拿出來,是非常值得討論,並且非常有爭議性的。 但是在電影中,只是和主旨無關的幾個鏡頭,就可以非常自然的灌輸這一觀點。

所以,洗地的精髓,在於「看似不經意」

比如拿最近的三色事件來說,某官方公眾號的思路可以說完全無腦,一粉頂十黑。(對於這件事本身我不評價,我本人也不抱有任何立場)

僅僅在知乎上, 我就見過這張圖在各個問題下被懟了20次。 每個都是上百千贊的答案。

雖然其中的每一條拿出來分析,都有其道理,但是合在一起形成對問題的回答,就是非常讓(大部分)人反感。

如此的答案,無法達到其本身的效果。

同樣我在網上看到的關於精日對日本最近醜聞的洗法,也是截然的反作用。

那麼,在手中有一些資源(KOL,普通帳號)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夠有效的洗地呢?(用知乎舉例)

首先要找對突破口,還是拿三色事件來說,這件事情的最大突破口是謠言。即官方認定舉報者造謠而進行闢謠,而某些人認為這個闢謠不實。

所以,核心在於如何讓更多的人潛移默化的接受這件事是個謠言。

直接正面硬鋼,逐條反駁證據是沒有用的, 因為很多人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去分辨謠言的專業性,而且很多時候闢謠越凶,陰謀論的呼聲就越大。

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強調謠言的破壞性,並且「不經意的」提及三色事件。

比如,在「你的同事有多壞」這個問題下,可以這麼寫:

「謠言真的很可怕,就和最近那個三色幼兒園一樣,我同事故意造謠說另外一個同事和主任有緋聞.....」 後面編個故事。

在「你見過什麼樣的渣女」 這個問題下,可以這麼寫:

「我有一個女同學,故意說自己被強姦,就和最近那個幼兒園事件一樣,」後面編個故事。

更多的人看的是你後面的故事,同事也就默認了你前面的假設——幼兒園事件是謠言。

比起嚴肅的政論時評,這種問題關注的人更多,傳播效果也就更好,也可以爭取更多尚未形成思維定勢的人。

本文只是純粹的學術討論,不代表本人支持或反對任何立場——畢竟一把刀可以用來做菜,也可以用來殺人。

(題圖為《天使與魔鬼》電影截圖。)


推薦閱讀:

韓國冬奧會遇到中國春運,俄國退賽美國不參加,如今又在怪罪中國
先挑太極再懟中醫,徐曉冬是不是在炒作吸引眼球?
這40句取悅女生的文案,哪句能夠讓你買單?
【逐條駁斥】我們絕非邪典兒童
龍虎榜復盤:多拿2小時,多賺500萬,遊資大佬改變短炒策略了?

TAG:熱點話題 | 社交網路 | 網路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