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長亭送別》有什麼語言特色?

元曲《長亭送別》有什麼語言特色

語言特色

  《西廂記》包含豐富的修辭技巧,有人做了統計,全劇運用的積極修辭手法達到三十四種之多,可以說是集我國古代修辭之大成,成為我國古代戲曲修辭手法運用的理想範本。

  作者採用古典詩詞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既吸收了古典詩詞語言的精華,又提煉、融會生動的民間口語,加重文章的斑斕色彩,增強語言的形象性和表現力,使這部作品辭藻紛呈,艷麗典雅。在博取眾長的基礎上,熔鑄冶煉,形成自身華麗秀美的語言特色。這種特色是形成全劇「花間美人」藝術風格的重要因素,沒有語言上這種五色繽紛的艷麗姿采,「花間美人」就要黯然失色。

  ……其文采燦然的語言特點,絕不是堆砌詞藻,雕字琢句得來的,它和形式主義的專門搞文字藻繪的作品毫無共同之處。全劇雖然華美,文采璀璨,卻自然、流利、通暢,絕無滯澀、雕琢、造作的毛病。因此明代戲曲評論家何元朗認為:「王實甫才情富麗,真辭家之雄。」(《四友齋從說》)王世貞云:「北曲故當以《西廂》壓卷。」(《曲藻》)

元曲《長亭送別》有什麼語言特色

  作者不僅善於熔煉方言口語入曲,而且更善於熔煉古典詩詞入曲,甚至把口語和古典詩詞雜糅在一起而絲毫不顯生硬牽強。俗話說「量體裁衣」,《西廂記》很多地方是「量體借衣」,借用前人的現成語句和意境而不顯「借」的痕迹。……當我們讀到「碧雲天,黃花地」,「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等句時,也會很自然地想到范仲淹的名篇《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而「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用的是白居易「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的典故是無須說的了。由於原材料都來自詩中的句篇、精華,於是據以熔煉而成的新產品當然是精品了。但是話說回來,好材料遇到拙劣的工匠,就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這裡便有所謂化工和畫工、神似和形似的區別。一個好的詞語,一種好的意境或一種好的表現方法,高明的巧匠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借鑒,按自己的需要加以創新。例如《西廂記》中《送別》一折有「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寫離愁之重,小小車兒載不動。這個意思並不是王實甫創造的。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就有「驢鞭半裊,吟肩雙聳,休問離愁輕重,向個馬兒馱也馱不動」。只因王實甫是寫鶯鶯的離愁別恨,因此必須易馬為車,不能照搬董解元的原話,但是寫離愁之重卻是一樣的。董解元用馬形容離愁,也不是董解元的創造,宋人石孝友《玉樓春》詞已有「春愁離恨重於山,不信馬兒馱得動」的比喻。李清照的《武陵春》:「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可見古詩詞中載愁的工具多得很,騎馬、乘車、坐船悉聽尊便,但總的說必須符合人物所處的現實環境,必須有助於人物刻畫。能融會貫通臻於至境的是高手,否則照葫蘆畫瓢,生搬硬套,即或很像,也是別人的東西。

元曲《長亭送別》有什麼語言特色?

  總之,《西廂記》的語言藝術是傑出的。由於王實甫既能熟練地駕馭民間語言,又善於吸取古典詩詞中的精華為己所用,兩者奇妙的結合,便形成既典雅又質樸,既有文采又不廢本色的獨特的藝術風格。而濃郁的詩情畫意,瀰漫在字裡行間,這卻是《西廂記》獲得文采派代表作的主要標誌。


推薦閱讀:

如果只能選擇一個詞來形容中國,你會選擇哪個詞語呢?
有關漢字的笑話有哪些?
再也無法忍受腐朽沒落的漢語了
怎樣評價「愛」的繁體字?
有哪些你很喜歡的文言文?

TAG:語言 | 漢語 | 語言文化 | 方言 | 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