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國留學?先看看具不具備這8項能力!

18歲,行過成人禮後,孩子自此將離開父母,奔赴屬於自己的戰場。進入大學就意味著獨立走向社會,那麼這些剛剛進階為成年人的大學生們,到底需要具備哪些基本技能呢?

曾在斯坦福擔任了10多年本科生院長的 Julie Lythcott-Haims 在她的暢銷書How to Raise an Adult: Break Free of the Overparenting Trap and Prepare Your Kidfor Success(《如何養育一個成年人:打破過度教育的樊籠,為孩子成功做好準備》)中針對這一問題做出了回答。

為了寫成How to Raise an Adult 這本書,她還專門採訪了上百名家長、升學顧問、學生等。因此,可以說,她針對18歲初入大學的學生應該具備哪些技能的回答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一起來看看 Dr. Lythcott-Haims 對大學新生有哪些期待:

1.善於與陌生人打交道

教授、系主任、同學、房東、室友、修理工、招聘的人力資源經理、實習時的同事和上司等等,這就是在一個真實世界中,剛獨自面對社會的18歲的成年人不得不去打交道的陌生人。

如果善於與陌生人打交道,只教過一門課的教授也許會幫忙寫一封推薦信;偶爾辦事情才能見到面的系主任也許會介紹一個校內打工的機會;房東也許在處理矛盾時會考慮到房客的立場;修理工也許會盡心儘力地把壞掉的東西徹底修好;人力資源經理也許能幫忙推薦另一個部門的實習職位;同事和上司也許能在工作中願意多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

有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陌生人,如果我們善於和他們交流和相處,也許有可能對我們某一段的人生起到非常大的影響。即便是這些陌生人並沒有帶給我們實質性的幫助,但是學會與人和諧相處,將是每一個成年人進入社會後該具備的重要素質。

2.儘快適應新環境

孩子在離開家之後,如果擁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無論是在校園中,還是在新的城市中,或者未來出國交流時,都能在當地活得風生水起、遊刃有餘。

一個有較強生活能力的人,能夠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就迅速熟悉和了解當地情況。比如居住地附近的交通情況和出行方式,熟悉周邊的超市和飯店,懂得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參加活動,認識更多當地的人,幫助自己真正融入新環境。

適應新環境不僅讓我們能更便捷地生活,還能豐富我們的人生體驗。每到一地都可以產生新的感受、拓寬對廣闊世界的認知,但如果只是把自己局限在校園裡,那無疑是一種浪費了。

3.有能力管好自己的時間

對於中學生來說,按時完成作業和合理安排課外活動大概就是比較成功的時間管理了。但是大學生活沒那麼簡單。不管是選課也好,參加課外活動也好,或者打工也好,所有的時間安排都要自己來決定。

因此,我們會發現有些大學生確實把自己的學習生活弄得一團糟。但也有特別善於時間管理的學生,門門課都是A,參加學生組織,還能打兩份工。大概那些過得一團糟的學生該捫心自問一下,時間都去哪兒了?

4.能整理好自己的房間

有的家長可能覺得整理房間算什麼技能,人人都能做好,就看願不願意做。問題就是,如果孩子養成了不願意的習慣,那他們可能就真地能忍受自己生活在垃圾堆里。

宿舍里弄得都沒地方下腳,整個人散發著汗臭和香水混合的氣味,襪子都能立起來,這就是我們有可能養育出來的18歲成年人。往大了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連身邊舉手之勞的小事都懶得做做不好,怎麼能讓人相信有什麼雄才偉略。往小了說,一個乾淨整潔的房間,一個乾淨整潔的自己,不僅是我們對別人的尊重,也是我們對自己的尊重。

5.能處理好人際關係

有些「直升機家長」願意為孩子掃清前進路上的一切障礙,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其他一切事務家長願意包辦代替。

其實,不管紛爭是誰對誰錯,不管老師到底公不公平,這些問題和矛盾都是應該由孩子自己嘗試著解決的。

也許,一開始他們並不能很圓滿地解決問題,家長這時應該給予的幫助是分析情況提出建議,然後讓孩子在試錯中一點點積累經驗,而不是擼胳膊挽袖子自己親自上陣。那樣,不僅讓孩子喪失了鍛煉的機會,還讓他們產生了依賴心理。

6.能正確看待人生起落

繁重的課業壓力、無處不在的激烈競爭、過於嚴苛的老師或上司、笑裡藏刀的同事們,我們可能每天都在經歷不那麼愉快的事和人,但這才是成人的真實世界。

如今,名校生自殺率居高不下,其中一部分可能是由於憂鬱症等生理原因,但也不乏對於人生起落不能處之淡然的結果。因此,家長們在關心孩子成績的同時,更應該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畢竟,一個心態好的人無論如何過得都不會太差。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作為一個18歲的成年人,必須具備一個良好的心態,人生順遂時不必太得意,遭遇挫折時也不必太失落。用一種平常心來看待起起落落,儘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不愧於心就好。

7.會賺錢也會理財

一直只花父母錢的孩子,恐怕對金錢的概念不太深。他們既不了解賺錢的不易,也不清楚消費應該更理性。

所以,我們希望18歲的成年人要去賺錢和理財,並不是說要他們佔用很多時間去打工,然後忽視專業學習,而是要讓他們了解到錢財不是憑空而來的,也不是可以隨意揮霍的。他們應該建立起對工作應該的責任感和尊重。

8.敢於試錯

父母自然是希望能為孩子保駕護航,讓他們少走彎路。

但是,且不說父母的經驗也許已經不適用於當下的情況,孩子的成長本身也應該來自於不斷試錯的過程。

在試錯的過程中,孩子不僅能獲取豐富的經驗,還能建立起毅力和韌性兩種特別寶貴的品質。

從中學進入大學本身就是人生的巨大轉折,對於遠涉重洋的18歲留學生來說,這個轉折更精彩,更複雜,難度也更大。出發之前,比照這8種能力,或許能讓孩子更快更好的適應新環境,有能力獨自面對自己的人生。

去哪學是一個彙集眾多專業、知名培訓機構的移動端APP平台,專註於為0-18歲學員提供針對性的海量課程。藉助去哪學APP的定位功能,我們用心"繪製"一張你掌中的移動培訓地圖,讓您輕鬆知曉附近優質培訓機構的位置分布。

歡迎您關注去哪學(qunaxue_shanghai),隨時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解讀以及切實可靠的升學意見。


推薦閱讀:

全國教師生存實錄:逾60%男教師壓力山大
浙江傳媒怎麼樣?
如何理解楊振寧的話:「美國的教育絕對不比中國好」?
18款哈佛h61.5T怎麼樣?
你越罵,孩子越差勁!犯錯後只需這簡單的8句就夠了

TAG:出國 | 留學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