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美國的強大在體制和文化

美國真正的可怕之處在哪兒?美國雖然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最先進的科技,但我認為這並不可怕。據說它的隱形飛機來去中國很自由,但這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它可怕的東西不是這些.

我自己感覺有三點:第一,美國的精英體制不可小覷。它的幹部制度,它的競選機制,能夠確保決策者是一批精英。我們幹部制度的局面是,有思想的人決策不了,做決策的人不一定有思想。而美國正好相反,它的寶塔尖體制,正好把一批精英弄上去了。因此,第一,它不犯錯誤。第二,它少犯錯誤。第三,即使它犯了錯誤,它也能很快地予以改正。

  現在對強勢民族來說,領土的重要性大大下降,已經變追求領土為追求國勢。美國人對任何國家都沒有領土要求。它不在乎領土,它在20世紀的全部作為都是造勢。 什麼叫造勢?除了經濟強大以外,民心啊!有了民心,國家就有凝聚力,失去的領土可以回來;沒有民心,你擁有的土地肯定會失去。有的國家領導只看一步。美國 行事往往看十步。因為如此,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發生的每一次重大的全球性事件,都在加強美國的地位。如果我們被它牽著走,就可能丟掉所有的戰略籌碼。我一再講,美國的戰略重心不會移到亞洲來,但不意味著它不包圍中國。很多同志只看到美國在軍事上包圍中國,就像很多人只看到中美雙方在科技和武器裝備 方面的差距,而沒有看到在大戰略、尤其是外交層次上比裝備落後更嚴重的失衡。我們的對美外交,要麼有措施沒有境界,要麼有細節沒有全局。"9·11"之 後,美國迅速在兩個月之內拿下阿富汗,從西面包抄中國。日本、印度對我們的軍事壓力也未減輕。看起來我們從"9·11"中得到了一些眼前的利益,但這些利 益不出一兩年可能就會消失。我認為對我國的戰略包圍是另外一種,不是軍事,超乎軍事。

  你看,近些年,我國周圍的國家紛紛改變社會制度,變成所謂的"民主"國家,俄羅斯、蒙古變了,哈薩克變了。再加上原先的韓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這種威脅對我國而言,比軍事威脅更厲害。軍事威脅或許是短期效應,而被所謂的"民主"國家包圍則是長期效應。

  第二,美國的大氣與寬容。你去比較歐洲與美國,你會發現一個重大差異:歐洲早晨大街上沒有什麼人,而美國早晨大街小巷有很多健身的人,甚至全天如此。我有句言論:健身是一種品質。健身代表一種蓬勃向上的文化。一個國家有沒有朝氣,看看它有多少人健身就知道了。

  美國人可以把國旗當褲衩穿在身上。我在美國買過一條星條旗褲衩。我常穿。我穿它是為了蔑視它,是出氣,是一種心理的宣洩和滿足。美國人穿則是一種調侃。本質不同。美國人可以在大街上焚燒自己的國旗。戴旭(作者朋友,《空軍軍事學術》編輯)說:如果一個國家連自己的國旗都可以燒的話,你還有什麼理由去焚燒它呢?

  第三,精神和道德的偉大力量。這是最可怕的。"9·11"是一場災難。當災難襲來時,最先倒下的是軀體,但站的是靈魂。有的民族遭逢災難,軀體未倒,靈魂已繳械。"9·11"事件中發生了三件事,都可以讓我們從中看到美國人的力量。

  第一件,世貿大樓頂部被飛機撞擊之後,烈焰奔騰,形勢千鈞一髮。樓上的人們通過EXIT向下逃生的時候,並不特別慌亂。人往下走,消防隊員往上沖。互相讓 道,並不衝突。有婦女、小孩、盲人到時,人們都自動地讓出一條道來,讓他們先走。甚至還給一條寵物小狗讓道。一個民族的精神不強悍到一定的程度,斷然做不 出這種舉動。面對死亡,冷靜如斯,恐怕不是聖人也接近聖人了吧。

  第二件事,"9·11"的第二天,世界就知道這是阿拉伯恐怖分子所為。很多阿拉伯商店、餐館被憤怒的美國人砸了。一些阿拉伯商人也受到襲擊。這個時刻,有相當一批美國人自發地組織起來,到阿拉伯人的商店、飯館為他們站崗,到阿拉伯人居住區巡邏,阻止悲劇的進一步發生。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啊。

  第三件事,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墜毀的那架767客機,本來是要撞向白宮的。後來機上乘客與恐怖分子搏鬥,才使飛機墜毀。因為當時他們已經知道世貿大樓、五角大樓被撞的消息,他們決定,不能無所作為,要和恐怖分子進行殊死鬥爭。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做了一件事:決定投票通過,是不是要和恐怖分子作鬥爭。在這麼一個生死攸關的時刻,我都不把我的意志強加給別人。後來全體同意,才去與劫機者搏鬥。什麼叫民主,這就是民主。民主的理念已經深入到他們的生命中、血 液里、骨髓中。

  這樣的民族,它不興盛,誰興盛;這樣的民族,它不統治世界,誰能統治世界。我常作奇想:世界最尖端的武器、最新的科學技術、最強大的武裝力量,掌握在這些人手中,還是挺合適的。美國這個國家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推薦閱讀:

順利入境美國生子要過幾道關?!
站在《戰爭與和平》的岔路口的美國
大機的輓歌:Union Pacifc的野望
美國人究竟有多愛夸人?那天蹲下系鞋帶,被人誇內褲顏色真好看....
美國竟然是中國國產56式半自動步槍的最大進口國?

TAG:美國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