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檔節目停播,政策風險下綜藝節目該如何「自救」?

導讀:近年來,廣電總局對於電視綜藝節目的監管日益嚴格,從限童令、限真令、限娛令等的陸續實行,我們便可見一斑。近期,《金星秀》《極限挑戰》等多檔熱門綜藝節目相繼宣布停播,讓業內人士意識到,今年將是綜藝市場的大考之年。而面對著政策調控,綜藝節目能否提前「自救」呢?

最近,不少熱門的綜藝節目被停播的消息相繼傳出,先是上周《金星秀》和《今晚80後脫口秀》已經確認節目徹底停播。隨後,湖南衛視被湖南省委巡視組要求整改,《爸爸去哪兒》停播,這周,又有《極限挑戰》《跑男》等幾檔知名綜藝被曝出將會停播的消息。看來今年綜藝界的日子真是不太好過

雖然有的「官方說法」還未發出,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相關節目已經無法如期與觀眾見面了。一邊是綜藝節目數量越來越多,觀眾的口味越來越高,一邊是政策監管和政治導向不斷加強,火爆多時的綜藝節目未來的路該如何去走?

更名、改版、停播:多檔王牌綜藝今年迎來大考

《極限挑戰》被停播已經不是第一次,2015年第一季曾因版權問題被停播;去年5月,第二季又因為「內容低俗,有損社會風氣」而被總局叫停。《金星秀》的停播或多或少也與內容低俗有關,但此次《極限挑戰》的停播,有媒體報道稱,東方衛視確實突然接到了廣電總局喊停的通知,原因是「某一期內容太過娛樂化,有叛徒、有內奸、還有挑撥離間,內容上太負能量」。

此次停播只是節目內容的暫時調整,並非「永久性停播」,但確切的復播時間還要等衛視的正式公布。其實今年以來,多檔王牌綜藝都或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命運多舛」。多檔綜藝節目停播背後,折射出今年是綜藝市場的大考之年,不少綜藝節目已經經歷了「更名潮」、「改版潮」、「導向潮」、「調播潮」......

  • 更名潮

或許與綜藝節目名稱不能出現「偶像」「男神」「女神」稱謂有關,多檔綜藝曾進行了改名,如《偶像來了》改名《我們來了》,《女神的新衣》改名為《我的新衣》,《花樣男神》改名為《花樣男團》,除此之外,《中國好聲音》則是因為版權問題而改名。

今年綜藝節目的更名與以往有所不同,無論是湖南衛視《我是歌手》更名為《歌手》,還是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更名為《奔跑吧》,還是江蘇衛視的《了不起的挑戰》更名為《我們的挑戰》,背後都是將引進的版權節目去韓化,這或許與「限韓令」有關,抑或是為了鼓勵更多的原創綜藝。

  • 改版潮

今年4月,開播7年的相親節目《非誠勿擾》(又名《緣來非誠勿擾》)播出往期的回顧節目,因為收視無法實現突破,它將在改版之後重新亮相,而非徹底停播。

至此,僅就周播綜藝來說,《快樂大本營》可算十分長壽。但其實《快樂大本營》節目也經歷了多次改版。同時,在季播節目中,也很少能有節目熬過五季。這些都證明,想成為長壽綜藝相當艱難,觀眾審美疲勞、製作創新不夠、人才流失等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這也間接地反映出,隨著超級網綜時代的來臨,部分衛視老牌綜藝的疲態顯現。

  • 導向潮

今年5月,「關於《天天向上》主持人及嘉賓造型怪異、缺乏審美引領的宣傳提示」的消息稱,節目因男藝人大張偉的頭髮染成暗綠色,男嘉賓李誕的頭髮染成粉紅色,另一名男嘉賓池子則扎著小辮子,受到廣電總局批評。後來在新一期的《天天向上》播出時發現,節目中的大張偉頭髮已由綠色「變」黑色了。

除了《天天向上》之外,今年8月31日,湖南省紀委湖南省監察廳官方網站「三湘風紀網」發布了《中共湖南廣播電視台委員會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部分內容明確表示,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2017年的播出計劃已經確定被國家廣電總局叫停,原因是「存在過度消費明星子女之嫌,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

  • 調播潮

廣電總局在發布的《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台的通知》中提到:「影視明星參與綜藝娛樂、真人秀等節目要嚴格控制播出量和播出時段,總局鼓勵製作播出星素結合的綜藝娛樂和真人秀節目」

與此相對應,今年暑期綜藝節目的一大明顯的變化,就是全明星陣容的綜藝節目統一退出黃金檔。如東方衛視《極限挑戰3》由之前的周日晚上9點改為10點,浙江衛視的《挑戰者聯盟3》也挪到了周六晚10點,江蘇衛視《來吧兄弟》改為了周五晚10點檔。

廣告主怎麼辦,停播背後是巨大的商業損失

停播對於製作方和廣告主來說,都算是巨大的麻煩。如果不是永久停播,節目未拍攝完畢還算好辦,還可以重新設計節目流程,如果節目已經拍攝完成,如何根據指令更改節目內容將會成為節目組最大的難題。無論如何,都要對節目內容重新整改,甚至請嘉賓重新拍攝,這對財力、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考驗;如果是永久停播,已經製作好的節目無法播出,不僅是節目無法與觀眾見面,經濟上也是巨大的損失

對於廣告主來說,本來想要憑藉節目知名度和廣大的受眾群體,為自己的企業或產品打開新市場,節目突然停播,無疑也是巨大的損失。

《極限挑戰》雖然老是玩經費不夠的梗,但其實背後的冠名數字仍然是驚人的。據悉,這一季的《極限挑戰》的冠名商為VIVO,費用高達人民幣4億元,相對於去年天貓的3.5億元而言增長了不少除了冠名費,今年的贊助商也有兩家,分別是今日頭條的火山小視頻和電商APP拼多多。

火山小視頻寄託著今日頭條的短視頻野心,直接對標的就是快手。因此不惜拿出6000萬元贊助《極限挑戰》,與快手贊助的《跑男》形成對擂。後者主打電商社交的概念,此次贊助費用據傳在1億元左右。

其他各種植入數量和玩法上更溜,以蒙牛純甄為例,一邊贊助綜藝《極限挑戰3》,一邊簽下了《極挑》MC之一張藝興,並推出定製廣告等,據不完全統計,在播出的前四期裡面,已經有包括蒙牛純甄、日產和新浪等多達28家進行植入的廣告主,平均一期達到7家。

目前來看《極限挑戰3》已經播出了9期,還剩下3期,最壞的情況是播出遙遙無期,那這麼多植入廣告怎麼辦?損失誰來承擔?如此一來,這季《極限挑戰》身上將背負超過5.6億的廣告費用,無論是一時停播還是永久停播,背後的經濟損失都是巨大的

面對政策風險,綜藝節目先行整改能否「自救」?

綜藝作為上星衛視的大盤,廣電總局多次三令五申規範其發展軌跡。綜藝節目確實也面臨著未知的政策風險,為了避免此類風險,綜藝節目製作方需要學會提前做好自我整改。那麼整改的依據自然就是廣電總局先前發布過的相關政策。

前段時間,廣電總局發布了《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台的通知》,其中提到了幾大要求

1、與影視明星參與綜藝娛樂、真人秀等節目要嚴格控制播出量和播出時段,總局鼓勵製作播出星素結合的綜藝娛樂和真人秀節目

2、努力提高普通群眾在節目中的比重,讓基層群眾成為節目的嘉賓、主角,注意不能把群眾作為明星陪襯或背景。

3、總局倡導鼓勵製作播出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創節目,原則上黃金時段不再播出引進境外模式的節目

4、要挖掘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資源,製作播出更多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文化類節目

5、不得違規設置 「嘉賓主持」,要嚴格嘉賓遴選、優化嘉賓配置,邀請演藝明星做嘉賓,必須把道德品行、藝術成就作為首要標準,要積極邀請優秀的文化學者、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等在某一領域有深厚造詣的人士做嘉賓

這些政策的出台,再加上《極限挑戰》等多部綜藝停播,折射出今年是綜藝節目的「大考年」,很多綜藝節目或都將作出整改

有消息稱,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將迎來大整改,包括《爸爸去哪兒》《絕代雙椒》《黃金單身漢》都將退齣電視頻道,轉為在芒果TV官網上播出。

在這些節目原本的播出時間裡,將由更加正能量的節目來接檔。像是音樂支教類的《讓世界聽見》,幫助有音樂夢想的孩子實現心愿;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百心百匠》,邀請明星嘉賓一起每期弘揚一種傳統匠藝,包含唐卡、皮影、刺繡等等;還有由中國科學院特別支持的《我是未來》,也是中國首檔的科技秀節目。

就連王牌綜藝《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也將改變一貫的風格,加入更多素人和行業精英的參與。

如此看來,湖南衛視已經在根據廣電總局的相關要求,提前對節目進行整改,將高度符合要求的節目加大比重,放在黃金時段播出,或可減少政策風險

結語

將最近一兩年被叫停的多部綜藝節目聯繫起來,可以看出,隨著綜藝節目數量的迅速攀升,市場競爭激烈,觀眾審美疲勞,節目本身收視率就不斷下滑,各種政策還層出不窮,節目需要不斷整改,未來還會有更多關於綜藝方面的政策出爐

這些敲響的「警鐘」都在提醒著行業人士,必須牢記並落實相關部門的通知,加強自我整改力度,不能一味博眼球、追求收視率。其實政治導向和收視率並不是此消彼長的關係,如何能把握政策和觀眾真正的興趣點,才是各大綜藝最需要探討的話題。不論政策怎麼變,綜藝節目製作方都應該提高節目質量,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根本上找到觀眾的興趣所在,體現節目的社會價值。


推薦閱讀:

中國世遺增速跑贏全球 加入公約31年入選項目50個
《唐人街探案2》中的「內丹學」
空巢老人的心酸:我最無助時是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訊錄里(轉)
你講的越清楚,越失敗
鳳舞九天——中國傳統鳳文化的演變--緒論

TAG:熱點話題 | 中國文化 | 深度 |